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网友投稿

疾病大全

当前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下腹 > 急性肾功能衰竭

急性肾功能衰竭简介

相关问答

  急性肾衰竭(acuterenalfailure,ARF)简称急肾衰,属临床危重症。该病是一种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急性肾损害,可在数小时至数天内使肾单位调节功能急剧减退,以致不能维持体液电解质平衡和排泄代谢产物,而导致高血钾、代谢性酸中毒及急性尿毒症综合征,此综合征临床称为急性肾功能衰竭。狭义的急性肾衰竭是指急性肾小管坏死。广义的ARF按病因可分为3种:即肾前性、肾后性、肾实质性急性肾衰竭。)。按临床表现ARF又可分为少尿型与非少尿型以及高分解型。住院病人急性肾衰竭的发病率约为5%,至今其病死率仍高达50%左右。

【详情】

01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急性肾功能衰竭是各种原因引起肾脏泌尿功能急剧降低,以致机体内环境出现严重紊乱的临床综合症。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氮质血症、高钾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并常伴有少尿或无尿。根据发病原因可将急性肾功能衰竭分为肾前性、肾性和肾后性三大类。下面专家介绍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

  一、肾前性急性肾功能衰竭

  肾前性急性肾功能衰竭是由于肾脏血液灌流量急剧减少所致,常见于休克的早期。此时,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和血压降低除直接导致肾血流量减少外,还可通过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使肾脏小动脉强烈收缩,从而进一步降低肾脏血液灌流量和有效滤过压。故GFR显著减少。同时,继发性醛固酮和ADH分泌增多,又可增强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钠、水的重吸收,因而尿量显著减少,尿钠含量低于20mmol(mEq)/L,尿比重较高。GFR的急剧减少,还可引起高钾血症和酸碱平衡紊乱。

  由于肾前性急性肾功能衰竭时尚无肾实质的器质性损害,故当血容量、血压及心输出量因及时的治疗而恢复正常时,肾脏泌尿功能也随即恢复正常。因此,一般认为这是一种功能性急性肾功能衰竭,但若肾缺血持续过久就会引起肾脏器质性损害,从而导致肾性急性肾功能衰竭。

  二、肾性急性肾功能衰竭

  肾脏器质性病变所引起的急性肾功能衰竭称为肾性急性肾功能衰竭。例如,急性肾小球肾炎和狼疮性肾炎(见于全身性红斑狼疮)时,由于炎性或免疫性损害,可使大量肾小球的功能发生障碍,故可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双侧肾动脉栓塞亦可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此外,急性肾盂肾炎、子痫、结节性多动脉炎等也都能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但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是肾缺血及肾毒物引起的急性肾小管坏死所致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肾小管坏死的原因有以下两类。

  1、肾缺血多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休克病例而又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抢救时。此时,严重和持续性的血压下降和肾小动脉的强烈收缩,可使肾脏血液灌流量显著而持续地减少。因此,肾小管可发生缺血性损害,甚至发生坏死。在已经出现肾小管器质性病变后,即使纠正血容量并使血压恢复正常,也不能使肾脏泌尿功能迅速恢复。患者尿中含有蛋白质,红、白细胞及各种管型。尿钠浓度一般可升高到40~70mmol(40~70mEq)/L或更高,说明肾小管已因受损而致保钠功能减退。

  2、肾毒物重金属(汞、砷、锑、铅)、抗菌素(二甲氧苯青霉素、新霉素、多粘菌素、庆大霉素、先锋霉素等)、磺胺类、某些有机化合物(四氯化碳、氯仿、甲醇、酚、甲苯等)、杀虫药、毒蕈。某些血管和肾脏造影剂、蛇毒、肌红蛋白等经肾脏排泄时,均可直接损害肾小管,甚至引起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此时若并发肾脏血液灌流量不足,则更会加剧肾小管的损害。

  在许多病理条件下,肾缺血与肾毒物经常同时或相继发生作用。例如在肾毒物作用时,肾内可出现局部血管痉挛而致肾缺血;反之,肾缺血也常伴有毒性代谢产物的堆积。一般认为肾缺血时再加上肾毒物的作用,最易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

