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网友投稿

疾病大全

当前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儿科 > 小儿消化性溃疡

小儿消化性溃疡简介

相关问答

  胃溃疡常发生于小婴儿,多为应激性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多发生于年长儿。小儿时期平均发病率十二指肠溃疡较胃溃疡约多3~5倍。男孩较女孩为多,据一般统计约为2:1。

  小儿消化性溃疡在幼儿时期不常见,青年期发病者较多,近年来由于内窥镜在小儿消化性溃疡临床广泛应用,发病率有增加趋势。小儿各年龄组均可发病,以新生儿和年长儿多见。

【详情】

01小儿消化性溃疡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小儿消化性溃疡中急性消化性溃疡多于慢性溃疡,继发性多于原发性。常继发于严重缺氧或严重感染(败血症、肺炎、胃肠炎、脑膜炎)、重度营养不良、大量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大面积烧伤、神经性损伤等。原发性者胃酸分泌过多常为主要病因。正常新生儿48小时胃酸分泌达高峰,1岁以内保持高水平,1~4岁稍低,4岁以后又升高。其次为精神因素,本病85%易发生于于学好,情绪易波动的年长儿,受精神刺激或创伤时往往诱发。关于遗传问题尚无定论,但1/3病例均有家族史,具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特征。O型血易发生。近年来发现消化性溃疡患儿的胃窦粘膜中有一种螺旋菌,称为幽门弯曲菌,可能是本病的病因,可用银染色、电子扫描显微镜和培养来证实,对复发也起重要作用。

02小儿消化性溃疡容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出血和贫血是小儿消化性溃疡最典型的并发症,严重出血可能会导致出血性休克。

  1、出血:当溃疡破坏了胃壁或十二指肠壁的血管时可引起出血。出血量少时,表现为大便潜血阳性,当溃疡破坏大血管时,会造成大出血,表现为呕血或黑便。由于胃酸的作用,呕出的血量多,立即呕出可呈鲜红色,继而排出柏油样便,严重可导致出血性休克。

  2、贫血:溃疡病患儿长期饮食不好,吸收又不好,再加上溃疡的炎症消耗,急性或慢性失血引起贫血,多属营养性小细胞性贫血,又称缺铁性贫血。这些小儿体质虚弱,易并发各种感染。

  3、穿孔:溃疡严重可穿透胃壁或十二指肠而发生溃疡穿孔。胃或十二指肠内的物质如胃酸、食物、细菌、空气等流入腹腔引起弥漫性腹膜炎。这种小儿表现极度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剧烈腹痛,甚至发生休克。

  4、幽门梗阻:多见于年长的患儿,当胃的溃疡发生再靠近胃的幽门时,炎症反应的刺激,括约肌发生痉挛,或溃疡周围炎性水肿,妨碍食物通过幽门,可发生暂时性幽门梗阻;如溃疡反复发作和愈合,久而久之形成疤痕,与周围组织粘连而引起持续性幽门梗阻。

03小儿消化性溃疡有哪些典型症状

  小儿消化性溃疡临床表现各种各样,不同的年龄症状差异较大。

  1、新生儿期:以突发性上消化道出血或穿孔为主要特征,常急性起病,以呕血,便血,腹胀及腹膜炎表现为主,易被误诊,此期多为急性应激性溃疡,死亡率较高,出生后24~48h发病最多。

  2、婴幼儿期:此期患儿以急性起病多见,烦躁不安,食欲差,突然呕血,黑便,前期可能有食欲减退,反复呕吐和腹痛,生长发育迟缓等。

  3、学龄前期:原发性溃疡逐渐增多,此期腹痛症状明显,多位于脐周,呈间歇性发作,与饮食关系不明确,恶心,呕吐,反酸,贫血与上消化道出血也较常见。

  4、学龄期:以十二指肠溃疡多见,随着年龄递增,临床表现与成人接近,症状以上腹痛,脐周腹痛为主,有时有夜间痛,或泛酸,嗳气或慢性贫血,少数人表现无痛性黑便,昏厥,甚至休克。

