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称为“老烂腿”的病,主要是小腿中下段的慢性皮肤溃疡。起病初,可能只是炎症渗出,继而发生溃疡,老不见好,越烂越大,越烂越深,最终将皮肤全层烂坏。溃疡周围皮肤受影响,发生萎缩,颜色发黑,引起湿疹,不时脱屑,感到瘙痒。小腿中下段前方,皮下就是骨头,一旦发生溃疡,骨头就露出来,表面随之发生感染,形成慢性骨髓炎。有的病人几年、十几年久拖不愈,受尽折磨。
人类是直立行走,下肢静脉血流向上回流必须克服很大的地心吸力。其中的奥秘主要是动、静脉之间的压力差。前者压力高,后者压力低,血流方向自然由高向低而行。此外,还有下肢活动时肌肉收缩时的挤压作用,以及位于静脉里面的静膜瓣。有的人天生静脉壁薄弱,或静瓣膜数量过少,结构不良,功能差;要是平时老站着不动,下肢肌肉活动减少,肌肉挤压作用不足,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受阻,引起静脉内压力升高。时间长了,下肢的表浅静脉扩张增粗,再发展下去便纡曲成团,象一团蚯蚓盘在皮下。病人常常感到下肢酸胀、疲乏,有的足背或踝关节发生水肿。如不加治疗,小腿下段及踝部皮肤即发生萎缩、变薄、光亮,汗毛稀疏,颜色加深发黑,出现湿疹,以至发生溃疡。
在所有的下肢慢性溃疡中,静脉性疾病导致的溃疡所占比例为90%以上,其余不足10%者为动脉性疾病、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淋巴阻塞以及神经性疾病、新陈代谢失调、血液系统紊乱和脂膜炎等。
主要症状是下肢疼痛及溃疡,从轻到重可表现为间歇性跛行,下肢休息痛和足部坏疽。
资料显示,病变早期时表现为抬高下肢时足部皮肤苍白,足背发凉,足背动脉搏动减弱以至消失,间歇性跛行,进而干脆不能行走,行走时疼痛难忍,以后又出现休息时也疼痛,严重时患者可因疼痛难忍而彻夜难眠。
病情再进一步发展,下肢特别是脚上可出现坏疽,创口经久不愈,坏疽可分为湿性、干性和混和性三种,坏疽严重者不得不接受截肢而致残。糖尿病病史5年以上出现以上症状尽快到周围血管科就诊,避免截肢。
1、预防老烂腿首先必须早期就医,明确诊断和治疗,维护改善静脉回流通畅,清除组织淤血如有静脉溃疡史深静脉血栓性静脉炎和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更应积极治疗防止病情发展和加重
2、避免久站可预防老烂腿久坐等一个姿势人体长期静止站立或坐位时血液因重力作用使下肢静脉瓣膜所承受的压力较大小腿肌肉处于相对松弛的状态静脉管腔内血液排空不良瓣膜持续承受较大的压力当压力大于瓣膜所抵抗的压力时静脉内的血液异常返流并逐渐加重最终使局部静脉淤血加重因此应避免久站久坐,应适当休息活动
3、防止腹腔内压力长期升高腹腔内压力升高会影响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引起下肢静脉压力升高增加了静脉瓣膜的破坏或加重静脉瓣膜的负担因此积极治疗导致腹腔内压增高的疾病可预防老烂腿
4、抬高患肢,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适当休息并抬高患肢以便促进患肢血液回流,可以减轻患肢肿胀及预防小腿溃疡病人抬高患肢每天3-5次每次半个小时为适鼓励散步改善血液循环可预防老烂腿
5、预防外伤因静脉迂曲,静脉壁很薄,易损伤破裂出血,所以要注意保护患肢,避免外伤冻伤或虫兽咬伤,可预防老烂腿
6、老烂腿合并湿疹若合并湿疹时应及时治疗避免抓破感染引起溃疡或加重
7、老烂腿治疗时饮食应清淡少食鱼虾蟹
1、“四诊”
是我国传统医学检查疾病的基本方法,是中医临床辨证施治的重要依据。
2、物理检查方法
以发病情况为主要诊断依据。包括肢体疼痛、肢体皮肤颜色和温度、肿胀程度、游走性血栓性浅静脉炎、肢体营养障碍、动脉搏动情况、溃疡和坏疽等。
1、忌辛辣之物如辣椒、辣酱、辣油、川椒、咖喱、韭菜、蒜苗、芥末等辛辣之物,有促进血液循环,助长体内湿热的作用,食用后会使火上浇油,使炎症扩散。
2、忌海腥海鲜之发物溃疡初起,不宜食用。
3、忌油炸、烧烤、高脂肪食物,可加重病情。
4、忌助火之品如羊肉、鹿肉、大蒜等,使溃疡不易愈合。
5、忌酒类可使溃疡面扩大,细菌感染扩散。
1、压迫疗法
使用弹性袜,利用外在的压力来减少运动时产生的水肿。如果病患已因静脉高压而产生腿部溃疡,则应尊重医师的指导服用抗生素和利尿剂并辅以特殊卫材进行救治。
2、硬化剂疗法
将高张性溶液(如高浓度盐水或硬化剂)注射到曲张的静脉,破坏血管内膜,使其封愈后消失。但仅能治疗小的曲张血管、且诊治中可能会有剧痛,色素沉淀,甚至发炎,红肿,溃烂等后遗症,且有容易复发及复发后难以处理的问题,所以仅适用於少数老烂腿患者。
3、大隐静脉激光腔内闭合术
EVLT是目前国际先进的血管微创外科治疗技术。通过穿刺进入血管内,应用半导体激光传导的特性,光导纤维传导激光,从而达到精确损毁血管内膜,使静脉纤维化及血管闭合的诊疗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