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网友投稿

疾病大全

当前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肿瘤内科 > 肝内胆管癌

肝内胆管癌简介

相关问答

  肝内胆管癌是指原发于左右肝管汇合部至胆总管下端的胆管恶性肿瘤,胆管癌可分为肝门部胆管癌或上段胆管癌、中段胆管癌和下段胆管癌3个类型。原发性胆管癌较少见,占普通尸检的0.01%~0.46%,肿瘤病人尸检的2%,胆道手术的0.3%~1.8%,在欧美胆囊癌为胆管癌的1.5~5倍,日本的资料则胆管癌多于胆囊癌。男女之比约为1.5~3.0。发病年龄多为50~70岁,但也可见于年轻人。

【详情】

01肝内胆管癌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肝内胆管癌的病因至今尚不十分清楚,已发现与下列因素有关。

  1、胆道慢性炎症,感染因素

  长期的慢性炎症刺激是胆管癌发生的基础,因为临床上发现与胆管癌有联系的疾病均可导致胆管慢性炎症,胆汁中某些物质(如胆汁酸的代谢产物)长期对胆道黏膜的刺激,导致上皮不典型增生。

  2、胆管,胆囊结石

  20%~57%的胆管癌患者伴有胆结石,因而认为结石的慢性刺激可能是致癌因素。

  3、溃疡性结肠炎

  有报道,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胆管癌发生率较一般人群高10倍,伴溃疡性结肠炎的胆管癌患者发病年龄较一般者早20~30年,平均为40~45岁,常有长期的结肠炎病史。病人门静脉系统的慢性菌血症可能是诱发胆管癌和PSC的原因,病变多波及全结肠,溃疡性结肠炎致胆道癌可能与慢性门静脉菌血症有关。

  4、胆管囊性畸形(先天性胆管扩张症)

  先天性胆管囊肿容易癌变已成为共识,先天性胆管囊肿病人胆管癌的发病率高达2.5%~28%,胆管囊性畸形者发生癌变较正常人早20~30年,尽管75%的胆管囊性畸形在婴儿期和儿童期出现症状。但就胆管癌的发生来说,有3/4的患者是成年期出现胆管囊性畸形症状者。关于胆管囊性畸形导致胆管癌变的机制,有人认为胰管汇入胆管的开口异常高时,会使胰液反流入胆管引起胆管上皮恶变,其他可能导致恶变的因素有胆汁淤滞、结石形成和囊腔内慢性炎症等。

  5、肝吸虫(中华分支睾吸虫)感染

  华支睾吸虫感染也被认为与胆管癌的发生有一定联系,虽然华支睾吸虫多寄生于肝内胆管,但也可寄生在肝外胆管。虫体本身及代谢产物对胆管黏膜上皮长期刺激,引起胆管黏膜增生,产生瘤样改变、癌变。

  6、胆道手术史

  胆管癌可发生在手术多年之后,可发生在不含结石的胆管,主要是慢性胆道感染导致上皮间变,常是在胆道内引流术后。

  7、放射性二氧化钍

  与钍有接触史的患者中,胆管癌的发病年龄较无钍接触史者早10年,其平均潜伏期为35年(接触钍后),且较多发生在肝内胆管树的末梢。

  8、硬化性胆管炎

  恶变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病人患胆管癌的机会也高于一般人群,PSC亦与溃疡性结肠炎有关。

  9、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国内部分胆管癌病人伴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二者之间是否有联系尚待进一步阐明。

  10、K-ras基因突变

  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胆管癌K-ras基因12密码子突变率达77.4%,说明K-ras基因突变在胆管癌的发生中可能起比较重要的作用。

  此外,可能与胰液反流,胆汁淤滞,结石形成,胆管良性肿瘤恶变,肝脏干细胞的肿瘤样分化有关,均可造成对胆管黏膜的慢性炎症刺激,进而诱发胆管癌。

 

02肝内胆管癌容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肝内胆管癌如合并胆结石及胆道感染,可有发冷、发热等,且有阵发性腹痛及隐痛。晚期因腹膜侵犯或侵犯门静脉,导致门脉高压,可出现腹水。晚期患者可并发肝肾综合征。

