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认为多次妊娠和分娩时子宫壁的创伤和慢性子宫内膜炎可能是导致子宫腺肌病的主要原因。此外,由于子宫内膜基底膜下缺乏粘膜下层,且子宫腺肌病常合并有子宫肌瘤和子宫内膜增生过长。
子宫腺肌病病因至今不明。目前的共识是因为子宫缺乏粘膜下层,因此子宫内膜的基底层细胞增生、侵袭到子宫肌层,并伴以周围的肌层细胞代偿性肥大增生而形成了病变。而引起内膜基底层细胞增生侵袭的因素现有四种理论:
1.与遗传有关;
2.子宫损伤,如刮宫和剖宫产均会增加子宫腺肌病的发生;
3.高雌激素血症和高泌乳素血症;
4.病毒感染;
5.生殖道梗阻,使月经时宫腔压力增大,导致子宫内膜异位到子宫的肌层。
1.红色变性 子宫肌瘤红色变性多见于妊娠期或产后,亦可发生于绝经期妇女。肉眼见肌瘤剖面呈暗红色,无光泽,质软如变质的牛肉。多发生于妊娠中期,以浆膜下肌瘤为常见。患者出现严重的腹痛,伴发热,一般在38℃左右,白细胞增高。检查肿瘤局部有明显的压痛。一般经对症治疗,症状逐渐好转,1周左右即可恢复,不需要手术,但有时因缺血与坏死的症状加重,对症治疗无效或不能排除其他可能时,最后需行剖腹探查,作子宫肌瘤切除术。一般妊娠期不主张作肌瘤切除术,因为增加流产的风险同时手术也极易发生出血。若发生在非孕妇女则其临床过程较缓和,通常不那么急剧,症状持续1~2天或持续加重,有指征行剖腹探查时,根据情况决定作肌瘤切除术或子宫切除术。
2.感染 子宫肌瘤感染多发生于子宫黏膜下肌瘤或宫颈黏膜下肌瘤脱出于阴道内,由于阴道内的致病菌感染所致。一旦感染则有大量阴道溢液流出,混有血性或脓性,有臭味。检查见肌瘤表面水肿,覆有白膜或坏死组织,呈灰黑色,甚至有腐烂组织脱落。肿瘤触之软,宫颈软,穹隆软。子宫如无其他肿瘤则为正常大小,可活动,两侧宫旁组织软,无压痛。黏膜下肌瘤感染一般引流通畅,很少发生盆腔炎,以至引起临床出现发热、腹痛等全身症状。浆膜下肌瘤因红色变性或扭转血运不良或肌间肌瘤囊性变等原因造成肿瘤中心部坏死,发生继发感染时,患者表现为急性腹痛、发热,妇科检查肌瘤有压痛。处理上积极控制感染,采取手术治疗。
3.扭转 子宫肌瘤扭转主要发生于浆膜下肌瘤。一般肌瘤多蒂短而较粗,虽可发生扭转,但其发病远不如卵巢囊肿蒂扭转那么常见。偶见巨大的浆膜下子宫肌瘤可并发子宫扭转。肌瘤蒂扭转后患者发生突然下腹痛,拧痛。若扭转后肿瘤嵌顿于盆腔内,可有下腹憋坠感,检查下腹部可触及肿物,有压痛而其压痛最明显是在近子宫侧的蒂根部。阴道检查子宫正常或增大。子宫表面可触及肿物有压痛,有时肌瘤偏于子宫的一侧与卵巢肿瘤蒂扭转难以鉴别。B超检查可协助分辨肿瘤的来源。一般无发热,如日久有继发感染可有发热。一经诊断需手术治疗。
1,月经失调(40-50%):主要表现为经期延长、月经量增多,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月经前后点滴出血。这是因为子宫体积增大,子宫腔内膜面积增加以及子宫肌壁间病灶影响子宫肌纤维收缩引发。严重的患者可以导致贫血。
2,痛经(25%):特点是继发性进行性加重的痛经。常在月经来潮前一周开始出现,当经期结束痛经即缓解。这是因为月经时子宫肌层内的异位子宫内膜在卵巢激素的影响下充血、肿胀以及出血,同时还增加了子宫肌层血管的血量,使坚厚的子宫肌层扩张,引起严重的痛经。
3,大约有35%的患者无明显症状。
4.月经改变。凡30岁以上的经产妇,出现经量增多、经期延长(40%~50%)以及逐年加剧的进行性痛经(25%)。痛经常在月经来潮的前一周就开始,至月经结束。
5.不孕。子宫腺肌病有40%的几率引起不孕。
1.女性在例假期间不要吃刺激性的食物过辣、过冷的食物会引起子宫收缩,宫腔压力增大,子宫内膜可能会被挤压进子宫内壁
2.除非迫不得已女性在例假期间也不要做妇科检查妇检免不了会有一些按压的动作,也会引起宫腔压力增大
3.女性在月经前几天特别是已经出现腹痛、轻微见红时,以及例假刚结束时不要同房,因为女性在性高潮时会出现强烈的子宫痉挛性收缩,增大宫腔内压力
4.女性一定要合理避孕,避免出现意外妊娠人工流产或引产才是最容易造成子宫内壁受伤的因素如果需要终止妊娠,一定要到正规的医院,不要盲目选择一些街头小诊所等因为正规的医生和操作手法,创伤较小,术后护理也更到位
子宫腺肌病又称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属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种特殊型。因此它的检验诊断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同,常见的检查手段有:
1.妇科检查:检查时子宫呈均匀性增大或有局限性结节隆起,质硬而有压痛,经期压痛尤为显著时,应首先考虑为子宫腺肌症。
2.B超检查:可在肌层中见到种植内膜所引起的不规则回声增强。