  急性肾小管坏死所致的急性肾功能衰竭。在临床上根据有无少尿可分为少尿型和非少尿型两大类。少尿型较为常见,患者空然出现少尿(成人24小时的尿量少于400ml)甚至无尿(24小时的尿量少于100ml)。非少尿型患者尿量并不减少,甚至可以增多,但氮质血症逐日加重,此型约占20%。

  三、肾后性急性肾功能衰竭

  从肾盏到尿道口任何部位的尿路梗阻,都有可能引起肾后性急性肾功能衰竭。膀胱以上的梗阻,多由结石引起。然而由于肾脏的代偿储备功能强大,因此只有当结石使两侧尿路同时梗阻或一侧肾已丧失功能而另一侧尿路又被阻塞时才会引起肾后性急性肾功能衰竭。膀胱及尿道的梗阻可由膀胱功能障碍(如脊髓痨、糖尿病假性脊髓痨等引起的慢性尿潴留)或前列腺肥大、前列腺癌等引起。

  在肾后性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早期并无肾实质的器质性损害。及时解除梗阻。可使肾脏泌尿功能迅速恢复。因此对这类病人,应及早明确诊断,并给予适当的处理。

02急性肾功能衰竭容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急性肾功能衰竭大多经过少尿期(或无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三个发展阶段,在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少尿期可能会出现的并发症主要有:

  一、感染是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多见于严重外伤、烧伤等所致的高分解型急性肾功能衰竭。

  二、心血管系统并发症,包括心律紊乱、心力衰竭、心包炎、高血压等。

  三、神经系统并发症表现有头痛、嗜睡、肌肉抽搐、昏迷、癫痫等。神经系统并发症与毒素在体内潴留以及水中毒、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有关。

  四、消化系统并发症表现为厌食、恶心、岖吐、腹胀、呕血或便血等,出血多是由于胃肠粘膜糜烂或应激性溃疡所引起。

  五、血液系统并发症由于肾功能急剧减退,可使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从而引起贫血,但多数不严重。少数病例由于凝血因子减少,可有出血倾向。

  六、电解质紊乱、代谢性酸中毒,可出现高血钾症、低钠血症和严重的酸中毒,是急性肾功能衰竭最危险的并发症之一。

  在多尿期,患者每日尿量可达3000-5000ml,因大量水分和电解质的排出,可出现脱水、低钾、低钠血症等,如果不及时补充,患者可死于严重的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进入恢复期血清尿素氮、肌酐水平恢复至正常,尿毒症症状消退,肾小管上皮细胞进行再生和修复,多数患者肾功能可完全恢复,少数患者可遗留下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害。

03急性肾功能衰竭有哪些典型症状

  根据尿量减少与否,急性肾功能衰竭可分为少尿型和非少尿型。急性肾功能衰竭伴少尿或无尿表现者称为少尿型。非少尿型系指血尿素氮、血肌酐迅速升高,肌酐清除率迅速降低,而不伴有少尿表现;临床常见少尿型急性肾功能衰竭,临床过程分为三期:

  (一)少尿期

  少尿期一般持续1-2周,长者可达4-6周,持续时间越长,肾损害越重,持续少尿大于5天,或无尿大于10天者,预后不不良。少尿期的系统症状有:

  1、水钠潴留

  患儿可表现为全身水肿、高血压、肺水肿、脑水肿和心力衰竭,有时因水潴留可出现吸湿性低钠血症。

  2、电解质紊乱

  常见高钾、低钠、低钙、高镁、高磷和低氯血症。

  3、代谢性酸中毒

  表现为恶心、呕吐、疲乏、嗜睡、呼吸深快、食欲不振、甚至昏迷、血pH值降低。

  4、尿毒症

  因肾排泄障碍使各种毒性物质在体内积聚四,可出现全身各系统中毒症状。其严重程度与血中尿素胆氮及肌酐增高的浓度相一致。

  (1)消化系统:表现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腹泻等,严重者出现消化出血或氮,而消化道出血可加重氮质血症。

  (2)心血管系统:主要因水钠潴留所致,表现为高血压和心力衰竭,还可发生心律失常、心包炎等。

  (3)神经系统症状:可有嗜睡、伸直混乱,焦虑不安、抽搐、昏迷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如多汗、或皮肤干燥,可表现为意识、行为、记忆、感觉、情感等多种功能障碍。

