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源性面瘫的病因主要有:
1、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早期,炎症或毒素致面神经血管功能紊乱。
2、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晚期,面神经周围骨炎影响面神经。
3、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胆脂瘤破坏面神经骨管。
4、乳突手术对面神经暴露过久、压迫、鞘膜损伤,以及面神经干部分或完全切断。
耳源性面面瘫时,患侧面部运动障碍,致不能提额、皱眉,眼睑不能闭合,日久可导致面部肌肉萎缩。该病的严重并发症是颅内感染。
耳源性面瘫多为单侧性、周围性。面瘫时,患侧面部运动障碍,致不能提额、皱眉,眼睑不能闭合,口歪向健侧,患侧口角下垂,鼻唇沟不显,不能作鼓腮及吹口哨,饮水时外漏,日久可导致面部肌肉萎缩。
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可引起耳源性面瘫因此,预防耳源性面瘫就要从预防中耳炎的发生发展做起
1、游泳时,最好戴耳塞,防止水进入耳朵,因为水可能将细菌带进耳道,引起中耳炎
2、患有普通感冒或者咽喉炎时,病毒可以从鼻腔或咽喉转移到中耳,引发中耳炎所以预防感冒和避免咽喉感染是避免中耳炎的关键如果已经得了感冒或咽喉炎,就必须及时治疗
3、鼻涕过多时,不可用手捏紧鼻孔擤鼻涕,因为这样会增加鼻和咽部的压力,使鼻涕和细菌通过耳咽管进入中耳,引发中耳炎可以用向后抽吸的方式代替擤鼻涕,将鼻涕像吐痰一样由口吐出,或将手帕放在鼻前孔,轻轻地将鼻涕擤出,也可以轻捏一侧前鼻孔,轻轻地擤出对侧开放鼻腔内的鼻涕
4、对于已经患有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病人,应及时给予彻底的治疗,以防转为慢性;已有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病人,要正确诊断、治疗,并防止发生颅内并发症
耳源性面瘫的诊断主要是根据病史和症状,耳源性面瘫多为单侧性、周围性。通过体格检查即可诊断,必要时行面肌电图检查,以判断预后。
耳源性面瘫患者的饮食注意事项有:
1、患者应将食物放在健侧舌后方,细嚼慢咽,少量多餐,以满足机体需要。
2、根据患者的体质,合理调配饮食,根据病情给予半流质或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的饮食为主,避免辛辣、酸、干、硬、粗糙食物。
3、进食前后做好口腔护理,如漱口、清洁口腔,防止口腔溃疡的发生。
4、忌生冷、油腻、刺激性食物,不易消化。过酸的食物水果也忌食或少食。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引起的面瘫,为神经炎性水肿所致,一般经保守治疗,多能恢复,常用消炎药物、激素、神经营养药物,血管扩张药,配合理疗。胆脂瘤或骨质破坏所引起者,应立即行乳突根治术,清除病变,并进行面神经探查、减压术或面神经移植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