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惊风的原因较多,一般分为急惊风和慢惊风两大类。以热性、急性病引起的急惊风尤为多见,如小儿肺炎、中毒性痢疾、流行性乙型脑炎等病,如出现持续高烧不退,均可出现惊风。有些慢性病在后期因虚损而出现的慢惊风,有虚实之分。近代习惯上将痉厥出现于成人的称痉病,出现于幼儿的称惊风。
惊风的症状表现为急惊风和慢惊风。其病变部位在脾、肾、肝三脏。突然惊风可能会导致跌伤、外伤,严重持续惊风可致脑缺氧。
惊风的症状表现为急惊风和慢惊风。具体的临床表现如下:
一、急惊风
1、突然发病,出现高热、神昏、惊厥、喉间痰鸣、两眼上翻,可持续几秒至数分钟。严重者可反复发作甚至呈持续状态而危及生命。
2、可有接触传染病人或饮食不洁的病史。
二、慢惊风
1、患者有呕吐、腹泻、脑积水、佝偻病等病史。
2、起病缓慢,病程较长。患者面色苍白,嗜睡无神,抽搐无力,时作时止,或两于颤动,筋惕肉瞬,脉细无力。
预防惊风,应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做好小儿保健工作,调节精神情绪,加强体格锻炼,提高抗病能力还要注意饮食卫生,宜吃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
惊风的诊断除了依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也是必不可少的诊断方法。主要的检查如下:
1、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脑脊液检查有异常改变,神经系统检查出现病理性反射。
2、细菌感染性疾病,血常规显示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常增高。
3、必要时可作大便常规及大便细菌培养、血培养、胸片等有关检查。
惊风除了常规治疗外,饮食方面需要进行调理。应注意以下方面:
1、高热患者要及时补充水分,多饮水及果汁,如生石膏荸荠汤、苦瓜汁、西瓜汁等。
2、多食清热化痰之物,如白萝卜汁、雪梨浆、鲜藕汁、荸荠汁等。
3、合理控制食物的质和量。若脾胃功能薄弱,应以素食流质为好;病情好转可适当增加易吸收而富有营养的食品如豆浆、牛奶、鸡蛋羹等。
4、忌食油腻、黏滞、燥热等厚昧食品。
惊风以清热、豁痰、镇惊、熄风为治疗原则。具体的辨证疗法如下:
1、风热动风
证候:发热骤起,头痛身痛,咳嗽流涕,烦躁不宁,四肢拘急,目睛上视,牙关紧闭,舌红苔白,脉浮数或弦数。
治法:疏风清热,熄风止痉。
方药:银翘散加减。金银花、连翘、薄菏疏风清热;防风、蝉蜕、菊花祛风解痉;僵蚕、钩藤熄风定惊。喉间痰鸣者,加竹黄、瓜蒌皮清化痰热;高热、便秘、乳蛾红肿者,加大黄或凉膈散釜底抽薪。
2、气营两燔
证候:起病急骤,高热烦躁,口渴欲饮,神昏惊厥,舌苔黄糙,舌质深红或绛,脉数有力。
治法:清瘟败毒饮加减。连翘、石膏、黄连、黄芩、栀子、知母清气透热;生地、水牛角、赤芍、玄参、丹皮清营凉血;羚羊角、石决明、钩藤熄风平肝。神志昏迷加石菖蒲、郁金,或用至宝丹、紫雪丹熄风开窍;大便秘结加生大黄、芒硝通腑泄热;呕吐加半夏、玉枢丹降逆止吐。
3、邪陷心肝
证候:高热烦躁,手足躁动,反复抽搐,项背强直,四肢拘急,口眼相引,神识昏迷,舌质红绛,脉弦滑。
治法:清心开窍,平肝熄风。
方药:羚角钩藤汤加减。羚羊角、钩藤、僵蚕、菊花平肝熄风;石菖蒲、川贝母、广郁金、龙骨豁痰清心;竹茹、黄连清化痰热。同时,另服安宫牛黄丸清心开窍。热盛加生石膏、知母清热泻火;便干加生大黄、玄明粉泻热通便;口干舌红加生地、玄参养阴生津。
4、湿热疫毒
证候;起病急骤,突然壮热,烦躁谵妄,神志昏迷,反复惊厥,呕吐腹痛,大便腥臭,或夹脓血,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化湿热,解毒熄风。
方药:黄连解毒汤加味。黄芩泻上焦之火,黄连泻中焦之火,黄柏泻下焦之火,山栀通泻三焦之火,导火下行,四药合用,苦寒直折,泻火解毒。白头翁、秦皮清肠化湿;钩藤、石决明平肝熄风。舌苔厚腻,大便不爽加生大黄、厚朴清肠导滞,泻热化湿;窍闭神昏加安宫牛黄丸清心开窍;频繁抽风加紫雪丹平肝熄风;呕吐加玉枢丹辟秽解毒止吐。
5、惊恐惊风
证候:暴受惊恐后突然抽搐,惊跳惊叫,神志不清,四肢欠温,舌苔薄白,脉乱不齐。
治法:镇惊安神,平肝熄风。
方药:琥珀抱龙丸加减。琥珀、朱砂、金箔镇惊安神;胆南星、天竺黄清化痰热;人参、茯苓、淮山药、甘草益气扶正;菖蒲、钩藤、石决明平肝熄风开窍。抽搐频作加止痉散熄风止痉;气虚血少者加黄芪、当归、白芍、酸枣仁益气养血安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