1.莫贪凉:肠胃功能不佳的女性,经期应忌食生冷寒凉食品,如冷饮、生拌凉菜、螃蟹、田螺、蚌肉、蛭子、梨、柿子、西瓜、香蕉、苦瓜、山竹、绿豆、黄瓜、荸荠、柚、橙子等,以免寒凝血瘀而使痛经加重。
2.少食酸:酸性食品有固涩收敛作用,使血液涩滞,不利于经血的畅行和排出,因此痛经者应尽量避免在经期使用此类食物。酸性食物包括米醋、酸辣菜、泡菜、石榴、青梅、杨梅、草莓、杨桃、樱桃、酸枣、芒果、杏子、李子、柠檬等。
3.忌吃辣:有一部分痛经病人,本来就月经量多,再吃辛辣温热、刺激性强的食品,会加重盆腔充血、炎症,或造成子宫肌肉过度收缩,而使痛经加重。所以像辣椒、胡椒、大蒜、葱、姜、韭菜、鸡汤、榴连及辛辣调味品等,痛经病人应该尽量少吃或不吃。
1.药物治疗
对症治疗:对于那些症状较轻,仅要求缓解痛经症状,尤其是近绝经期的患者,可以选择在痛经时予以非甾体抗炎药对症处理。因为异位的子宫内膜在绝经后会逐渐萎缩,所以此类患者在绝经后病痛就会得到解除而不需手术治疗。
假绝经疗法:GnRHa注射可以使体内的激素水平达到绝经的状态,从而使异位的子宫内膜逐渐萎缩而起到治疗的作用。此方法又称为“药物性卵巢切除”或“药物性垂体切除”。一般在用药3-6周体内的血清雌激素就达到去势水平,可使痛经缓解。并且应用GnRHa后可以使子宫明显缩小,可以作为一部分病灶较大、手术困难的患者术前用药。等到子宫变小后再手术,风险和难度会明显下降。但是GnRHa长期应用会出现更年期症状,甚至导致严重的心脑血管并发症及骨质疏松等,所以在应用GnRHa 3个月后建议反向添加雌激素以缓解并发症。另外GnRHa费用较高,每月需人民币1000-2000元左右,所以目前并不作为长期治疗的方案,一旦停药,月经恢复就可能导致病变的再次进展。所以目前GnRHa常作为术前缩小病灶以及术后减少复发的选择药物。
假孕疗法:部分学者认为口服避孕药物或孕激素可以使异位的子宫内膜蜕膜化和萎缩而起到控制子宫腺肌病发展的作用。部分患者选择上曼月乐在子宫局部持续释放高效孕激素以控制子宫肌壁间的内膜异位病灶。但也有部分学者认为子宫腺肌病异位的子宫内膜大多为基底层的子宫内膜,它们对孕激素不敏感。所以孕激素(口服避孕药及曼月乐)治疗子宫腺肌病的效果尚存在争议。
中医治疗:按照中医的理解,子宫腺肌病与瘀血内阻有关,而血瘀的形成又与寒凝、气滞、痰湿等致病因素有关。所以在治疗方面,既要以活血化瘀为原则,又要针对瘀血形成的原因及虚弱的程度,予以兼顾。
2.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包括根治手术和保守手术。根治手术即为子宫切除术,保守手术包括腺肌病病灶(腺肌瘤)切除术、子宫内膜及肌层切除术、子宫肌层电凝术、子宫动脉阻断术以及骶前神经切除术和骶骨神经切除术等。
子宫切除术:
适用于患者无生育要求,且病变广泛,症状严重,保守治疗无效。而且,为避免残留病灶,以全子宫切除为首选,一般不主张部分子宫切除。
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
适用于有生育要求或年轻的患者。因为子宫腺肌病往往病灶弥漫并且与子宫正常肌肉组织界限不清,因此如何选择切除的方式以减少出血、残留并利于术后妊娠是一个很困惑的问题。不同学者有不同的方案,目前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术式。Takeuchi等报道腹腔镜下子宫病灶做横H形切口,可减少切除病灶时穿透宫腔的风险,将包绕病灶的肌层折叠缝合。王斌报道开腹行子宫肌层U型切除。Masato Nishida选择宫体中央纵形切除,术后未用辅助治疗,术后3个月可妊娠。
3.介入治疗
近年来,随着介入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也可以作为治疗子宫腺肌病的方案之一。其作用机制有:1,异位子宫内膜坏死,分泌前列腺素减少,缓解痛经;2,栓塞后子宫体变软,体积和宫腔内膜面积缩小,减少月经量;3,子宫体积不断缩小和平滑肌收缩,阻断引起内膜异位的微小通道,降低复发率;4,局部雌激素水平和受体数量下降;5,在位内膜侧支循环的建立,可由基底层逐渐移行生长恢复功能。Ravina等报道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腺肌症,月经量减少约50%,痛经缓解率达90%以上。王毅堂等报道128例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腺肌症患者中,有80例(62.5%)术后痛经完全消失,42例(32.8%)明显缓解,6例(5%)部分缓解。有21例在术后9~36个月正常怀孕并分娩健康婴儿。
但是部分学者认为子宫动脉栓塞术会影响子宫及卵巢的血运,从而对妊娠有不利影响。可能会导致不孕、流产、早产并增加剖宫产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