  (4)血液系统:APF常伴有正细胞正色素性皮靴,贫血随肾共蒙恶化而加重,系由于红细胞生成减少、血管外溶血、血液稀释和消化道出血等原因所致。出血倾向(牙龈出血、鼻出血、皮肤瘀点及消化道出血)多因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功能异常和DIC引起。急性肾衰早期白细胞总数常增高,中性粒细胞比例也增高。

  5、感染

  感染是ARF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以呼吸道和尿路感染多间,致病菌进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最多见。

  (二)多尿期

  当ARF患儿尿量逐渐增多,全身水肿减轻,24小时尿量达250ml/m2以上时,即为利尿期,一般持续1—2周(长者可达1个月)此期由于大量排尿,可出现脱水、低钠、和低钾血症。早期氮质血症持续甚至加重,后期肾功能逐渐恢复。

  (三)恢复期

  利尿期后,肾共蒙改善,尿量恢复正常,血尿素氮和肌酐逐渐恢复正常,而肾浓缩功能需要数月才能恢复正常,少数病人遗留部分不可逆性的肾功能损害。此期患儿可表现为虚弱无力、消瘦、营养不良、贫血和免疫功能低下。

  营养所致的ATN多为非少尿型急性肾功能衰竭,临床表现较少尿型急性肾衰症状轻、并发症少,病死率低。

04急性肾功能衰竭应该如何预防

  急性肾功能衰竭的预防主要是积极防治原发病,避免和祛除诱发因素是预防之根本因此,要注意以下三点:

  一、调养五脏:平素起居、饮食有节,讲究卫生,避免外邪侵袭,尤其在传染病流行的季节和地区更应加强预防措施;不过食辛辣炙皇厚味,以免滋生湿热;调畅情志,保持精神愉快,使气血畅达而避免产生气滞血瘀;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机体防御能力

  二、防止中毒:有关资料表明,20%一50%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是由药物引起,还有部分因接触有害物质所致因此,应尽量避免使用和接触对肾脏有毒害的药物或毒物若属意外服用或接触应及时发现和及早治疗

  三、防治及时:一旦有诱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原发病发生,应及早治疗,注意扩充血容量,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恢复循环功能若发现本病将要发生,应早期采取措施,补充血容量,增加心排血量,恢复肾灌流量及肾小球滤过率,排除肾小管内梗阻物,防治感染,防止DIC、肾缺血引起的肾实质的损害同时尽早应用活血化瘀药物,对预防本病发生有积极作用

 

05急性肾功能衰竭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急性肾功能衰竭简称急肾衰,属临床危重症。该病是一种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急性肾损害,可在数小时至数天内使肾单位调节功能急剧减退,以致不能维持体液电解质平衡和排泄代谢产物,而导致高血钾、代谢性酸中毒及急性尿毒症综合征,此综合征临床称为急性肾功能衰竭。那么,得了急性肾功能衰竭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下面专家介绍急性肾功能衰竭需要做的化验检查。

  1、血液检查

  有轻、中度贫血。血肌酐和尿素氮进行性上升,如合并高分解代谢及横纹肌溶解引起者上升速度较快,可出现高钾血症(大于5。5mmol/l)。血pH值常低于7。35,HCO3[supclass="normal"]-[/sup]水平多呈轻中度降低。血钠浓度正常或偏低,可有血钙降低、血磷升高。

  2、尿液检查

  ①尿量变化:少尿或无尿常提示ATN。②尿常规检查:外观多浑浊、尿色深。尿蛋白多为—~+,常以中、小分子蛋白为主。尿沉渣可见肾小管上皮细胞、上皮细胞管型和颗粒管型,并可见少许红白细胞等,尿比重常在1。015以下。③尿渗透压低于350mOsm/kg,尿与血渗透浓度之比低于1。1。由于肾小管对钠重吸收减少,尿钠增高,多在20~60mmol/l;尿肌酐与血肌酐之比降低,常低于20;尿尿素氮与血尿素氮之比降低,常低于3;肾衰竭指数常大于1;钠排泄分数常大于1。

