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病原因
麻风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leprae)是麻风病的病原菌,其形态、染色与结核杆菌相似。是一种典型的胞内菌,病人渗出物标本中可见有大量麻风杆菌存在的细胞,称为麻风细胞。
二、发病机制
1、原发性角膜病变麻风分枝杆菌直接通过上皮或角膜血管侵入角膜,局部繁殖发病或通过抗原-抗体变态反应而发病,主要表现为角膜基质炎。
2、继发性角膜病变麻风分枝杆菌通过血液感染眼和面部,造成面神经的颞颧支和三叉神经的表面支受损,使眼睑位置异常,正常瞬目反应消失,导致暴露性角膜炎、麻痹性角膜炎及干眼症发生。
角膜变性、硬性角膜以及典型的皮损伴神经症状等。
1、角膜变性:一般是指角膜营养不良性退行性变引起的角膜混浊。病情进展缓慢,病变形态各异。常为双侧性,多不伴有充血、疼痛等炎症刺激症状。
2、神经症的症状:焦虑、紧张、恐惧、口干、尿急、尿频、疲劳、强迫观念。
3、皮损:大多数皮肤病的皮肤损害的形状及排列都具有一定规律,清楚地认识皮损的形状与排列有助于皮肤病的诊断和观测皮肤病的进展及预后。线状损害及线状排列,由于同形反应或自身接种所致,如银屑病、扁平苔癣、传染性软疣、扁平疣等。
一、症状
1、眼部病变
主要侵犯眼前部,眼后部的结构很少发生病变,表现为秃眉,秃睫毛,倒睫,兔眼,角膜炎,上巩膜炎,巩膜炎,虹膜睫状体炎及葡萄膜炎。
2、角膜病变
(1)念珠状角膜神经病变:是早期重要的与神经有关的角膜病变,神经有局限性肿胀,呈念珠状(beading),病变的神经中有成堆的麻风细胞及少量的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该病变可自行消退,也可因钙化而持续存在数年之久。
(2)浅层点状角膜炎:是麻风病发病头10年中最常见的一种角膜病变,自觉症状轻微,开始时病变常出现在颞上象限的近角膜缘处,上皮下基质内有小而分散的灰白色点状混浊,因病变细微,常被漏诊,随病情发展,点状混浊可扩展到其他象限,并互相融合向深层侵犯,瞳孔区受累时则影响视力。
(3)血管翳性角膜混浊:麻风病发病后20年内,随着角膜炎的发展,血管向角膜中央生长,引起血管翳性角膜混浊,通过血行使更多的麻风菌进入角膜,产生新的浸润性病变,有时在新生血管网眼中形成“珍珠”样小麻风瘤,严重时可扩展到邻近的结膜。
(4)角膜麻风瘤或结节:发病早期结节性病变少见,如发生,偶尔见于外侧角膜缘附近的上巩膜,这种病变多发生于晚期病人(20年或20年以上),结节可多发,甚至环绕角膜缘发生,但最常见,最大的结节多在外侧部角膜缘发生,结节若侵及全层角膜时,可发生硬化性角膜炎,角膜变性或各种慢性角膜病变。
二、诊断
麻风患者出现典型皮损伴神经症状时,结合明确的发病史,诊断较为容易,当早期症状不典型和较轻时,常易误诊或漏诊,麻风诊断的主要根据有:
1、特殊的临床皮疹,外周神经肿大及感觉障碍表现。
2、皮肤刮片查找抗酸菌。
3、活检组织病理检查。
4、确切的麻风接触史等方面的资料,综合分析后作出判断。
进食低嘌呤低能量饮食,保持合理体重,戒酒,多饮水,每日饮水量2000ml以上避免暴食、酗酒、受凉受潮、过度疲劳和精神紧张,穿舒适鞋,防止关节损伤,慎用影响尿酸排泄的药物如某些利尿剂和小剂量阿司匹林等防治伴发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和冠心病等
麻风性角膜病变的皮肤刮片可以找到抗酸菌。病理学检查发现特征性的上皮样细胞,郎汉斯细胞肉芽肿,或麻风细胞,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1、银花复明汤:银花、蒲公英各30克,炙桑皮、黄芩、龙胆草、黄连、蔓荆子、大黄、玄明粉各9克,花粉、生地、知母各12克,枳壳6克,木通、甘草各3克,水煎服,每日2次。
2、杞菊决明子茶:杞子10克,菊花10克,炒决明子10克。上三味沸水冲泡,代茶饮。
3、拌黄花菜:将新鲜黄花菜15克洗净,入沸水中约煮5分钟,捞出沥水切段,酌加食盐、味精、芝麻油拌匀即成。煮菜之汤可适量饮服。
1、全身抗麻风药物治疗口服氨苯砜(DDS)100mg,4次/d,氯法齐明(氯苯吩嗪)100mg,2次/d,可使病情得到控制,角膜浸润消退。
2、局部滴糖皮质激素或抗菌药眼水。
3、有结节者或行单纯切除术,或联合角膜上皮成形术或自体角膜缘移植术。
4、晚期患者,视角膜病灶范围大小、深浅可选用板层或穿透性角膜移植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