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位于胸腰之间两侧的肾窝内,由于背部坚强的纵行肌肉与腹腔脏器的固定,一般不会过多地移位。但因肾周脂肪囊下方是一个潜在的疏松的间隙,因此当腹压降低时,肾脏就可能向下移位造成肾下垂。
肾下垂可引起多种肾脏病理生理学改变,常见的并发症如下:
1、慢性肾炎:系指各种病因引起的不同病理类型的双侧肾小球弥漫性或局灶性炎症改变,临床起病隐匿,病程冗长,病情多发展缓慢的一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总称。
2、肾积水:由于尿液从肾脏排出受阻,蓄积,造成尿液潴留而引起肾内压升高,以致肾盂肾盏逐渐扩张,肾实质萎缩与破坏,统称为肾积水。
3、肾盂肾炎:肾盂肾炎是指肾脏盂的炎症,大都由细菌感染引起,一般伴下泌尿道炎症,临床上不易严格区分,根据临床病程及疾病,肾盂肾炎可分为急性及慢性两期。
4、肾结石:指发生于肾盏,肾盂及肾盂与输尿管连接部的结石。多数位于肾盂肾盏内,肾实质结石少见,平片显示肾区有单个或多个圆形、卵圆形或钝三角形。
5、肾缺血:肾缺血是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之一。高渗性导致肾缺血、缺氧因一般造影剂均为高渗性,浓度在1400~1800mOsm/L,其含碘量高达37%,当高渗性的造影剂到达肾脏后,一方面可引起肾血管收缩,肾血流量减少,导致肾缺血。
另外,肾下垂本身可影响其他脏器,压迫肠系膜上动脉可使盲肠充血,进而可致慢性阑尾炎,压迫十二指肠可致幽门梗阻,胆管及胃扩张,肾下垂可伴有胃肠症状(如腹胀,消化不良,恶心,呕吐),血尿,高血压,以及神经衰弱等临床表现。值得注意的是,肾下垂的发生有的时候还会伴有其他内脏下垂,如胃下垂等。
轻度的肾下垂对人体没有严重的危害,但严重的肾下垂会使输尿管发生扭曲而诱发肾积水,从而可损伤肾脏的功能。那么,肾下垂都有哪些症状呢?
1、泌尿系统症状
大多数病人有腰酸痛,部分病人有慢性尿路感染的症状,大多为尿频、尿急等膀胱刺激症状。少数病例还伴有低热或反复发热的病史。偶有下肢浮肿等表现。
2、消化系统症状
由于肾脏活动时对腹腔神经丛的牵拉,常会导致消化道症状,多为腹胀、恶心、呕吐、胃纳减退等。
3、神经官能方面的症状
此类病人常较紧张,伴有失眠、头晕乏力、记忆力减退等,其发生率约占1/5左右。上述症状的产生与肾下垂的程度不一定成正比。有时虽然下垂程度不重,但可以引起较明显的症状。
4、肾区叩击痛
部分病例有肾区叩击痛,因解剖上右侧肾脏位置较低,肾窝较浅,一旦受到肝脏的冲击,故右侧肾下垂也较左侧为多。
肾下垂是一种常见的病症,但是80%以上的肾下垂病例无症状,常在腹部检查中发现,肾下垂患者常会出现疼痛、腰酸背痛等症状,尤其在运动之后会出现加重的症状,那么我们该如何预防肾下垂的出现呢?
