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性脑外伤多见于暴力打斗过程中锐器损伤,以非火器伤为多见,如刀、斧砍伤等,以及战时由各种火器造成。由锐器或火器伤直接损伤头皮、颅骨从而使脑组织直接与外界相通。也见于颅底骨折间接性的与外界接触。主要表现为脑脊液耳漏、脑脊液鼻漏,患者常表现出典型的"熊猫眼征"样改变。
开放性脑外伤可引发以下并发症:
一、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
典型症状:搏动性突眼;颅内杂音,压迫颈动脉杂音减弱或消失;眼球运动障碍;球结合膜水肿、充血。
二、外伤性动脉性鼻出血
颅底骨折伤及颈内动脉、蝶腭动脉或筛动脉可引起难以制止的动脉性鼻出血。
三、脑膨出
一般可分早期脑膨出(一周内)和晚期脑膨出(一周以上)。
四、脑脓肿
是脑穿透伤常见并发症和后期死亡原因之一。早期彻底清创是预防脓肿发生的关键措施。
五、外伤性癫痫
多见于颅脑穿透伤后,任何时期均可发生,但以伤后3~6月发病率最高。早期发作与脑挫伤、脑水肿、血肿及凹陷骨折有关。晚期发作多因脑脓肿、脑疤痕和脑萎缩等引起。临床以局限性发作为主,亦可呈大发作。
六、颅骨缺损
开放性颅脑伤清创术或闭合性颅脑损伤去骨办减压术后,可遗留颅骨缺损。临床可有头晕、头痛,有时还引起恶心、呕吐与癫痫。且患者有怕碰伤等不安全感。一般伤口愈合后3个月即可修补,感染过的伤口须延至伤后半年以上。
七、颅脑伤后综合征
颅脑伤后,不少病人可留有某些神经方面或精神方面障碍的表现,统称为颅脑损伤综合征。病人主诉经常有头昏、头痛、恶心、厌食、疲劳、易激动、耳鸣、多汗、心悸、记忆力减退、精神萎糜、失眠、性功能减退、月经失调等。症状时轻时重,与精神情绪状态有一定关系,病人主诉常多于神经系统阳性体征。
开放性脑外伤的临床表现有:
一、意识障碍:初期多有昏迷,但也时不出现昏迷,部分伤员尚可出现精神障碍。
二、生命体征:重型伤员,多数伤后立即出现呼吸、脉搏、血压变化。
三、眼部征象:可出现瞳孔散大,缩小或时大时小。
四、运动感觉与反射障碍:取决于具体伤情。
五、颅内压增高。
六、脑膜刺激征:常因颅内出血、感染、颅内压增高引起,也应注意颅颈部伤的可能。
开放性脑外伤是由于外伤性因素引起,故注意生产生活安全是预防本病的关键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发生颅脑外伤的原因各不相同,预防的侧重点也不同
对于儿童而言,2岁以下幼儿多在户内活动,从床上或沙发上坠落下为主要原因2-14岁儿童户外活动时,监护人应采取针对性的防护措施,多对儿童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演习
对于青壮年,应着重预防交通事故、跌倒和打击伤,在驾车或搭车时,要系好安全带,保持适度的警醒,防止急刹、急停造成的颈椎甚至颅脑的损伤作为非机动车驾驶员,一定要严守交通规则,戴安全帽,禁止乱穿马路,远离土方车
老年应着重预防跌倒损伤,主要预防浴室跌倒、雨雪天跌倒及体位发生改变跌倒,建议在浴室内铺设防滑垫,雨雪天减少外出老年应定期体检,监测血压、血糖
发生开放性脑外伤要迅速明确颅脑伤性质,有无其他部位的合并伤。强调头颅X线检查以明确是否有颅骨骨折。对疑有颅内感染者,如虽无明显的骨骼骨折但出现"熊猫眼征"以及脑脊液漏表现者,可进行腰穿和脑脊液检查。
对脑伤后存在的并发症尚可按具体情况选择诊断方法,包括脑超声波检查、脑血管造影、CT和MR脑扫描等检查。
伤后清醒无手术指征者:应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以保证充足的营养物质供给,促进损伤的修复。持续昏迷伤后24小时应鼻饲流质,以保障营养的供给。有消化道出血时应暂停进食,经止血后方可进食,并避免辛辣刺激,以免加重消化道出血。
开放性脑外伤治疗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急救
1、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为此病人宜取侧俯卧位。
2、迅速包扎头部和其他部位伤口,减少出血,保护脑组织以免污染和增加损伤。
3、防止休克。
4、紧急处理危及生命的颅内血肿。
5、应用抗菌素(头孢噻啶、先锋霉素Ⅴ、氧氟沙星、甲哨唑),并常规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二、颅脑清创
颅脑火器伤不论是穿透伤或非穿透伤,原则上均应早期彻底清创。
三、特殊类型伤的处理
1、静脉窦损伤:术前充分准备,备血至少2000~3000ml,尽可能修复,可用人造血管或自体大隐静脉吻合,处理确有困难,且有出血致死危险时,不得已才结扎。
2、颅面伤:其主要并发症是脑脊液漏和颅内感染。临床无急需手术指征者,应严密观察病情。
3、脑室伤:伤情多较重,清创时应清除脑室内血块,摘除移动的金属异物,反复以生理盐水冲洗,术后脑室持续引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