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佳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中医消化科

胃肠炎导致的脱水如何纠正

胃肠炎导致的脱水如何纠正

胃肠炎导致的脱水可以通过补液治疗、调整饮食、药物治疗、静脉补液以及其他支持治疗等方法进行纠正。具体治疗方案需根据脱水程度和患者情况决定。

1、补液治疗

轻中度脱水患者可通过口服补液盐补充水分和电解质。补液盐含有钠、钾、氯等成分,能有效纠正电解质紊乱。需按照说明书或医嘱调配,少量多次服用,避免一次性大量饮用加重胃肠负担。

2、调整饮食

呕吐缓解后建议进食米汤、米粥等流质食物,逐渐过渡到面条、馒头等低脂易消化食物。避免摄入乳制品、高纤维及刺激性食物,防止加重腹泻。可饮用苹果汁稀释液补充钾元素。

3、药物治疗

频繁呕吐者可遵医嘱使用昂丹司琼片或多潘立酮片等止吐药物。严重腹泻时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蒙脱石散、洛哌丁胺胶囊等止泻剂,但需排除细菌性感染后方可使用。

4、静脉补液

出现意识模糊、少尿、皮肤弹性差等重度脱水症状时,需立即静脉输注生理氯化钠溶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等。儿童患者需精准计算补液量,通常按20ml/kg进行初始快速补液。

5、其他支持治疗

保持卧床休息减少体力消耗,使用暖水袋热敷腹部缓解痉挛。治疗期间需每日监测体重、尿量及电解质水平,老年患者应特别注意心率及血压变化。

胃肠炎患者若24小时内腹泻超过10次或出现血便、持续高热等症状,应及时就诊。补液过程中需严格遵循医嘱,儿童和老年人补液速度需严格控制。日常注意饮食卫生,生熟食物分开处理,可有效预防胃肠炎发生。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