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一平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中医科

沙棘在中医理论中有哪些应用记载

沙棘在中医理论中有哪些应用记载

沙棘在中医理论中通常具有止咳化痰、活血散瘀、健脾消食、敛疮生肌以及养阴生津等功效和作用。其药性记载可追溯至多部古代医籍,常被用于调理肺、脾、胃等脏腑功能。

1、止咳化痰

沙棘味酸、甘,性温,归肺经,能润肺降气并稀释痰液,适用于咳嗽痰多、肺热燥咳等证。其有效成分可通过滋润肺阴缓解咽喉干痒,促进痰液排出。

2、活血散瘀

该药入心、肝经,能疏通经络气血运行,常用于治疗经闭痛经、胸痹心痛。其温通特性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对跌打损伤后的瘀血肿痛有消散作用。

3、健脾消食

归脾、胃经的沙棘能增强脾胃运化功能,针对食积腹胀、小儿疳积等消化不良症状。其酸性成分可刺激消化液分泌,加速食物分解吸收。

4、敛疮生肌

外用沙棘油可促进创面组织修复,用于烧伤、烫伤及皮肤溃疡。其富含的脂类物质能在创面形成保护膜,防止感染并加速上皮细胞再生。

5、养阴生津

沙棘果实汁液具有滋阴润燥之效,对口干舌燥、津液不足等阴虚证候有缓解作用。其汁液能直接补充体液,改善体内阴液亏虚状态。

使用沙棘时应根据具体证型配伍用药,阴虚火旺者需慎用温性较强的沙棘油制剂。新鲜果实可直接食用,但入药需经炮制处理。出现严重病症时应及时就医,避免单纯依赖中药延误治疗。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