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并发症
常并发中毒性休克、腹膜炎、肠梗阻;并发脱水、酸中毒、黄疸、惊厥等。
一、腹膜炎:
1、简介:
由细菌感染,化学刺激或损伤所引起的外科常见的一种严重疾病。多数是继发性腹膜炎,原于腹腔的脏器感染,坏死穿孔、外伤等。
2、主要临床表现:
为腹痛、腹部压痛、腹肌紧张,以及恶心,呕吐,发烧,白血球升高,严重时可致血压下降和全身中毒性反应,如未能及时治疗可死于中毒性休克。部分病人可并发盆腔脓肿,肠间脓肿、和膈下脓肿,髂窝脓肿、及粘连性肠梗阻等。
二、肠梗阻(intestinal obstruction,ileus):
1、简介:
指肠内容物在肠道中通过受阻。为常见急腹症,可因多种因素引起。
2、临床表现:
起病初,梗阻肠段先有解剖和功能性改变,继则发生体液和电解质的丢失、肠壁循环障碍、坏死和继发感染,最后可致毒血症、休克、死亡。当然,如能及时诊断、积极治疗大多能逆转病情的发展,以致治愈。
三、惊厥:
1、简介:
惊厥(Con Vulsion)是小儿常见的急诊,尤多见于婴幼儿。由于多种原因使脑神经功能紊乱所致。表现为突然的全身或局部肌群呈强直性和阵挛性抽搐,常伴有意识障碍。
2、临床表现:
高热惊厥: 多以高热为主要表现。儿童因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全,大脑皮层调控能力差,容易因高热而发生惊厥且多见于6个月至5岁间。
起病突然,常有寒战、四肢发冷及发紫,随后体温升高、面色潮红、眼结膜充血、呼吸加快、眼球及面部出现小抽动,继之两眼固定或向上斜视,面部、肢体或全身绷紧强直,面色转白或发青,伴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或昏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