  继发性消化性溃疡

  继发性消化性溃疡多与应激因素或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有关,小儿常见的应激因素有严重全身性感染,休克,败血症,手术,外伤等,严重烧伤引起的溃疡称curling溃疡,颅脑外科引起的称cushing溃疡,应激因素引起溃疡的机制尚不明,推测可能与胃黏膜下小血管收缩造成表层黏膜缺血有关,部分是由于胃黏膜屏障破坏引起H反渗,其次是胃酸分泌异常,也还可能与前列腺素有关,一般说来,继发性溃疡病情较重,有学者报道54例小儿继发性溃疡,其中伴有出血者占55.5%(30/54),穿孔者占14.8%(8/54),休克占11.1%(6/54),疼痛或呕吐占9%(5/54),属于临终前溃疡占62.9%(34/54),继发性溃疡的临床特点是,缺乏明显的临床症状,至出现出血,穿孔或休克时才被发现,所以死亡率高达10%~77%。

04小儿消化性溃疡应该如何预防

  小儿消化性溃疡多为急性溃疡,常因合并出血及穿孔而就诊,发生率约为15%,年龄越小越严重,尤以新生儿期最为危险,如合并穿孔病死率较高由于儿童修复能力很强,溃疡病一般经过比成人轻,很多病人用内科疗法3~4周,即能很快治愈约50%病例可以复发,约25%病例可致局部瘢痕性狭窄,引起幽门梗阻,需手术治疗

  预防的具体措施有:

  1、定时定量进餐:三餐均应为营养平衡的膳食吃饭时要细嚼慢咽,咀嚼时唾液大量分泌也有中和胃酸的所用不偏食,不让孩子边吃边玩,或边吃饭边看书和电视等

  2、防止饥饱无度,碰上喜欢的食品就吃得过饱,不和口味的饭菜就不吃或吃得很少,使胃肠道的负担时轻时重

  3、不要片面强调高营养,要做到科学的饮食搭配,多食高蛋白低脂肪和易消化的食物

  4、不要长期吃刺激性大的食物,不过量吃冷饮,如冰淇淋等

  5、注意劳逸结合,合理安排小孩的学习和生活,不要让孩子过度疲劳,精神紧张

  6、对有出血症状消化性溃疡患儿,根据具体情况,不断变换饮食,由禁食、流质、半流质逐渐过度到普食

  7、对慢性溃疡的饮食以糙米为好,避免食用胃酸分泌过多的食品,如咖啡、红薯等避免食用精细的食品如精白谷物,特制精白面粉等动物性食品以白肉、鱼为主蛋白质应多从大豆以及豆制品中摄取鼓励患儿多食用黄绿色蔬菜

  8、溃疡病的活动期患儿可按流质或少渣的半流质安排饮食,待病情好转后改为普食一般不要求少食者多餐,因为进食可中和胃酸,另方面刺激胃,使胃酸分泌增多细嚼慢咽,唾液大量分泌可中和胃酸的作用,又可避免粗糙食物对溃疡面的刺激

  总之,对消化性溃疡患儿要强调饮食“个体化”,按各小孩的习惯和耐受程度给予其喜欢的食品,且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餐也很重要

05小儿消化性溃疡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由于儿童消化性溃疡的症状和体征不如成人典型,常易误诊和漏诊,故对出现剑突下有烧灼感或饥饿痛;反复发作、进食后缓解的上腹痛,夜间及清晨症状明显;与饮食有关的呕吐;粪便隐血试验阳性的贫血患儿;反复胃肠不适,且有溃疡病尤其是十二指肠溃疡家族史者;原因不明的呕血、便血者等,均应警惕消化性溃疡病的可能性,及时进行上消化道内镜检查,尽早明确诊断。

  一、幽门螺杆菌的检测

  1、侵入性方法:通过胃镜取胃黏膜活体组织做Hp培养,快速尿素酶测定,细菌染色检查。

  2、非侵入性方法:测定血清中Hp-IgG作为Hp的筛查指标及尿素呼气试验,呼气试验阳性提示有活动性Hp感染,但13C-呼气试验需一定设备,价格昂贵,临床应用受到限制,而14C-呼气试验,费用较低,但因是放射性核素,故不宜在儿童中使用。

  二、胃酸分泌试验

  在小儿很难进行胃酸分泌试验,且该试验对大多数消化性溃疡的诊断意义不大,故罕有临床应用,但对于顽固性溃疡可以测定其胃酸分泌功能,如持续升高,应注意是否有胃泌素瘤(Zollinger-Ellison综合征)。

