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网友投稿

疾病大全

当前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遗传咨询科 >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简介

相关问答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hereditary spherocytosis,HS)是一种家族遗传性溶血性疾病,临床特点为程度不一的溶血性贫血、间歇性黄疸、脾肿大。本病的起病年龄和病情轻重差异很大,多在幼儿和儿童期发病。如果在新生儿或1岁以内的婴儿期发病,一般病情较重。脾切除对本病有显著疗效。

 

【详情】

01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其具体发病原因及机制如下所述。

  1、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的发病原因

  在大多数患者家族中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HS)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研究显示,HS患者可有第8号染色体短臂缺失。多数HS患者具有家族史,约1/4的HS患者则缺乏明显的家族史,可能与基因突变有关,在这些新发病患者的后代中,约50%将患HS。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HS患者往往是合并新的突变才发病,临床表现一般较明显。

  2、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的发病机制

  HS的基本病理变化是红细胞膜蛋白基因的异常,主要的分子病变涉及膜收缩蛋白(spectrin)、锚蛋白(ankyrin)、4.2蛋白(protein4.2)和区带3蛋白(band3)。

 

02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容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可引起各种造血危象、胆囊结石、下肢复发性溃疡等疾病,其具体并发症状如下所述。

  一、造血危象:大多数HS在其疾病过程中可发生各种造血危象,加重贫血。

  1、溶血危象:最常见,症状轻微,常无显著临床意义,病程呈自限性,一般继发于各种感染所致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一过性增强。

  2、再障危象:少见,症状重,可危及生命,常需要输血。临床特征为骨髓红系增生低下,网织红细胞计数降低。该危象一般由微小病毒B19感染所致。微小病毒B19可侵入红系祖细胞而抑制其增生分化。微小病毒B19感染的征象为流感样综合征和脸颊潮红综合征(表现为脸部、躯干和四肢出现红色斑丘疹)。微小病毒B19具有传染性,且对胎儿有危害,因此,发生再障危象者应隔离,尤其要避免接触孕妇。微小病毒B19感染后可获得持续免疫。

  3、巨细胞贫血危象:当饮食中叶酸供给不足或机体对叶酸需求增加,如反复溶血、妊娠等而没有及时补充时,可出现巨幼细胞贫血。

  二、胆囊结石:超过一半的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HS)患有胆红素性胆囊结石症,10~30岁发病率最高(55%~75%),30岁以后的发病率与普通人群相同,10岁以下的儿童发病率低于5%,最年轻的患者仅3岁。

  三、其他:少见的并发症为下肢复发性溃疡、慢性红斑性皮炎和痛风,脾切除后可痊愈。下肢溃疡的形成可能与红细胞变形性降低、血流淤滞有关,而痛风的发生可能由于细胞转换加快。少数老年轻型HS可发生髓外造血性肿块,尤其喉部肿块多见,脾切除后肿块可发生脂肪变性(fatty metamorphosis),但很少消退。个别患者可合并脊髓脱髓鞘病、智力迟钝和家族性心肌病。HS合并神经系统疾病者主要见于锚蛋白缺乏者。

03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有哪些典型症状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HS)患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贫血、黄疸和脾大,上述三者可同时存在,也可单一发生。HS在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临床表现轻重不一,从无症状至危及生命的贫血。25%的HS症状轻微,虽然有溶血,但由于骨髓红系代偿性增生,一般无贫血,无或轻度黄疸,无或轻度脾大,这类患者仅在进行家族调查或由于某种诱因加重红细胞破坏时才被发现。最常见的诱因为感染,持久的重体力活动也可加重溶血,原因为运动增加脾脏血流量。大约2/3的HS具有轻或中度贫血、中度脾肿大和间歇性黄疸。极少数的HS患者可发生危及生命的溶血,需要定期输血,生长发育和骨骼发育也可受影响。若贫血轻微,一般不引起症状,但如其他慢性溶血性疾病,在疾病的任何阶段均可发生各种造血危象如造血停止等。

