骨质疏松患者适合的低强度运动通常包括步行、太极拳、瑜伽等,具体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调整运动方式和强度。运动时应避免剧烈扭转、跳跃等动作,以降低骨折风险。
1、步行
步行属于负重运动,能通过下肢骨骼承受身体重量刺激骨组织,有助于延缓骨质流失。建议选择平坦路面,每日步行30-60分钟,步速以微微出汗但不气喘为宜。合并腰椎病变者可以使用护腰或手杖辅助支撑。
2、太极拳
太极拳动作舒缓,通过重心转移和肢体伸展可增强下肢及脊柱的骨骼强度,同时改善平衡能力,预防跌倒。练习时需注意保持躯干直立,避免过度前倾或后仰,关节活动受限者可适当调整动作幅度。
3、瑜伽
部分低强度瑜伽体式如树式、桥式能增强肌肉力量,改善身体柔韧性,间接保护骨骼。需避免过度弯腰、扭转脊柱的动作,建议在专业教练指导下使用瑜伽砖、弹力带等辅助工具,防止关节损伤。
日常运动需循序渐进,若出现骨痛或活动受限应及时停止。患者还需配合钙及维生素D补充,每日保证15-30分钟日照,并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严重骨质疏松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性化运动方案,必要时结合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