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炎患者通常可遵医嘱使用止泻药、解痉药、益生菌、抗生素、补液药物等,具体用药需结合病因及病情严重程度选择。胃肠炎多由病原体感染或饮食不当引发,建议尽早就医明确诊断。
1.止泻药
若患者腹泻严重,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洛哌丁胺等药物。蒙脱石散能吸附消化道内的病原体及毒素,修复黏膜屏障;洛哌丁胺通过抑制肠道蠕动减少排便次数,但细菌感染时需慎用以免加重毒素吸收。
2.解痉药
对于腹痛明显的患者,可短期使用消旋山莨菪碱片、颠茄片等药物。这类药物通过阻断胆碱能受体缓解肠道平滑肌痉挛,但青光眼、前列腺增生患者禁用,用药后可能出现口干、心悸等不良反应。
3.益生菌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等制剂有助于恢复肠道菌群平衡。尤其适用于病毒性胃肠炎或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可与蒙脱石散间隔2小时服用,避免吸附活菌影响疗效。
4.抗生素
细菌性胃肠炎需根据病原菌选择诺氟沙星胶囊、左氧氟沙星片或头孢克肟片等。病毒感染无需使用抗生素,滥用可能破坏正常菌群并导致耐药性,用药期间需注意过敏反应及胃肠道刺激。
5.补液治疗
轻中度脱水首选口服补液盐Ⅲ,能补充水分及电解质。严重呕吐或脱水者需静脉输注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复方氯化钠注射液等,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是治疗关键环节。
胃肠炎患者用药需严格遵循剂量和疗程,避免自行联用多种止泻药。治疗期间应进食清淡流质食物,避免辛辣、高脂饮食。若出现持续发热、血便或意识改变,需立即急诊处理。细菌性胃肠炎患者应注意隔离,避免传染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