  三、大便潜血试验

  是一项既简便又很有意义的检查,对判断小量出血或出血的活动状况有实用价值。

  四、内镜检查

  内镜检查是诊断消化性溃疡最重要的手段,溃疡在内镜下所见为圆形或椭圆形病灶,少数为线形,边界清楚,中央披有灰白色苔状物,周边黏膜轻微隆起或在同一平面,根据病程的不同,溃疡分为3个周期:活动期,愈合期,瘢痕期。

  五、X线钡餐检查

  因为X线能透过胃壁,但不能透过钡剂,所以患儿吃下钡剂后,在荧光屏上就能看到胃和十二指肠的轮廓,如果在胃或十二指肠壁上发现龛影,就能确定溃疡病的诊断,这叫直接征象,所谓龛影,就是钡剂在溃疡处的充盈影,即在透视下,在胃与十二指肠壁上出现的突出阴影,由于小儿溃疡灶既浅又小,十二指肠溃疡灶多在球部后壁上,这位置不易观察,所以,典型的溃疡龛影不容易发现,多数溃疡患儿只能通过间接征象来推断,如十二指肠球部痉挛易激惹,即当钡剂通过球部时速度过快;幽门痉挛呈局限性压痛,钡餐透视,十二指肠溃疡检出率约75%,胃溃疡检查率不足40%,所以钡餐透视检查阴性不能说患儿没有溃疡病的可能,由于钡剂不吸收,对身体无损害,操作方法又简便,患儿容易接受,所以到目前为止,钡餐透视仍是儿科确诊溃疡病的首选检查方法。

  六、纤维胃镜检查

  此检查可同时做HP感染的检测和胃液分析,由于超小口径胃镜已用于临床,小儿咽反射较弱,胃镜较易通过咽部,成功率较高,不会发生意外,所以年长儿容易接受这种检查方法,通过胃镜,能直接观察溃疡灶的位置,数目,形态和病灶边缘的改变,所以溃疡病的检出率可高达90%~95%,而且可以做病灶活检和螺旋杆菌检查,不会发生误疹。

  七、胃电图检查

  和作心电图,脑电图一样,利用电极将胃电活动通过胃电图仪记录下来,所以患儿无痛苦,各年龄组患儿均能接受,胃电图与胃镜检查进行对照,符合率为53%~60%,此项检查只能做溃疡病筛检,不能确定诊断。

06小儿消化性溃疡病人的饮食宜忌

  小儿消化性溃疡的患儿在饮食上要尤其注意不要饱饿无度,这样对胃肠道的伤害很大。

  一、定时定量进餐:三餐均应为营养平衡的膳食。吃饭时要细嚼慢咽,咀嚼时唾液大量分泌也有中和胃酸的所用。不偏食,不让孩子边吃边玩,或边吃饭边看书和电视等。

  二、防止饥饱无度,碰上喜欢的食品就吃得过饱,不和口味的饭菜就不吃或吃得很少,使胃肠道的负担时轻时重。

  三、不要片面强调高营养,要做到科学的饮食搭配,多食高蛋白低脂肪和易消化的食物。

  四、不要长期吃刺激性大的食物,不过量吃冷饮,如冰淇淋等。

  五、注意劳逸结合,合理安排小孩的学习和生活,不要让孩子过度疲劳,精神紧张。

  六、对有出血症状消化性溃疡患儿,根据具体情况,不断变换饮食,由禁食、流质、半流质逐渐过度到普食。具体有:

  1、冷流质饮食促使局部血管收缩,有利于止血,在临床上,如吐血不止或休克的患儿可禁食外,其他均可采用多次少量冷流质饮食。如冷牛奶、凉藕粉、凉稀糊等。

  2、少量开始给起,避免胃的饥饿性收缩。

  3、止血2天后,改用半流质饮食。

  七、对慢性溃疡的饮食以糙米为好,避免食用胃酸分泌过多的食品,如咖啡、红薯等。避免食用精细的食品如精白谷物,特制精白面粉等。动物性食品以白肉、鱼为主。蛋白质应多从大豆以及豆制品中摄取。鼓励患儿使用黄绿色蔬菜。

