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产前子痫的病因不十分清楚,可能涉及母体、胎盘和胎儿等多种因素,包括有滋养细胞侵袭异常、免疫调节功能异常、内皮细胞损伤、遗传因素和营养因素。但是没有任何一种单一因素能够解释所有产前子痫发病的病因和机制。
1.滋养细胞侵袭异常
可能是子痫前期发病的重要因素。患者滋养细胞侵入螺旋小动脉不全,子宫肌层螺旋小动脉未发生重铸,异常狭窄的螺旋动脉使得胎盘灌注减少和缺氧,最终导致子痫前期的发生。
2.免疫调节功能异常
母体对于父亲来源的胎盘和胎儿抗原的免疫耐受缺失或者失调,是子痫前期病因的重要组成部分。
3.血管内皮损伤
氧化应激、抗血管生成和代谢性因素,以及其他炎症介质可导致血管内皮损伤而引发子痫前期。
4.遗传因素
子痫前期是一种多因素多基因疾病,有家族遗传倾向:患子痫前期的母亲其女儿子痫前期发病率为20-40%;患子痫前期的妇女其姐妹子痫前期发病率为11-37%;双胞胎中患子痫前期的妇女其姐妹子痫前期发病率为22-47%。但至今为止,其遗传模式尚不清楚。
5.营养因素
缺乏维生素C可增加子痫前期-子痫发病的危险性。
产前子痫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一种特殊的、严重的临床表现。严重时会引起呼吸暂停、血氧饱和度下降,脑组织缺血、缺氧、水肿,可使脑血管意外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并发脑出血;还会并发躁动及骨骼肌的强直收缩更易引起胎盘早剥和肌肉骨骼损伤
产前子痫发生于临产前(即妊娠20周到产褥期第一周之间),典型患者表现为首先出现眼球固定,瞳孔放大,瞬即头向一侧扭转,牙关咬紧,继而口角与面部肌肉颤动,全身及四肢肌肉强直性收缩(背侧强于腹侧),双手紧握,双臂伸直,迅速发生强烈抽动。抽搐时呼吸暂停,面色青紫,持续约1分钟左右抽搐强度渐减,全身肌肉松弛,随即深长吸气,发出鼾声而恢复呼吸。抽搐临发作前及抽搐期间患者神智丧失,轻者抽搐后渐苏醒,抽搐间隔期长,发作少;重者则抽搐发作频繁且持续时间长,患者可陷入深昏迷状态。
患者可出现各种严重并发症:如胎盘早剥、吸入性肺炎、肺水肿、心肺功能停止、急性肾衰、脑出血、失明或视力下降,甚至孕产妇死亡;在抽搐过程中还容易发生各种创伤:如唇舌咬伤,摔伤,呕吐误吸等。
孕妇大多由于不重视围生期保健,未进行仔细的产前检查,不能及时发现高血压等异常情况,延误了治疗,导致疾病加重发生子痫因此应加强孕产妇的管理,重视产前检查可最大成的避免产前子痫的产生,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建立建全各级妇幼保健网,认真做好孕期保健,孕早期检查需测血压,以后定期检查,每次必须测血压、体重与尿常规,发现异常及时治疗注意加强孕妇的营养与休息,多摄入蛋白质、维生素、富含铁、钙、镁、硒、锌等微量元素的食物及新鲜水果,减少动物脂肪及盐的过量摄入
2.加强对高危人群的监护 妊娠中期平均动脉压>85mmHg(1113kPa)和翻身实验(rollovertest)阳性者孕晚期易患先兆子痫,原发性高血压或肾病患者妊娠期易合并先兆子痫,有先兆子痫病史者下次妊娠易再发生先兆子痫,因此对上述人群应加强孕期检查,重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症状、体征,尤其是自觉症状,应将其看作是子痫发生前的一种危险信号,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治疗
产前子痫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一种特殊的、严重的临床表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脑溢血较为罕见,但子痫却是妊娠期颅内出血最常见的产科原因。子痫是妊高症的最严重阶段,其特征是抽搐,先是意识消失,眼球固定,由部分肌肉抽搐到全身抽搐,约一分钟后转入全身松弛昏迷状态,抽搐和昏迷反复交替,病症越发严重。可以测血压、尿常规等化验检查。
抗氧化剂抵御产前子痫
