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的诊断主要依据症状、体征及相关检查,通常可以通过排便频率、粪便性状以及伴随症状进行初步判断。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排便频率减少是便秘的常见表现,一般指每周排便少于3次,且粪便干硬、呈块状或颗粒状。部分患者可能伴有排便费力、肛门阻塞感或需要用手辅助排便的情况。若上述症状持续超过6个月,可能属于慢性便秘。
腹部触诊时可能触及肠管积气或粪块,直肠指检有助于判断直肠内是否存在粪便嵌塞。对于疑似继发性便秘的患者,需结合甲状腺功能、血糖检测等排除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系统性疾病。结肠镜检查可排除肠道肿瘤、炎症性肠病等器质性病变。
出现排便习惯改变伴有体重减轻、便血、贫血等症状时,应及时进行肠镜检查。日常生活中建议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每日饮水量不少于1500ml,养成定时排便习惯。若生活方式调整无效,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聚乙二醇4000散等渗透性泻药,避免长期滥用刺激性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