03肝内胆管癌有哪些典型症状

  肝内胆管癌的临床表现主要为伴有上腹部不适的进行性黄疸、食欲不振、消瘦、瘙痒等。如合并胆结石及胆道感染,可有发冷、发热等,且有阵发性腹痛及隐痛。如位于一侧肝管癌肿,开始常无症状,当影响至对侧肝管开口时,才出现阻塞性黄疸。如胆管中部癌不伴有胆石及感染,多为无痛性进行性阻塞性黄疸。黄疸一般进展较快,不呈波动性,检查可见肝肿大、质硬,胆囊不肿大。如为胆总管下端部,则可扪及肿大的胆囊,如肿瘤破溃出血,可有黑便、大便潜血试验阳性、贫血等表现。

 

04肝内胆管癌应该如何预防

  肝内胆管癌病因尚不清楚,与胆石症的关系也不如胆囊癌密切,因此,胆管癌的一级预防缺乏有效的方法,主要是对肝胆管结石的防治以及定期的系统的健康检查

 

05肝内胆管癌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肝内胆管癌的实验室检查可见血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碱性磷酸酶和γ-谷胺酰转移酶可显著升高。转氨酶一般轻度异常,这种胆红素、转氨酶升高不平衡现象有助于与病毒性肝炎相鉴别。凝血酶原时间延长,部分患者CA199、CEA可升高。此外还可进行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可以有助于明确胆管癌的诊断,了解有无转移灶及评估肿瘤可否切除,具体如下。

  1、超声显像检查

  B超检查简便、快捷、准确、花费少,可发现肝内外胆管扩张,显示胆道的梗阻部位以及梗阻的性质。超声检查是梗阻性黄疸的首选检查。

  2、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PTC)

  PTC可清晰地显示肝内外胆管树的形态、分布和阻塞部位。该检查是侵袭性的操作,术后出血和胆漏是较常见和严重的并发症。

  3、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

  ERCP不宜作为胆管癌的常规检查,甚至是相对禁忌的。对高位胆管癌,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可以显示胆管癌的部位,也可以置放内支撑导管减黄。ERCP对下段胆管癌有诊断意义,有助于与十二指肠乳头肿瘤、胰头癌相鉴别。

  4、CT检查

  CT能较准确显示胆管扩张和梗阻部位、范围,对确定病变的性质准确性较高,三维螺旋CT胆道成像(SCTC)有代替PTC、ERCP检查的趋势。

  5、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RCP)

  MRCP检查是一种无创伤性的胆道显像技术。可以详尽地显示肝内胆管树的全貌、肿瘤阻塞部位和范围、有无肝实质的侵犯或肝转移,它是目前肝门部胆管癌理想的影像学检查手段。

  6、核素显影扫描

  使用99m锝EHIDA静脉注射,然后用γ相机连续摄影,可获得胆道的动态图像,对病人无损害,方法简单。

  7、选择性肝动脉造影和门静脉造影

  主要目的是了解门静脉及肝动脉与肿瘤的关系及受侵犯情况,帮助术前对肿瘤的可切除性做出评估。数字减影造影(DSA)可以显示肝门部入肝血流与肿瘤的关系,对胆管癌的扩大根治术有意义。

06肝内胆管癌病人的饮食宜忌

  肝内胆管癌除了常规的治疗外,患者注意清淡饮食,多喝水。患者还要注意进食大量的蔬菜以及富含维生素的水果等。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07西医治疗肝内胆管癌的常规方法

  肝内胆管癌的治疗原则是早期病例以手术切除为主,术后配合放疗及化疗,以巩固和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对于不能切除的晚期病例,应施行胆道引流手术,控制胆道感染,改善肝脏功能,减少合并症,延长生命,改善生活质量。

  外科手术切除是胆管癌惟一的根治性治疗,辅助性放射治疗只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对于不可切除和局部转移的胆管癌经有效的胆道引流后,放疗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与延长寿命。但是,胆管癌一直被认为属于放射线不敏感的肿瘤。一般报道放射治疗的中位生存期为9~12个月。

  胆管癌对化学治疗并不敏感,胆管癌较其他胃肠道肿瘤例如结肠癌化疗敏感性差。但化疗可能缓解胆管癌所引起的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还可能延长存活期。

相关文章

微信扫一扫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