产前子痫可能是由自由基损伤所引起的。自由基作为细胞的一个正常功能,是由我们的身体所产生的毒副产品。如果让自由基增加,健康的细胞和组织就会受到损害。某些维生素含有的抗氧化剂可以中和自由基,防止它们对我们的身体产生危害,这就是孕期饮食要健康均衡很重要的原因之一。患上产前子痫的准妈妈可能没有从饮食中获得足够的抗氧化维生素。
维生素C和维生素E是两种重要的抗氧化维生素。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包括柑橘类水果、红绿色辣椒、瓜类、土豆、西红柿、草莓、卷心菜、西兰花等。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则包括植物油(特别是玉米、大豆、小麦胚芽的油)、葵花籽、小麦胚芽、甜玉米、腰果、杏仁、含玉米油的人造黄油、花生(不过,如果你有家族过敏史就需要避免吃花生了)等。
服用一种孕期多维片,可能有助于降低你患产前子痫的风险。孕期多维片专为孕期设计,剂量是经过仔细计算的。
不过,怀孕期间,尤其要注意的是不能服用过高剂量的维生素,除非是医生告诉你要这样做。对于给具有一个以上患产前子痫风险因素的女性提供高剂量的抗氧化维生素补充剂(维生素C和E),是否能降低她们患病的可能性,目前已经有人做过若干研究了。
根据这些研究,此类维生素补充剂不能降低患产前子痫的风险。相反,在一个测试中,每日服用含1000毫克的维生素C和40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E的多维片,还有可能增加副作用,诸如低体重出生儿的数量增多等等。
钙能够降低患产前子痫风险
怀孕期间,你的宝宝需要充足的钙使牙齿和骨骼保持健康。一项试验报告发现,孕期服用钙补充剂是一个降低产前子痫风险的安全而又低投入的方法,不过,这个效果只在孕期饮食中缺乏钙的女性身上才有所体现。据2002年居民膳食营养和健康状况的调查显示,中国居民膳食中钙的摄入量仅达推荐量的40%。
盐摄入量少无法预防产前子痫
过去,医生建议准妈妈饮食中的盐含量要低,因为医生认为那样有助于预防产前子痫,但最近的一项研究报告并不支持这一观点。英国食品标准局建议成人(包括准妈妈)每日最多摄入6克盐或2.5克钠。
大蒜是否能预防产前子痫还无定论
孕期吃大蒜可能会降低高血压,妊娠高血压也是引发产前子痫的一个问题。不过,试验报告显示,尚无充足的证据说明大蒜有助于降低产前子痫风险,这方面还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
治疗产前子痫首先要控制子痫抽搐。子痫时全身小动脉痉挛,脑动脉痉挛,通透性增加,引起脑水肿、充血、局部缺血、血栓形成及出血等。Schaefer等认为,子痫所致脑部信号改变主要由血管源性水肿所致,病情严重或临床处理不及时,将会发展到细胞毒性水肿,甚至发展为不可逆的脑梗塞。如临床对症治疗,血管源性水肿及细胞性水肿可逐渐消失。子痫时应采取综合治疗措施:硫酸镁是子痫患者首选的解痉药物,可增加子宫胎盘血流量,改善胎儿-胎盘功能。静注硫酸镁负荷量能使血中镁离子浓度很快达到治疗浓度,之后以1~2g/ h的速度静点,可使血镁浓度维持在有效浓度(>118mmol/L)。莨菪类药物具有降低血液粘稠度,解除微动脉痉挛,改善脑微循环,抑制大脑皮层,兴奋呼吸中枢,减少呼吸道分泌物的作用,对于频繁抽搐患者效果较好。地西泮具有较强的镇静、抗惊厥、肌肉松弛作用,与硫酸镁配伍能较好的控制抽搐。经上述处理仍不能控制抽搐者,应加用冬眠药物,冬眠药物具有广泛抑制神经系统的作用,有助于解痉降压、控制抽搐。当血压>160/110mmHg,应加用降压药以预防脑血管意外。在子痫控制后或分娩后仍持续昏迷者,应警惕脑血管意外,及时请神经内科和脑外科共同诊治,有条件的情况下,应立即做脑CT以便尽早确诊,抓紧时间治疗,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子痫抽搐得到有效的控制后应尽快终止妊娠。子痫患者适时终止妊娠能迅速解除病因,,切断母体恶性循环。本研究发现子痫患者抽搐次数的多少与新生儿窒息程度有关,因此对于药物治疗效果欠佳、随时都有可能再次抽搐发作者应积极治疗,抽搐控制后应不受时间限制尽快终止妊娠,以避免孕产妇因病情恶化及反复抽搐导致的重要脏器功能衰竭及新生儿窒息;对于较早孕周的子痫治疗效果满意者,可在严密监护下适当延长孕周,严密监护孕妇和胎儿,经地塞米松促胎肺成熟后再终止妊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