  3、影像学检查

  以B型超声检查最为常用,急性肾衰竭时肾体积常增大、肾皮质可增厚,而慢性肾衰竭时肾体积常缩小、肾皮质变薄。此外超声检查还有助于鉴别是否存在肾后性梗阻,上尿道梗阻时可见双侧输尿管上段扩张或双侧肾盂积水,下尿路梗阻时可见膀胱尿潴留。腹部X线平片、静脉或逆行肾盂造影、CT或磁共振成像等通常有助于寻找可疑尿路梗阻的确切原因。

  4、肾活检

  是重要的诊断手段,对临床表现典型的ATN患者一般无需做肾活检。对于临床表现符合ATN,但少尿期超过2周或病因不明,且肾功能3-6周仍不能恢复者,临床考虑存在其他导致急性肾损伤的严重肾实质疾病,均应尽早进行肾活检,以便早期明确病因诊断。

06急性肾功能衰竭病人的饮食宜忌

  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需要足够的热量。热量供给以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为主,可多用水果,配以麦淀粉面条、麦片、饼干或其他麦淀粉点心,加少量米汤或稀粥。高生物价低蛋白质饮食: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在少尿期,每日应供给15~20克高生物价低蛋白饮食,这样既照顾了病人肾功能不全时的排泄能力,又酌量维持病人营养需要。

  如果少尿期时间持续较长、广泛创伤或大面积烧伤丢失蛋白质较多时,除补充高生物价低蛋白外,尚要酌情配以要素膳。蛋白质的供给量可随血液非蛋白氮下降而逐渐提高。高生物价的蛋白质应占总蛋白的1/2~1/3,可挑选含必需氨基酸丰富的食品如牛奶、鸡蛋等。少尿期要限制入液量,防止体液过多而引起急性肺水肿和稀释性低钠血症。食物中含水量(包括米饭及馒头)及其氧化所生的水亦应加以计算(脂肪生水多,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生水较少)。在计算好入液量的情况下,可适当进食各种新鲜水果或菜汁以供给维生素C等维生素和无机盐。

  要注意钠、钾摄入量:因为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时常有水肿,易发生高钾血症,因此应根据不同水肿程度、排尿量情况及血钠测定结果,分别采用少盐、无盐或少钠饮食。若血钾升高,酌量减少饮食中钾的供给量,以免因外源性钾增多而加重高钾血症。由于各种食物中均含有钾,除避免食用含钾量高的食物外,可以采取冷冻、加水浸泡或弃去汤汁等方法,以减少钾的含量。

  1、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宜食

  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宜食:牛奶、鸡蛋、瘦肉、麦淀粉面条、麦片、饼干或其他麦淀粉点心、果汁、茶、青菜水、水果、蔬菜等。

  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宜食少尿期可用葡萄糖、蔗糖、鲜柠檬汁等;多尿期可用各种饮料如果汁、茶、可可、青菜水等。

  2、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忌食

  按病情限量进食蛋类、乳类,限水;忌用油脂类及高蛋白食品。按病情限量进食牛奶、鸡蛋或瘦肉等,忌用刺激性食品如酒、咖啡、辣椒等。

07西医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常规方法

  急性肾功能衰竭治疗原则是去除病因,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减轻症状,改善肾功能,防止并发症发生。无论肾前性与肾后性均应在补液或消除梗阻的同时,维持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中医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也有独特的方法,下面专家介绍急性肾功能衰竭中医治疗方法。

  一、少尿期

  1、邪热炽盛证:尿量急骤减少,甚至闭塞不通,发热不退,口干欲饮,大便不通,烦躁不安,舌红绛,苔黄干,脉数。泻火解毒。大承气汤加减。

  2、气阴两虚证:动贝贬力短气,腰膝酸软,手足心热,口干喜饮,或口干不欲多饮,舌质略红有齿痕,苔薄,脉象沉细而数。益气滋阴。麦味地黄汤加人参、黄芪等。

  二、针灸疗法

  先灸气海、天枢等穴各3-7壮,然后用六一散等内服药以利小便。艾灸肾俞及肋脊角区,有时能增加尿量。

相关文章

微信扫一扫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