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4月16日,世界卫生组织根据包括中国内地和香港地区,加拿大、美国在内的11个国家和地区的13个实验室通力合作研究的结果,宣布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的病因是一种新型的冠状病毒,称为SARS冠状病毒。冠状病毒(coronavirus)是一类单股正链RNA病毒。SARS冠状病毒是一种单股正链RNA病毒,从已经完成的几株病毒全基因组测序来看,其基因组全长由29206~29727个核苷酸,差异很小,氨基酸同源性则更高。
目前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起病早期可出现病毒血症,从体外病毒培养分离过程中可观察到对细胞的致病性,推测在人体的SARS病毒可能对肺组织细胞有直接的损害作用。但是,SARS患者发病期间淋巴细胞减少,CD4和CD8T淋巴细胞均明显下降,表明细胞免疫可能受损,且临床上应用皮质类固醇可以改善肺部炎症反应,减轻临床症状,故目前倾向于认为SARS病毒感染诱导的免疫损伤是本病发病的主要原因。本病肺部的病理改变明显,双肺明显膨胀,镜下以弥漫性肺泡损伤病变为主,有肺水肿及透明膜形成。病程3周后有肺泡内机化及肺间质纤维化,造成肺泡纤维闭塞。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病后不久,数天或数周后病情未得缓解时,可由于氧供不足引起出现其他器官的并发症,如肾功能衰竭、肝功能损害,如未获及时治疗,可因严重缺氧而死亡。由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防御肺部感染的能力低下,在其患病过程中常常出现细菌性肺炎,此外还可引起休克、心率紊乱或心功能不全、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败血症、消化道出血等。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为潜伏期1~16天,常见为3~5天,起病急,以发热为首发症状,可有畏寒,体温常超过38℃,呈不规则热或弛张热、稽留热等,热程多为1~2周,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全身乏力和腹泻,常无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其他症状。起病3~7天后出现干咳、少痰、偶有血丝痰,肺部体征不明显,部分患者可闻少许湿啰音;病情于10~14天达到高峰,发热、乏力等感染中毒症状加重,并出现频繁咳嗽、气促和呼吸困难,略有活动则气喘、心悸,被迫卧床休息,这个时期易发生呼吸道的继发感染;病程进入2~3周后,发热渐退,其他症状与体征减轻乃至消失,肺部炎症改变的吸收和恢复则较为缓慢,体温正常后仍需2周左右才能完全吸收恢复正常。轻型患者临床症状轻,病程短,重症患者病情重,进展快,易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儿童患者的病情似较成人轻,有少数患者不以发热为首发症状,尤其是有近期手术史或有基础疾病的患者。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主要预防措施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具体如下:
一、控制传染源
1、疫情报告:我国已将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2004年12月1日施行的法定传染病乙类首位,并规定按甲类传染病进行报告、隔离治疗和管理发现或怀疑本病时,应尽快向卫生防疫机构报告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
2、隔离治疗患者:对临床诊断病例和疑似诊断病例应在指定的医院按呼吸道传染病分别进行隔离观察和治疗同时符合下列要求时才能考虑出院:
(1)体温正常7天以上
(2)呼吸系统症状明显改善
(3)X线胸片显示有明显吸收
3、隔离观察密切接触者:对医学观察病例和密切接触者,如条件许可应在指定地点接受隔离观察,为期14天在家中接受隔离观察时应注意通风,避免与家人密切接触,并由卫生防疫部门进行医学观察,每天测量体温如发现符合疑似或临床诊断标准时,立即以专门的交通工具转往指定医院
二、切断传播途径
1、社区综合性预防:开展本病的科普宣传;减少大型群众性集会或活动,保持公共场所通风换气、空气流通;排除住宅建筑污水排放系统淤阻隐患;对患者的物品、住所及逗留过的公共场所进行充分的消毒处理
2、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避免在人前打喷嚏、咳嗽、清洁鼻子,且事后应洗手;确保住所或活动场所通风;勤洗手;避免去人多或相对密闭的地方,有咳嗽、咽痛等呼吸道症状或须外出到医院以及其他人多的场所时,应注意戴口罩;避免与人近距离接触
3、医院应设立发热门诊,建立本病的专门通道收治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病区应设有无交叉的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病房、办公室等均应通风良好疑似患者与临床诊断患者应分开病房收治住院患者应戴口罩,不得任意离开病房患者不设陪护,不得探视病区中病房办公室等各种建筑空间、地面及物体表面、患者用过的物品、诊疗用品以及患者的排泄物、分泌物均须严格按照要求分别进行充分有效的清毒医护人员及其他工作人员进入病区时,要切实做好个人防护工作须戴十二层棉纱口罩或N95口罩,戴帽子和眼防护罩以及手套、鞋套等,穿好隔离衣,以期无体表暴露于空气中接触过患者或其他被污染物品后,应洗手
