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网友投稿

疾病大全

当前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消化内科 > 多房棘球蚴病

多房棘球蚴病简介

相关问答

  多房棘球蚴病是多房棘球绦虫的幼虫泡型棘球蚴(泡球蚴)寄生人体所致的疾病,又称泡球蚴病(Ae)、多房性包虫病。从生物学、流行病学、病理学和临床表现等方面,泡型与囊型包虫病均有显著不同。

 

【详情】

01多房棘球蚴病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一、发病原因

  1、形态多房棘球绦虫较细粒棘球绦虫略小。成虫长1.3~3.0mm,宽0.28~0.51mm。节片有四五个。头节有吸盘四个。顶突上有两圈小钩,共13~34个,大小不一。卵巢分2叶,位于节片后半中部。子宫弯曲,末端膨大为袋状,或球形,不分侧支,与细粒棘球绦虫妊娠节片内子宫有12~15分支不同,孕节子宫无侧囊,内含虫卵,平均为300个。成熟节片中睾丸数26~36个,较细粒棘球绦虫的睾丸数(45~65个)少。生殖孔均在中横线前的侧缘,多为不规则交错开口,也可见一侧性开口。

  (1)泡球蚴:呈球形,为聚集成群的小囊泡,大小形状不一。囊壁分为内层的生发膜与外层的匀质层,生发膜富含细胞,增生活跃,产生胚芽与原头节。匀质层内无细胞,不含角蛋白,故与细粒棘球蚴角皮层不同。囊腔内含黏稠胶质样液体,并有许多原头节。但人是其非适宜宿主,故泡球蚴囊腔内通常不含原头节。

  (2)虫卵:圆形或略呈椭圆形,黄色,胚膜呈放射状条纹,内含六钩蚴,与其他绦虫卵不易鉴别。

  2、生活史本虫在自然界以狐、野狗、狼等为终宿主,被其捕食的啮齿动物如田鼠等为中间宿主。多房棘球绦虫寄生在终宿主小肠内,孕节与虫卵随粪便排出,啮齿动物因觅食终宿主粪便而感染。地甲虫可起转运虫卵的作用,鼠类亦可因捕食地甲虫而受感染。人因误食含虫卵的蔬菜或生水而感染。虫卵在小肠内孵六钩蚴,后者通过血运侵入肝脏,发育为泡球蚴。在本病流行区,受感染的鼠类被狐或野狗等捕食,泡球蚴囊腔中原头节在小肠内发育为成虫。

  二、发病机制

  本病原发病位于肝脏,可通过血运等途径播散至肺、脑等器官产生继发性或转移性病变。肝脏的病理变化可分为巨块型、结节型与混合型,以前者为主。巨块型病变呈浅黄色或灰白色,表面不平。可见许多密集的小囊泡,质硬,无包膜,与周围肝组织界限不清。切面常可见中央坏死,呈虫蛀状,内有空腔。虫体内有钙化灶,故刀切时有砂粒样感。泡球蚴由无数小囊泡组成,囊泡间有大量纤维组织间隔,酷似蜂窝状。囊腔内含黏稠胶状物质。虫体中央常因缺血坏死,崩解液化,形成空腔。腔壁高低不平,犹如钟乳岩或熔岩状,腔径大小不一,单凭肉眼观察,不易与肝癌鉴别。

  显微镜下,在泡球蚴组织中可见无数密集小囊泡,大小形状不一。在人体病理标本中可见囊泡由生发膜与匀质层组成,但囊腔中原头节罕见。虫体周围有肉芽肿反应:纤维组织增生,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与浆细胞浸润,并常有异物巨细胞等,形成泡球蚴结节。

  1、增殖方式泡球蚴以外殖性芽生繁殖为主,母囊的生发膜通过匀质层向外突出,芽生增生,产生新囊泡,即子囊泡与孙囊泡等无限制地增生,破坏肝实质。囊泡也可向囊腔内增生,呈棘状突出,延伸至囊泡对壁,形成隔膜性增生。

  2、转移途径泡球蚴类似恶性肿瘤,可从肝脏转移或扩张至其他器官:(1)浸润性扩张:泡球蚴在肝内缓慢地无限制生长,可波及肝门,向上侵犯膈肌,破入胸腔,或向后侵犯下腔静脉。(2)血运播散:泡球蚴增生芽部分脱落后,经门静脉分支在肝实质内扩散,形成多发性结节,若侵入肝静脉分支,则随体循环血流播散至远处器官,其中以肺与脑居多。肺转移率约为20%,为双侧性,以右下肺为多。脑转移约占5%。(3)淋巴转移:至肝门与腹膜后淋巴结。

 

