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发病原因
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血小板α颗粒内容物如PF4,β-TG、纤维蛋白原、凝血酶敏感蛋白、vWF、纤维连接蛋白等减少,血浆中血小板特异蛋白如β-TG和PF4浓度正常或增高,巨核细胞免疫电镜表明vWF、PF4等合成正常,提示本病是由于合成的蛋白不能贮存于α颗粒所致。
2、发病机制
由于α颗粒不能包装及保留PF4与β-TG和血小板衍生长因子(PDGF),导致血浆PF4、β-TG浓度升高,以及PDGF直接释放进骨髓基质,导致骨髓纤维化正常或升高。
本病由于血小板是减少的,可因血小板减少造成凝血功能障碍,病人可有皮肤黏膜紫癜等并发症出现。对于严重病人可有呕血、便血,可造成消化道的大出血导致贫血甚至急性的失血性休克表现。极少数病人可发生颅内出血,出现颅内高压表现,甚至昏迷。
α-贮存池病自幼即有轻度出血,出血时间延长,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巨核细胞形态异常,细胞质颗粒明显减少,瑞氏染色血涂片上血小板呈灰色,主要表现为出血,但一般症状较轻。
病因: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血小板α颗粒内容物如PF4,β-TG纤维蛋白原、凝血酶敏感蛋白、vWF、纤维连接蛋白等减少,血浆中血小板特异蛋白如β-TG和PF4浓度正常或增高,巨核细胞免疫电镜表明vWF、PF4等合成正常,提示本病是由于合成的蛋白不能贮存于α颗粒所致
1、血小板轻度至中度减少,大小不一,平均直径略有增加,在多嗜性染色的血涂片中呈灰色的鬼影样,卵圆形。
2、出血时间延长。
3、骨髓象:网状蛋白纤维化。
4、血浆PF4及β-TG浓度正常或升高。
5、血小板对ADP,肾上腺素,瑞斯托霉素等的聚集反应正常或接近正常,对胶原或凝血酶聚集反应常缺乏。
6、血小板α颗粒内容物PF4,β-TG,纤维蛋白原,vWF,凝血因子Ⅴ,纤连蛋白及TSP明显减少,致密颗粒内容物S-HT,ATP,ADP正常。
α-贮存池病患者日常应多吃些富含“造血原料”的优质蛋白质、必需的微量元素(铁、铜等)、叶酸和维生素B12等营养食物,如动物肝脏、肾脏、血、鱼、虾、蛋类、豆制品、黑木耳、黑芝麻、红枣以及新鲜的蔬菜、水果等。
1、西医疗法
DDAVP对部分患者可缩短出血时间,增强止血功能。严重出血患者输注血小板有效。
2、预后
αδ-贮存池病系指血小板同时缺乏致密颗粒和α颗粒,但以前者为主。有的患者可有血小板P选择素减少,α2-肾上腺素受体减少和GPⅣ(CD36)增加。本病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与δ-贮存池病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