三、保护易感人群
保持乐观稳定的心态,均衡饮食,多喝汤饮水,注意保暖,避免疲劳,足够的睡眠以及在空旷场所作适量运动等,这些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提高人体对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抵抗能力尚无效果肯定的预防药物可供选择恢复期患者的血清对本病的被动预防作用未见有报道我国已研制出对SARS冠状病毒的马抗毒血清和经鼻接种的灭活疫苗,其预防效果有待验证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临床检查手段主要有以下方面:
1、血常规:病程初期到中期白细胞计数通常正常或下降,淋巴细胞则常见减少,部分病例血小板亦减少,T细胞亚群中CD3,CD4及CD8T细胞均显著减少,疾病后期多能恢复正常。
2、血液生化检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乳酸脱氢酶(LDH)及其同工酶等均可不同程度升高,血气分析可发现血氧饱和度降低。
3、血清学检测:国内已建立间接荧光抗体法(IF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来检测血清中SARS病毒特异性抗体,初步应用结果表明,两法对IgG型抗体检测的敏感约为91%,特异性约为97%,IgG型抗体在起病后第1周检出率低或检不出,第2周末检出率80%以上,第3周末95%以上,且效价持续升高,在病后第3个月仍保持很高的滴度。
4、分子生物学检测:以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查患者血液,呼吸道分泌物,大便等标本中SARS冠状病毒的RNA。
5、细胞培养分离病毒:将患者标本接种到细胞中进行培养,分离到病毒后,还应以RT-PCR法来鉴定是否SARS病毒。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患者宜吃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菜、温补散寒、清热化痰的食物, 忌吃性味寒凉、辛辣刺激、油腻味厚的食物。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患者也可以通过以下食疗方法很好的改善症状:
1、豆腐500克,麦芽糖100克,生萝卜汁1杯,混合煮开,为1日量,分早晚2次。此食疗方对肺热型的哮喘病十分有效。
2、杏仁克,麻黄6克,豆腐100克,混合加水煮1小时,去渣,吃豆腐喝汤。每天或隔天1服。此食疗方对哮喘病人也很有效。
3、鲜嫩丝瓜5个切碎,水煎去渣后给予口服;或用丝瓜藤汁,每次口服30毫升,1日服3次,方法为取丝瓜藤离地面3~4尺处剪断,断端插入瓶中,鲜汁滴入瓶内,一天可集液汁500毫升。
4、将干胎盘1只和干地龙100条共研细末,装入空心胶囊中备用,每次口服5~8粒,每天3次,空腹温开水送下,10天1疗程。
5、过敏性体质者宜少食异性蛋白类食物,一旦发现某种食物确实可诱发患者支气管哮喘发病,应避免进食,宜多食植物性大豆蛋白,如豆类及豆制品等。
6、饮食要保证各种营养素的充足和平衡,特别应增加抗氧化营养素如β-胡萝卜素、维生素C、E及微量元素硒等。抗氧化营养素可以清除氧自由基,减少氧自由基对组织的损伤,减少支气管微量元素硒的方法预防哮喘,可见到患儿发作次数减少,通气量增加。β-胡萝卜素、维生素C、E在新鲜蔬菜及水果中含量丰富,微量元素硒在海带、海蜇、大蒜中含量较丰富。
7、防止呼吸道感染,调节免疫功能亦很重要,应注意季节性保暖,婴儿应以母乳为主,母乳中含分泌型免疫蛋白抗体,能增加呼吸道的抵抗力。5经常吃食用菌类能调节免疫功能,如香菇、蘑菇含香菇多糖、蘑菇多糖,可以增强人体抵抗力,减少支气管哮喘的发作。
卫生部“非典”防治领导小组审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中医药专家修订,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中医治疗及预防方法具体如下:
处方一
主要功能:益气化湿,清热解毒。药物组成:生黄芪10克、败酱草15克、薏苡仁15克、桔梗6克、生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日服一剂。
处方二
主要功能:清热解毒,利湿化浊。药物组成:鱼腥草15克、野菊花6克、茵陈15克、佩兰10克、草果3克。
用法:水煎服,日服一剂。
处方三
主要功能:清热解毒,散风透邪。药物组成:蒲公英15克、金莲花6克、大青叶10克、葛根10克、苏叶6克。
用法:水煎服,日服一剂。
处方四
主要功能:清热解表,疏风透邪。药物组成:芦根15克、银花10克、连翘10克、薄荷6克、生甘草5克。
用法:水煎服,日服一剂。
处方五
主要功能:健脾益气,化湿解毒。药物组成:生黄芪10克、白术克、防风10克、苍术6克、藿香10克、沙参10克、银花10克、贯众6克。
用法:水煎服,日服一剂。
处方六
主要功能:益气宣邪,解毒化湿。药物组成:太子参15克、贯众6克、银花10克、连翘10克、大青叶10克、苏叶克、葛根10克、藿香10克、苍术6克、佩兰10克。
用法:水煎服,日服一剂。
煎、服方法
加水量超过药物表面约2~3厘米,中火加热至沸腾后,小火加热15~20分钟,倾出药液。每剂煎煮两次,将两次煎煮药液混合后,分两次饭后温服,服用量每次不超过200毫升。处方中的薄荷、藿香、苏叶应在药液沸腾后加入共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