1、饮食营养
身体瘦弱,机体脂肪组织减少是导致肾下垂的重要原因之一应加强营养,多吃动物类高脂肪食物,增加体重胃肠功能不良时,可适当调理脾胃,使用帮助消化的药物
2、体育锻炼
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可长跑、散步、打太极拳等尤其要注意腹肌锻炼,如俯卧撑、单杠、双杠等
3、调节精神
肾下垂患者一般患病时间较长,容易产生忧郁、恐惧等不良情绪,这对疾病的治疗和康复均不利应根据患者产生不良情绪的原因,有针对性进行说服教育,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耐心
4、节制生育
生育过多的妇女容易患肾下垂实行计划生育,避免计划外怀孕和人工流产,节制生育是预防肾下垂的重要措施身体虚弱或患肾下垂时,应适当节制性生活
5、劳逸结合
过于安逸,腹肌缺乏锻炼,不利于肾脏的固定;过于劳累,身体脂肪消耗过多,也不利于肾脏的固定因此,应劳逸结合,不可过劳、过逸
肾下垂患者具体需要做以下检查项目:
一、X线检查
静脉肾盂造影必须在最后加摄立位片以了解活动程度,但由于在摄立位片时必须在站立即刻,否则造影剂排尽后就不能显示肾脏,因此有时肾脏尚未下垂到平时的位置。
二、超声检查
在头低足高位半小时后用超声检查定好的肾脏位置与活动后肾脏的位置之间可得出肾脏的活动度。
三、低头卧位试验
嘱患者头低足高卧位3天(可在床脚抬高一块砖头长径的高度),在睡前,中和后分别测定尿常规或每小时尿血细胞排出率,并观察症状有无缓解,如睡后尿中血细胞明显减少甚至消失,症状缓解者,则支持肾下垂之诊断,如未缓解则可除外肾下垂之因素。
四、注水试验
为明确患者的腰痛是否来自肾脏,可经膀胱镜输尿管插管后向肾盂内注水直到腰部感到胀痛,如疼痛性质与部位均与平时发作时相似者为阳性,支持肾下垂的诊断;如不相似者为阴性,不是肾下垂引起的症状。
五、尿常规检查
可发现数量不等的红细胞,偶可有蛋白,也可作对比试验,即嘱病人睡前排尿,平卧睡眠,次日晨起留尿标本,起床活动后再留1份尿标本,观察两份标本之间红细胞计数的差异,通常,第2份标本中的红细胞应比第1份标本中的多,合并感染时,尿中可有脓细胞。
六、排泄性或逆行性肾盂造影
先摄平卧位X线片以及最后摄直立位片,了解肾盂位置,如肾盂较正常位置下降1个椎体即为肾下垂,若下降至第3腰椎横突水平即为1度,降至第4腰椎突为2度,降至第5腰椎横突为3度,第5腰椎以下为4度。
身体瘦弱,机体脂肪组织减少是导致肾下垂的重要原因之一。应加强营养,多吃动物类高脂肪食物,增加体重。胃肠功能不良时,可适当调理脾胃,使用帮助消化的药物。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可长跑、散步、打太极拳等。尤其要注意腹肌锻炼,如俯卧撑、单杠、双杠等。注意全身卫生,尤其要注意阴部卫生,防止继发感染,加重肾损害。
大多数肾下垂患者症状轻微或无症状,也就不需特殊治疗。如疼痛较重,或有并发症时可考虑治疗,包括非手术治疗与手术治疗。
1、非手术治疗
诊断肾下垂后,不论程度如何,均宜先行非手术治疗,尤其是仅有临床症状而无并发症时。非手术治疗包括高热卡饮食,增加肾周脂肪;多卧床休息,卧床时大腿抬高;加强锻炼,增加肾周脂肪;多卧床休息,卧床时大腿抬高;加强锻炼,增加腹壁张力;腹部按摩,消除感染病灶;使用各种类型的腹带及肾托。
2、硬化剂注射
肾周脂肪囊内注射硬化剂后,产生化学性、无菌性炎症,肾脏与周围组织发生粘连固定。常用药物有奎宁明胶、醋酸酚、自体血液等。适应证是症状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者。凡患侧肾盂输尿管交界处狭窄,迷走血管或纤维束带压迫输尿管等机械性梗阻为其禁忌证。注射后低头卧位1周及平卧1周后可起床活动。失败者可重复注射1次。
3、肾下垂固定术
手术适应证是严重疼痛超过3个月,并且有时或长期服用止痛剂;立位肾功能下降或肾积水;每年合并泌尿系感染超过3次;合并肾结石、高血压。手术禁忌证是神经衰弱或全内脏下垂,症状与体位关系不大,即平卧症状不缓解者也不宜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