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症状
凡肾炎病史超过1年,伴有高血压、肾功能不全和贫血者,即可做出临床诊断。肾活检可以确诊并可了解病变的严重程度和指导治疗。后期可发展为肾功能不全,出现高血压、贫血,以致肾功能衰竭,并发展成尿毒症,心衰等。临床表现
1、基本表现:出现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等。
2、早期表现:可由乏力、疲惫、腰背酸痛、纳差。
3、肾功能正常或轻度损伤,随病情发展,逐渐恶化,最终可发展成尿毒症。
二、诊断
以临床表现分类一般分为普通型、肾病型及高血压型。
1、普通型
一般表现:以苍白、乏力、生长发育迟缓、食欲减退等。
特异性表现:程度不等的水肿,高血压、贫血、尿异常(蛋白尿、血尿、管型尿)、夜尿增多,不同程度的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及尿浓缩功能受损(肾功能减退)。
2、肾病型
主要表现为大量蛋白尿,称为肾病型。
3、高血压型
严重高血压为主要症状者为高血压型。
按病理类型分类
4、膜增生性肾炎
女多于男,学龄儿童及青少年多发该病。
本病临床表现为:
(1)、补体(C3)低下,故又称低补体肾炎。
(2)、贫血较重。
(3)、出现血浆蛋白的降低和高脂血,但程度逊于微小病变。
(4)、早期有高血压、肾功能减退(预后差)。对常规皮质激素治疗常不敏感,有时还发生高血压脑病。
(5)、病程迁延,虽间断临床症状好转,大多最终出现慢性肾功能不全。
本病起病方式:
(1)、急性肾炎综合征,起病急、血尿、水肿、高血压。
(2)、肉眼血尿,反复发作。这两种病症常以非特异上呼吸道感染为发作之先导。
(3)、肾病综合征起病。
(4)、少数是尿异常(蛋白尿和(或)血尿),全身症状尚不明显。
临床表现
(1)、多数表现为肾病综合征(蛋白尿、水肿、低蛋白血症和高血脂症)、血压高、血尿和血肌酐增高;。
(2)、多数见血尿及氮质血症。
(3)、病程一般为进行性恶化,恶性型患儿可于数月至3年内肾功能衰竭,此类病理上常属萎陷型改变者。肾移植后20%~30%病例于移植肾上复发。
起病方式
(1)、多数以肾病综合征起病,部分为无症状蛋白尿。
(2)、肾病者多因激素耐药或初为激素敏感,多次复发后转呈激素耐药。
6、膜性肾病
临床表现
(1)、小儿少见为原发性者,多数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少数为无症状蛋白尿。
(2)、常伴镜下血尿。
(3)、早期一般不伴高血压和肾功能不全。
预后在小儿较成年者相对好。
7、硬化性肾小球肾炎
临床表现
(1)、多伴有高血压和肾功能减退。
(2)、可于上呼吸道感染后急剧加重。
部分有急性肾炎史,其后或迁延不愈,或经无症状阶段然后又发,也可隐匿起病,多表现为迁延性肾炎。
8、系膜增生性肾炎
临床表现:多表现为肾病综合证,也可表现为血尿和(或)蛋白尿。
起病方式:临床上或为急性肾炎后迁延不愈,或为血尿和(或)蛋白尿、或肾病综合征起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