  八、溃疡病的活动期患儿可按流质或少渣的半流质安排饮食,待病情好转后改为普食。一般不要求少食者多餐,因为进食可中和胃酸,另方面刺激胃,使胃酸分泌增多。细嚼慢咽,唾液大量分泌可中和胃酸的作用,又可避免粗糙食物对溃疡面的刺激。

 

07西医治疗小儿消化性溃疡的常规方法

  小儿消化性溃疡治疗的目的是缓解和消除症状,促进溃疡愈合,防止复发,并预防并发症。

  一、一般治疗:I急性出血时,应积极监护治疗,以防止失血性休克。应监测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及末梢循环。禁食同时注意补充足够血容量,如失血严重时应及时输血。应积极进行消化道局部止血(如喷药、胃镜下硬化、电凝治疗)及全身止血。

  应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定时定量,避免过度疲劳及精神紧张,适当休息,消除有害因素如避免食用刺激性、对胃粘膜有损害的食物和药物。

  二、药物治疗

  原则为抑制胃酸分泌和中和胃酸,强化粘膜防御能力,抗幽门螺杆菌治疗。

  1、抑制胃酸治疗是消除侵袭因素的主要途径。

  (1)H2受体拮抗剂(H2R1):可直接抑制组织胺、阻滞乙酰胆碱和胃泌素分泌,达到抑酸和加速溃疡愈合的目的。常用西米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

  (2)质子泵抑制剂(PPl):作用于胃粘膜壁细胞,降低壁细胞中的H+—K+——ATP酶活性,阻抑H+从细胞浆内转移到胃腔而抑制胃酸分泌。常用奥美拉唑。

  (3)中和胃酸的抗酸剂:起缓解症状和促进溃疡愈合的作用。常用碳酸钙、氢氧化铝、氢氧化镁等。

  (4)胃泌素受体阻滞剂:如丙古胺,主要用于溃疡病后期,作为其它制酸药停药后维持治疗,以防胃酸反跳。

  2、胃粘膜保护剂:

  (1)硫糖铝:在酸性胃液中与蛋白形成大分子复合物,凝聚成糊状物覆盖于溃疡表面起保护作用,尚可增强内源性前列腺素合成,促进溃疡愈合。

  (2)枸橼酸铋钾:在酸性环境中沉淀,与溃疡面的蛋白质结合,覆盖其上,形成一层凝固的隔离屏障。促进前列腺素分泌,还具抗幽门螺杆菌的作用。本药有导致神经系统不可逆损害和急性肾功能衰竭等副作用,长期大剂量应用时应谨慎,最好有血铋监测。

  (3)蒙脱石粉、麦滋林—S颗粒剂:亦有保护胃粘膜、促进溃疡愈合的作用。

  (4)米索前列醇:即前列腺素样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刺激粘液和碳酸氢盐分泌,或直接保护胃粘膜上皮的完整性有关。但因其副作用临床应用较少,罕见儿科应用。

  3、抗幽门螺杆菌治疗:有Hp感染的消化性溃疡,需用抗菌药物治疗。已证明奥美拉唑亦具有抑制Hp生长的作用。由于Hp栖居部位环境的特殊性,不易被根除,目前多主张联合用药。

  4、治疗实施

  初期治疗:H2受体拮抗剂及粘膜保护剂作为首选药物,奥美拉唑用于年长儿及难治性溃疡,幽门螺杆菌阳性患儿同时进行正规的抗幽门螺杆菌治疗。

  维持治疗:对多次复发,症状严重伴有并发症、合并危险因素如胃酸高分泌、持续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或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等的患儿,可予H2受体拮抗剂或奥美拉唑维持治疗。

  (1)、正规每日小剂量治疗,以小剂量H2受体拮抗剂或洛赛克,疗程1~2年或更长。

  (2)、间歇全剂量:严重症状或胃镜证实溃疡复发时给予一疗程全剂量治疗。

  (3)、按需要自我监护治疗:当症状复发给予短疗程治疗,症状消失后停药。

  消化性溃疡合并大出血时应采取内科抢救措施(包括上药止血,内镜下止血,输血等),以防止失血性休克。

  如有以下情况,应根据个体情况考虑手术治疗:失血量大,药物治疗无效;合并有溃疡穿孔;有幽门梗阻;或复发较频的难治性溃疡,药物疗效不佳者。

相关文章

微信扫一扫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