02多房棘球蚴病容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可并发门脉高压症,少数患者并发胸腔小量积液。门静脉高压症的形成是肝小叶内纤维组织增生和肝细胞再生,由于增生纤维索和再生肝细胞结节(假小叶)的挤压,使肝小叶内肝窦变窄或闭塞,以致门脉血不易流入肝小叶的中央静脉或小叶下静脉,血流淤滞,门脉压就增高。门脉高压症可引起侧支循环开放、脾肿大和脾功能亢进以及腹水等三大临床表现,其他尚有蜘蛛痣、肝掌和肝功能减退的表现。

03多房棘球蚴病有哪些典型症状

  潜伏期很长,从感染至发病一般在20年或以上,多房棘球蚴病病程长,具隐袭进行性特点,早期无临床症状,仅在肝脏B型超声波普查时发现。

  1、肝多房棘球蚴病:患者就诊时主要症状为上腹隐痛或(与)肿块,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

  (1)单纯肝肿大型:临床症状视病变部位与大小而异,肝右叶顶部为好发部位,肝脏背后内侧向上肿大,抬高膈肌,有时肝脏肋下未能扪及,腹痛可放射至右肩背部,病变位于肝左叶者,病种早期即出现上腹肿块,易于发现,患者一般情况视病程长短,肝内病变范围大小而异,轻者一般情况尚好,重者肝脏整叶或两叶均有广泛病变,患者有乏力,消瘦等全身症状。

  (2)梗阻性黄疸型:泡球蚴病变累及肝门,压迫胆总管引起梗阻性黄疸,黄疸为进行性,常伴有皮肤瘙痒,食欲减退等消化道症状。

  (3)巨肝结节型,或称为类肝癌型,主要表现为上腹部肿块,局部隆起,肝左右叶均极度肿大,分别在助缘下与剑突下10cm左右,质硬,表面可扪及多个大小不等结节,肝脏B超与CT扫描检查可见肝整叶大部被破坏,而另一叶呈显著代偿性增大,后者质度较软。

  2、肺多房棘球蚴病:肺部病变可由肝右叶病变侵蚀横膈后至肝,或因血运转移引起,临床症状以小量咯血为主,胸部X线检查可见双肺有大小不等结节性病灶,0.5~1.5cm大小,以中下部为多,少数患者并发胸腔小量积液。

  3、脑多房棘球蚴病:主要临床症状为局限性癫痫或偏瘫,但视病变部位而异,颅脑CT扫描可见颞叶或(和)枕叶蜂窝状低密度病灶,脑型患者均伴有明显肝与肺多房棘球蚴病。

04多房棘球蚴病应该如何预防

  主要是饮食卫生和加强的管理,教育流行区居民避免与狗和狐密切接触,剥制狐皮时做好个人防护对自然界野生动物的控制尚无法实现

  1、按传染病隔离,吃半流食或清淡食物

  2、避免与狗密切接触,或家犬定期驱虫,治疗病犬

  3、勤洗手,不饮生水,不食生菜

  4、强化和普及健康教育

  5、对家犬实行登记管理、严格控制无主犬

  6、严格管理市场和家庭屠宰,防止家犬接触包虫感染的脏器

05多房棘球蚴病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血象中嗜酸性粒细胞轻度增多,肝功能试验大多正常,仅少数晚期患者由于肝广泛病变,血清丙氨酸转氨酶与碱性磷酶增高,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升高,白/球蛋白比率≤1。包虫皮内试验大多阳性,少数皮试阴性者,血清包虫ELISA大多阳性。

  1、肝脏B超检查:均可显示肝内不匀质肿块,内部结构紊乱,边缘不规则,肿块中心呈坏死液化暗区,并有斑点状强回声钙化灶。

  2、肝脏CT扫描:可见轮廓不规则不匀质低密度区,无明显界限,其中心常见坏死腔与丛点状钙化灶,大的坏死腔的腔壁高低不平,与包虫囊不同,称为假囊型包虫病。

06多房棘球蚴病病人的饮食宜忌

  一、食疗方:

  1、丝瓜仁将适量黑生丝瓜子去皮取仁,空腹温水送服。每次50粒,每日1次。可安蛔驱蛔。主治蛔虫病,脐周腹痛,时作时止,不思饮食,面黄肌瘦,鼻孔作痒,面有虫斑。

  2、菜椒散胡萝卜籽5克,川椒末5克。将胡萝卜籽微炒香,研末,与川椒末拌匀,空腹服下,每日2次。可健脾驱蛔。主治蛔虫病,脐周腹痛,胃脘嘈杂,恶心呕吐,面黄肌瘦。

  3、桃叶汁饮鲜桃叶60片。把新鲜桃树叶洗净打烂,开水冲泡,连渣服下。可安蛔驱蛔。主治蛔虫病,小儿脐周腹痛,鼻孔作痒,饮食欠佳,睡中蚧齿流涎,面黄肌瘦。

  4、胡椒绿豆散胡椒、绿豆各4大粒,同研成细末,酒调服。可安蛔止痛。主治蛔虫病,突然发生胃脘及右胁部疼痛,痛引背心及右肩,并常伴蛔虫吐出,平时脐周腹痛时作,面黄肌瘦,鼻孔时痒。

