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发病原因
PML总是发生于细胞免疫反应缺陷的病人。对PML病人脑组织用电子显微镜的研究,发现少支胶质细胞内存在由大量乳头多瘤空泡病毒颗粒组成的包涵体。从PML病人脑组织先后分离到的病毒绝大多数为JC病毒。
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神经科Reploeg在ClinicalInfectiousDisease(2001,33∶191)发表了一篇有关BK病毒的临床综述。综述指出,该病毒是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PML)的病因,BK病毒亦可引起肾、肺、眼和脑疾病。
2、发病机制
原发感染在儿童时期,病毒潜伏在肾或末梢血单核细胞中,在一定条件下经血流感染中枢神经系统(CNS),也有报道在PML及非PML病人脑组织中以PCR法可检出JCV-DNA说明存在CNS的潜伏感染,但是如何促使其发生PML,尚待研究。
病理表现为少突神经细胞受到乳多空病毒的选择性破坏,引起脱髓鞘。脑白质内有多灶性损害,形成脱髓鞘融合区,大脑半球比小脑易于受累,特别是皮质下灰、白质交界处。尸解见脑白质有颗粒状黄色软化灶,弥漫而不对称,融合的病灶可达数厘米。组织病理学所见在多灶性脱髓鞘区周围有深染的少突胶质细胞,具毛玻璃样外观,其核肿胀,内含嗜酸性无定型的病毒包涵体,透射电镜上病毒呈结晶状排列,大小为33~39nm;见巨大畸形的星形细胞,具有多形性分叶状核,常呈怪形。有大量泡沫状巨噬细胞,以及组织坏死。
1、大脑半球病灶的部位和数量而不同;可伴有精神障碍、智力低下,最终痴呆。
2、白血病的病源是由于细胞内脱氧核糖核酸的变异形成的骨髓中造血组织的不正常工作。骨髓中的干细胞(stemcell)每天可以制造成千上万的红血球和白血球。白血病病人过分生产不成熟的白血球,妨害骨髓的其他工作,这使得骨髓生产其它血细胞的功能降低。白血病可以扩散到淋巴结,脾、肝、中枢神经系统和其它器官。
3、淋巴瘤是原发于淋巴结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临床以无痛性,进行性淋巴结肿大为主要表现。
开始常无明显症状,发病年龄多在50~70岁,通常发生在一些严重疾病如癌症,白血病,淋巴瘤,其他慢性疾病,或较长时间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的病人及艾滋病病人,PML在艾滋病病人的发生率在4%以上。
临床表现为多灶性症候,不对称,有缓慢发展的记忆障碍,偏盲,偏瘫,语言障碍等,早期症状也可为记忆及语言障碍,个性改变等,从病理证实者看,36%有记忆障碍,35%有视野缩小,33%有单侧或半身轻瘫,6%有癫痫样发作,少数病人有思维不能集中,平衡不好,小脑共济失调也偶见,80%病人在起病后6~12个月死亡,个别可见一度好转,存活稍长,整个病程中很少有发热及头痛。
脑组织活检为确诊的惟一手段,组织病理的典型改变,少突胶质细胞中的包涵体,电镜检查可见到乳多空病毒颗粒,免疫组化可证实有乳多空病毒抗原,有报道在CSF中检出JC序列可达75%,用SV40作交叉反应可检出60%。
1、饮食要热量、高蛋白、高脂肪、高纤维素、含多种维生素,多种微量元素的平衡膳食还应补充钙与维生素A和维生素D,以防骨质脱钙、疏松
2、积极治疗原有基础疾病如艾滋病、霍奇金病等,提高机体免疫力
3、给予患者支持疗法,延长存活期
4、目前尚无疫苗用于预防
1、CSF检查结果正常。
2、本病主要依靠脑组织活检,包括电镜或免疫电镜观察病毒颗粒。
3、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CSF中病毒DNA有益确诊。
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患者的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多吃蔬果,合理搭配膳食,注意营养充足。此外,患者还需注意忌辛辣、油腻、生冷的食物。
1、治疗
目前尚缺乏治疗办法。干扰素α及阿拉伯糖胞嘧啶(cytosinearabinoside)静点或鞘内注射,5-碘-α-脱氧脲嘧啶核苷(IUDR)及齐多夫定可改善临床症状,已在临床试用,可延缓病情进展。
2、预后
疾病晚期可出现意识障碍,多数病例于起病后6~12个月内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