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网友投稿

疾病大全

当前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遗传咨询科 > 遗传性多发脑梗死性痴呆

遗传性多发脑梗死性痴呆简介

相关问答

  遗传性多发脑梗死性痴呆也称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伴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本病平均发病年龄45岁,无性别差异。有明确的脑血管疾病及痴呆家族史、反复发作短暂性脑缺血或卒中史。

【详情】

01遗传性多发脑梗死性痴呆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Tournier-Lasserve等(1993)对两个不相关家系的基因连锁分析发现,遗传性多发脑梗死性痴呆的遗传基因定位于染色体19q12位点。用微卫星标志物将基因位点局限到2cm区域(Ducrosetal,1996),确认本病的病因是Notch3基因突变(Jouteletal,1996)。

02遗传性多发脑梗死性痴呆容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遗传性多发脑梗死性痴呆可伴明显抑郁、躁狂和自杀倾向,注意继发的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及褥疮等。患者感到闷闷不乐,无愉快感,凡事缺乏兴趣,感到“心里有压抑感”、“高兴不起来”;程度重的可悲观绝望,有度日如年、生不如死之感,更年期和老年抑郁症患者可伴有烦躁不安、心神不宁、浑身燥热、潮红多汗等,而儿童和少年可以表现为易激惹(如不耐烦、为一点小事发怒)。

03遗传性多发脑梗死性痴呆有哪些典型症状

  遗传性多发脑梗死性痴呆平均发病年龄45岁,无性别差异,首发症状不同。85%的患者发生脑卒中,30%~90%的患者出现痴呆,可能被观察的患者年龄不同导致差异,病程长达10~30年;30%的病人出现有先兆的偏头痛,偏头痛发作可为最早的症状,多发生在30岁,可能由于反复缺血或潜在的血管病引起,导致白质病变;20%的病人出现严重情感障碍,几个家系报道病程中出现明显抑郁、躁狂和自杀倾向,推测与尾状核及豆状核缺血性损伤有关,反复发生皮质下症状是本病的主要表现,如脑卒中反复发作伴认知功能障碍、假性延髓麻痹、步态不稳、锥体束征和括约肌功能障碍等,呈阶梯性进展。

  脑脊液检查通常正常,Chabriat等(1995)报道2例病人出现CSF寡克隆带和1例CSF细胞数增多,报道的家系中2例存在免疫球蛋白病。MRI是本病的重要诊断工具,侧脑室周围及半卵圆中心可见均匀分布的点状和结节状T2WI高信号,基底核和脑桥也可见,多数病人脑血管造影无异常。皮肤活检是脑外部检查的新手段,皮肤活检发现嗜锇颗粒样物(GOM)沉积有重要诊断价值。

04遗传性多发脑梗死性痴呆应该如何预防

  有明确遗传背景者应进行基因诊断和治疗神经系统遗传病治疗困难,疗效不满意,预防显得更为重要预防措施包括避免近亲结婚、推行遗传咨询、携带者基因检测及产前诊断和选择性人工流产等,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预防本病具有重要意义

05遗传性多发脑梗死性痴呆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遗传性多发脑梗死性痴呆的临床检查手段主要有脑脊液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皮肤活检,具体如下:

  1、脑脊液检查

  通常正常,可能出现CSF寡克隆带细胞数增多。测定脑脊液、血清中APOE多态性及Tau蛋白定量、β淀粉样蛋白片段,有诊断与鉴别意义。

  2、影像学检查

  MRI是重要诊断工具,可显示脑白质萎缩和多发性脑梗死;脑血管造影多数病人无异常。

  3、皮肤活检

  皮肤活检可发现嗜锇颗粒样物(GOM)沉积,有重要诊断价值。

06遗传性多发脑梗死性痴呆病人的饮食宜忌

  遗传性多发脑梗死性痴呆患者宜吃具有扩张血管、蛋白质含量高、有营养神经作用的食物,忌吃油腻性、过于咸和过于干燥的食物,也可通过以下食疗方法很好的改善症状:

  1、扁豆米粥

  组成:扁豆20克,粳米50克。

  用法:扁豆洗净,置锅中,加清水500毫升,加粳米,急火煮开5分钟,改文火煮煎30分钟,成粥,趁热食用。

  功效:补益心脾。

  主治:属心脾两虚型,思虑过度,面唇色淡,气弱少言,头晕心悸,纳差者。

  2、龙眼肉米粥

  组成:龙眼肉30克,粳米50克。

  用法:龙眼肉洗净,置锅中,加清水500毫升,加粳米50g。

07西医治疗遗传性多发脑梗死性痴呆的常规方法

  目前遗传性多发脑梗死性痴呆尚无有效疗法,Notch3基因突变的发现为本病的治疗奠定了基础。中西复合增强免疫,提高人体高病能力,慢性抗炎使炎阻止炎症再度损害神经,改善受累神经血运以养神经,调节神经软化瘢痕预防病灶迟发缺血进一步加重,并采用神经再生之药兴奋激活神经才能再生修复病灶,阻止病情复发,恢复最佳的神经功能。遗传性多发脑梗死性痴呆与脑部血管病变的预后密切相关,同时痴呆的预后因病变部位、范围不同也不一致,但总认知功能衰退的过程,呈不可逆的进程,进展速度不一。

相关文章

微信扫一扫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