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德尔综合征的发病原因为肾小管上皮细胞阿米洛利敏感性钠通道(ENaC)的β、γ亚单位基因突变,阻止了调节蛋白结合到β、γ亚单位羧基端的富含脯氨酸的区域,使大量活性ENaC翻转暴露到管腔膜顶端,导致腔膜上该通道的数量增多,活性增加,钠重吸收增多,钾排泌增加。
ENaC位于肾远曲小管、集合小管、皮质和髓质集合管腔膜顶侧紧密连接的上皮细胞膜,可将管腔液中的钠离子(Na+)顺电化学梯度吸收到上皮细胞中,再由基底侧的Na+-K+-ATP酶泵到细胞间隙,重吸收入血中。ENaC是钠重吸收的限速步骤,是维持细胞外液钠稳态和血压稳定的重要因素,该通道对钠、锂有特异性,可以被氨苯蝶啶或阿米洛利特异性阻断。通过胞浆尾C-末端的泛素化和内吞作用可调节ENaC的活性,醛固酮、血管加压素、胰岛素及包括细胞骨架和蛋白激酶A、C在内的调节通路可调节其活性。
利德尔综合征与其他任何原因的高血压一样,可引起各种并发症,利德尔综合征家庭成员夭亡于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尤其是在伴有冠状动脉疾病时)和心力衰竭的危险性增高;也可出现肾进行性硬化、肾功能衰竭,但这是因为高血压所致还是该病本身的特征还不清楚。长期低血钾性碱中毒可致Kaliopenic肾病,伴有近曲小管云雾样肿胀和远侧肾小管功能改变,使肾脏酸化尿液、排除酸负荷及浓缩尿液的能力降低。
利德尔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3各方面。
1、高血压
是最早出现的症状,也是最常见的症状,多发于青少年且较严重,患者多以此症状来就诊。
2、电解质紊乱
低血钾是常见的症状,但约50%的患者血压高而血钾正常,血钾一般为2.4~2.8mmol/L;有时仅轻度低钾,为3.0~3.6mmol/L;血钾极低(1.8~2.2mmol/L)者很少见。其他表现为代谢性碱中毒血浆HCO3-水平升高,动脉血pH值升高,血钠增加,血浆肾素,醛固酮水平低,尿钠减少,尿钾增加,尿醛固酮水平低。
3、低钾表现
如肌无力、周期性瘫痪、手足抽搐,甚至出现横纹肌溶解(伴有血浆肌酸磷酸激酶升高)、感觉异常、多尿、烦渴。
利德尔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目前尚无有效的预防方法在对高血压的诊断和治疗中,要警惕该病的存在,当发现有可疑征象时要进一步检查,以期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结合高血压遗传性的问题和家族病史注意综合预防
利德尔综合征根据临床表及实验室检查,结合家族病史,并在排除其他失钾性肾病的基础上可以考虑诊断。本病的临床症状与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相似,主要是高血压、低血钾与碱中毒。
实验室检查:化验检查呈严重肾性失钾,血钾可降低到2.4~3.5mmol/L,尿钠明显增多,可达80mmol/24h,唾液及汗液中Na+/K+比值正常或增高,粪钾正常。激素检查可见血醛固酮降低,尿17羟和17酮类固醇以及ACTH试验均无异常,服用su9055(即3-1,2,3,4-tetrahydro-1-OXO-2-haphthyl)-pyridine,可使血醛固酮进一步降低,但不影响血尿电解质水平;服用螺内酯也无影响;服用氨苯蝶啶可以引起明显的排钠和潴钾反应,血钾恢复正常。
其他辅助检查:常规进行X线及B超检查,可发现并协助排除其他类似疾病。
利德尔综合征患者对血液中盐含量较敏感,因此严格限制饮食中盐的摄入量,是利德尔综合征患者饮食注意的关键,每天饮食中最多给予2g食盐。同时患者平时需注意饮食合理搭配,注意营养均衡。
利德尔综合征对限盐和钠通道阻滞剂(保钾利尿药)敏感,保钾利尿药氨苯蝶啶、阿米洛利疗效好,可直接抑制远曲小管和集合管腔膜ENaC,抑制Na+重吸收,使尿钠增加,尿钾减少。严格的限盐或中度限盐加保钾利尿剂可使血压恢复正常,且恢复血浆肾素和醛固酮的水平。利尿药用量:氨苯蝶啶100~300mg/d或阿米洛利5~20mg/d。
利德尔综合征的主要症状是由于高血压和慢性低钾引起的,积极正确的治疗,就可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其状况可如常人。如果不治疗,该病无自愈的可能,可因疾病本身或并发症而早亡。因为利德尔综合征是家族性疾病,故患者的所有血缘亲戚都应该检查血压和血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