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网友投稿

阶段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

月份 怀孕1个月 怀孕2个月 怀孕3个月 怀孕4个月 怀孕5个月 怀孕6个月 怀孕7个月 怀孕8个月 怀孕9个月 怀孕10个月

怀孕1周 怀孕2周 怀孕3周 怀孕4周 怀孕5周 怀孕6周 怀孕7周 怀孕8周 怀孕9周 怀孕10周 怀孕11周 怀孕12周 怀孕13周 怀孕14周 怀孕15周 怀孕16周 怀孕17周 怀孕18周 怀孕19周 怀孕20周 怀孕21周 怀孕22周 怀孕23周 怀孕24周 怀孕25周 怀孕26周 怀孕27周 怀孕28周 怀孕29周 怀孕30周 怀孕31周 怀孕32周 怀孕33周 怀孕34周 怀孕35周 怀孕36周 怀孕37周 怀孕38周 怀孕39周 怀孕40周

低血压的危害

低血压是体循环动脉压低于正常的总称。低血压也是一种疾病,轻者大可不必担心,只要调整一下自己的饮食习惯和作息习惯,经常运动就可以。重者的话可能会有头晕、目眩的症状,建议及时去医院就医治疗。但是,有时候通过症状大家可能判断不出来自己患了低血压,很有可能被大家忽视。那么,大家对低血压的危害了解多少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低血压的危害吧!

01低血压的危害

血压高了与低了都不好,但大家往往对高血压的危害比较了解,经常会忽视低血压的危害。下面,我们就一起去看看低血压的危害。

1、患有低血压的患者,会出现头晕、乏力、面色苍白的症状,从而使工作能力下降。

2、低血压患者心情一般比较低落,没有什么激情,心理抑郁不想和别人说话,这样比较容易得忧郁症。   

3、低血压比较严重的时候,会出现昏厥的症状,有时候突然昏厥容易造成骨折等外伤,试想走在人流如织的街头,忽然在绿灯时晕倒路边,将有多么危险。

4、低血压严重者,常常会伴有听力下降,视力也随之模糊起来,据研究发现,低血压也会使患老年痴呆症的概率大大增加。   

5、低血压患者也会出现口齿不清、呼吸困难,严重者需要长期卧床,影响正常生活。

02长期低血压的危害

我们先举个例子,一个用来装水的水桶上面有一个很小的洞,我们都觉得它小,一般都不会理会,但是长年累月的话,流出去的水就是难以计算的。这就像低血压一样,一开始我们可能不会太在意它,但是长期的低血压的危害是很大的。下面,让我们去了解一下长期低血压的危害吧!

长期低血压可使机体功能大大下降,主要包括:视力、听力的下降,加之记忆也会随之减退,低血压诱发或加重老年性痴呆的概率加大。头晕、昏厥、跌倒使骨折发生率大大增加。另外会导致乏力、精神疲惫,导致无心工作和学习。并且低血压会使心情压抑、忧郁等情况经常发生,诱发抑郁症。据国外专家研究表明,低血压可能导致脑梗塞和心脏梗塞。直立性低血压病情严重者,每当变换体位时血压迅速下降,发生晕厥,导致被迫长期卧床不起,另外长期低血压也可诱发心肌缺血等。

03老年人低血压的危害

老年人低血压是指收缩压低于90毫米汞柱,舒张压低于60毫米汞柱。老年低血压国内研究相对较少。但实际上,它和高血压一样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长期的症状性低血压会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下面,我们就了解一下低血压对老年人的危害。

对于老年人来说,低血压可能是一时性的,也可能是长期性的,它可以造成老年人各器官的供血不足。由于大脑对缺血缺氧极为敏感,低血压引起脑组织的缺血性损害极为突出,甚至会导致各种重要脏器功能进行性衰退。会使人经常感头晕、头痛、眼前发黑、健忘、思维迟钝,容易发生缺血性脑卒中、心绞痛、心肌梗死。低血压也会导致老年人患上老年痴呆症。老年人表现为低血压反而对健康不利,因为往往会促进缺血性中风的发生,成为间接危险。这是因为血压偏低的老年人血流缓慢,血液粘稠度和凝固性高,使大脑供血不足,引起缺血缺氧。加之动脉硬化使血管腔变得狭窄,血管壁弹性减弱,因而容易形成血栓而导致缺血性中风。此外,老人血压太低还易导致昏厥、摔跤和受伤。总之,老年人低血压会明显增加死亡率。

04孕妇低血压的危害

一般来说孕妇低血压是没什么大问题的,因为孕妇低血压是属于正常情况。因为孕妇在怀孕期间,体内的体物质就缺少,不过,还是建议各位准妈妈如果发现自己的血压值偏离正常值,尽量去医院检查一下,在医师的指导下调整,不过尽量少用药,因为可能会对胎儿有所影响。

孕妇低血压的常见原因有两种,第一种是因为孕妇贫血或者其他疾病造成的,这种低血压一定要听从医师的叮嘱,合理补充营养,怀孕后尽量不去服用药物以免对胎儿造成伤害。另外一种则是怀孕后睡姿引起的低血压称为“仰卧位低血压综合症”,因此习惯于仰睡的孕妈妈一定要小心“仰卧位低血压综合症”,这是一种在特定的仰卧位时导致的血压急骤下降的一系列症候,甚至会导致休克。为防治孕妇仰卧低血压综合征,应从妊娠28周(孕7个月)开始,对孕妇可进行此项监测,一是孕妇个人要留心在仰卧一定时间以后有无上述症状出现:二是让孕妇仰卧10分钟左右测定其血压,看血压是否降低。这样就可能及时发现。防治的办法很简单,就是改变卧姿,多采取左侧卧位,改变仰卧的习惯,起码不要长时间仰卧。无论是哪一种低血压病人,都可以适当多吃些咸一点的食品,因为盐能使血压上升。每天多喝水、多运动能增加血容量,还可吃些大枣、红小豆等,不但能增加营养,还有利于纠正低血压。

05体位性低血压的危害

体位性低血压是由于体位的改变,如从平卧位突然转为直立,或长时间站立发生的低血压。通常认为,站立后收缩压较平卧位时下降2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下降10毫米汞柱,即为体位性低血压。

体位性低血压分为突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突发性多因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直立性小动脉收缩功能失调所致。主要表现是直立时血压偏低,还可伴有站立不稳,视力模糊,头晕目眩,软弱无力,大小便失禁等,严重时会发生晕厥。继发性多见于脊髓疾病,急性传染病或严重感染(如大叶性肺炎),内分泌紊乱,慢性营养不良或使用降压药、镇静药之后。

对于体位性低血压的治疗来说,合理饮食,补足营养,避免饮食过饱或饥饿,不饮酒等饮食习惯是最重要的。并且此类患者要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保证充分的睡眠时间,避免劳累和长时间站立。症状明显者,可穿弹力长袜,用紧身腰带。对少数慢性体位性低血压患者,也可给药物治疗,如中药补中益气丸、生脉饮,并可试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相关问答

微信扫一扫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