  5、香榧子香榧150克。将香榧炒熟,清晨空腹细嚼咽下。可安蛔驱蛔。主治蛔虫病,脐周疼痛,时作时止,胃脘嘈杂,面黄肌瘦。

  6、梅椒煎花椒10克,乌梅15克。水煎,每日1剂两煎,分次服。可安驱蛔虫。主治蛔虫病,脐周疼痛,鼻孔作痒,睡中蚧齿流涎,面黄肌瘦,或突然胃脘及右胁部疼痛较剧,恶心呕吐,辗转不安。

  7、芝麻葱梅煎芝麻秸250克,葱白50克,乌梅30克。三味水煎空腹服,每日1剂两煎,连用3天。可安蛔驱蛔。主治蛔虫病,脐周时常作痛,鼻孔作痒,睡中蚧齿,饮食不佳,面黄肌瘦,恶心呕吐。

  二、患者宜少吃什么?

  1、少吃易“产气”的食物如萝卜、红薯、豆类等,少吃油脂类食物。

  患者适宜多吃什么?

  1、多喝水,多吃含植物纤维素的食物,含纤维素高的食物有谷类、坚果、新鲜蔬菜及水果,如芹菜、韭菜、菠菜、香蕉、桃子、草莓等。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情请咨询医生。

07西医治疗多房棘球蚴病的常规方法

  一、多房棘球蚴病中医治疗方法

  1、包虫受累于肝

  症状体现:右上腹缓起无痛性肿块,按之坚韧、光滑,有囊样感,伴脘腹痞胀,右胁下闷痛,舌边可有瘀点,苔白,脉弦涩。

  功能主治:杀虫疏肝、软坚散结。

  方剂:柴胡疏肝散。加雷丸、槟榔、土鳖虫、炒山甲等。

  2、包虫受累于肺

  症状体现:干咳阵作,久而不止,胸满胸闷,或时时咯血,短气息促,咽干口燥,胸部x线检查发现肺部圆形或多环形、边缘清晰而光滑的肿块,舌红少苔,脉细数。

  功能主治:杀虫肃肺、润燥止咳。

  方剂:蒌贝养营汤加雷丸、槟榔、露蜂房等。

  3、包虫受累于肺

  症状体现:头痛较剧,固定不移,颅骨隆凸,呕吐不止,或痫病发作,突然昏仆,四肢抽搐,口吐白沫,或为截瘫等,舌淡苔白滑,脉弦滑。

  功能主治:杀虫降逆、熄风化痰。

  方剂:半夏白术天麻汤加怀牛膝、代赭石、雷丸、槟榔等。

  4、杀虫止痒法

  蛲虫散:使君子、大黄,二者8∶1剂量,研为细面,每次1~1.5g,每日3次,每次饭前服,5~6天一个疗程,可连用1~2疗程。若下焦湿热,可用苍术、黄柏、苦参、百部、地肤子等药内服。

  二、多房棘球蚴病西医治疗方法

  治疗主要靠手术,故应争取早期诊断,应争取在压迫症状或并发症发生前施行。许多病人直到出现明显症状如肝硬化、黄疸和门脉高压才就诊时往往已错过手术根治时机。

  1、术时应先用细针将囊液抽去,慎防囊液外溢,然后将内囊摘除。内囊与外囊仅有轻度粘连,极易剥离,常可完整取出。在手术摘除包虫内囊之前,向囊内注入2%甲醛(福马林)、0.01%过氧化氢、1%碘剂、0.05%次氯酸或25%甘油等可起到杀死原头蚴的作用,后4者的疗效较甲醛为佳,过氧化氢及甘油的毒性也较低微。

  2、用甲苯达唑(甲苯咪唑)每日40―200mg/kg,共16―48周治疗包虫病,患者均能耐受;但有人在应用药物3个月后,取囊液作动物接种,仍获阳性结果,故认为本品口服后血浓度低,疗效尚难定论,目前只作为手术疗法的辅助治疗。

  3、阿苯达唑(丙硫咪唑)在组织中与包虫囊内的浓度高,每日10―40g/kg,分2次口服,30d为一疗程,其疗效尚满意。

相关文章

微信扫一扫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