  黄疸在新生儿期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成人HS中30%~50%可追溯出在出生后第1周内曾有黄疸病史。新生儿期以后,黄疸大多很轻,且呈间歇性发作,劳累、情绪波动、妊娠等可加重或诱发黄疸的发生。

  脾脏一般中度肿大,75%~92%的HS患者在体检时可触及脾脏,脾肿大的大小与疾病的严重性无关,肝脏一般无肿大。

04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应该如何预防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和环境因素、遗传因素、饮食因素以及孕期的情绪、营养等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故无法针对病因直接预防本病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间接预防本病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以减少贫血等并发症的发生,对于已经出现贫血的患者,根据血红蛋白的含量明确是否需要输血治疗

 

05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的检查包括外周血、红细胞渗透脆性、红细胞膜蛋白定性分析等,其具体临床方法如下所述。

  1、外周血: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正常或仅轻度降低,白细胞和血小板正常。网织红细胞计数增高,最高可达92%,最低为2%,一般为5%~20%。当发生再障危象时,外周血三系均减少,网织红细胞计数降低。50%以上的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HS)患者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增高,原因为红细胞处于轻度脱水状态,切脾不能改变。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可增高,正常或降低,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的变化与MCV一致。HS典型的细胞形态为红细胞体积小,失去正常的双凹呈球形,细胞中央浓密而缺乏苍白区,细胞直径变短(6.2~7.0μm)但厚度增加(2.2~3.4μm),球形细胞形态与大小比较均匀一致。球形细胞仅见于成熟红细胞,有核红细胞和网织红细胞形态正常。整个血片中红细胞形态大小不均。20%~25%的HS缺乏典型的球形细胞。在重型HS,除大量球形细胞外,血涂片还可见许多棘形红细胞,蘑菇形红细胞主要见于区带3蛋白缺乏的HS。

  2、渗透脆性试验:渗透脆性增高,正常红细胞开始溶血的生理盐水浓度为0.42%~0.72%,完全溶血为0.28%~0.32%,HS的红细胞开始溶血的浓度多为0.52%~0.72%,少数为0.87%。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是比较敏感的方法,但20%~25%患者缺乏典型的球形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正常或轻度增加,但孵育渗透脆性试验几乎都增高。另外,渗透脆性曲线形态正常但曲线左移或曲线出现拖尾现象。

  3、红细胞膜蛋白定性分析:采用SDS-PAGE分析膜蛋白,80%以上的HS可发现异常(膜蛋白缺失),结合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出率更高。

  4、红细胞膜蛋白定量测定:绝大多数HS有1种或多种膜蛋白缺乏,直接测定红细胞膜蛋白是一种最可靠的方法。SDS-PAGE常用于测定膜蛋白,但结果不够精确,尤其用于测定锚蛋白。目前多采用放射免疫法或ELISA直接测定每个红细胞的膜蛋白含量,膜收缩蛋白分析也可采用胰蛋白酶水解法。

  5、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应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可在分子水平检出膜蛋白的异常,如采用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或串联重复数分析(RNTR)可以确定HS和某个基因的相关性,用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SSCP)、聚合酶链反应(PCR)结合核苷酸测序等可检出膜蛋白基因的突变点。

  6、其他:血清胆红素增高以间接胆红素增高为主,多数在(27.4±18.8)μmol/L;血清结合珠蛋白含量下降,乳酸脱氢酶增高,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s试验)阴性;骨髓象红系细胞增生,有核红细胞高达25%~60%;血清叶酸水平一般降低。

  7、根据病情、临床表现、症状、体征选择做B超、心电图、X线等检查。

06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病人的饮食宜忌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患者可以使用仙人掌和黑木耳是食疗方,当患有血压高、糖尿病等疾病时应注意饮食控制,其具体饮食注意事项如下所述。

  一、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的食疗方

  1、食用仙人掌 仙人掌药性苦寒,能行气活血,清热解毒,对热毒血淤,脉络不通,有明显疗效。食用方法:取仙人掌一枚,将刺剥去,洗净后剁碎,取鸡蛋1枚,去壳与仙人掌搅拌均匀,炒熟食用。用后大便次数可能增多,但每日不超过3次为度。

  2、食用黑木耳 黑木耳药性甘平,富含碳水化合物、无机盐、硫、镁以及维生素B,有滋阴生津,活血抗癌的功效,能稀释血小板凝聚,降低血液粘稠度。

  二、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的饮食没有什么特殊的要求,但有血压高、糖尿病,应遵循糖尿病饮食控制的原则。

  1、控制每日摄入食物的总热量,以达到或维持理想体重为好。

  2、食物的成分应该是低脂肪、适量蛋白质、高碳水化合物。其中高碳水化合物是指主食。

  3、高纤维饮食。多选择如粗粮、蔬菜等食物,利于血糖和血脂的下降及大便的通畅。

  4、清淡饮食,每日吃盐6~8g。

  5、坚持少量多餐,定时定量定餐。

 

07西医治疗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的常规方法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主要的治疗方法是脾切除,其次应注意叶酸的补充,其具体治疗方法如下所述。

  一、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的治疗

  1、脾切除: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HS)主要的治疗方法是脾切除,它能减轻绝大多数HS的贫血,使网织红细胞接近正常(降至1%~3%)。对于多数重型HS,虽然不能完全缓解,但能显著改善症状。一般切脾后数天黄疸消退,血红蛋白增高;红细胞寿命延长,但不能完全恢复正常;外周血小球形红细胞形态和数量无变化,MCV可降低,MCHC仍然增高;白细胞和血小板增多。

  HS患者脾切除后虽能取得显著疗效,但脾切除也可产生许多并发症,部分患者则死于脾切除后感染、肠系膜或门静脉闭塞。最重要的并发症是感染,尤其婴幼儿患者。脾切除后的另一并发症是缺血性心脏病发生率显著增高(比普通人群高1.86倍),其原因不清,可能与手术后血小板增高有关。

  注意应严格掌握脾切指征,尤其是对婴幼儿患者。国外所提倡的HS脾切指征为:

  (1)血红蛋白(Hb)≤80g/L,网织红细胞≥10%的重型HS。

  (2)Hb如为80~110g/L,网织红细胞为8%~10%,具有以下一种情况者应考虑切脾:①贫血影响生活质量或体能活动;②贫血影响重要脏器的功能;③发生髓外造血性肿块。

  (3)年龄限制:主张10岁以后手术。对于重型HS,手术时机也尽可能延迟至5岁以上,尽量避免在2~3岁以下手术;对于反复发生再障危象或依赖输血维持而必须进行切脾者,应给予肺炎球菌疫苗和预防性抗生素治疗。

  脾切除失败的原因为:

  (1)存在副脾。

  (2)因手术中脾破裂而致脾组织植入腹腔形成再生脾脏。一般是切脾后取得疗效,数年(甚至10余年)后再出现溶血。

  (3)特殊的重型HS。

  (4)诊断错误或同时合并其他溶血性疾病如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

  对于所有脾切除患者,都应给予肺炎球菌三联疫苗,最好应在手术前数周给予。尤其是青少年患者。但是对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疫苗预防感染的作用不肯定。一般推荐对于脾切除患者进行预防性抗生素治疗,重点预防肺炎球菌性败血症,可应用口服青霉素(7岁以下儿童,剂量为125mg,2次/d,口服;7岁以上儿童和成人,剂量为250mg,2次/d,口服),术后持续使用2~5年。然而,鉴于抗生素的毒副作用、细菌耐药及经济问题等,故对预防性抗生素治疗仍有争议,应视具体情况而选定最佳方案。

  2、补充叶酸:1mg/d,口服。溶血严重者应给予输血。

  二、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的预后

  HS预后一般良好,少数可死于再障危象或脾切除后并发症。

 

相关文章

微信扫一扫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