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症状
过去大多有结核病史或伴有内脏结核。多见于青年女性,对称性分布于小腿中下部屈侧,间有侵及股部或其他部位者。经过缓慢,多发生于春秋季。皮疹初起为豌豆或蚕豆大的坚韧活动的皮下结节,逐渐增大,可达核桃至鸡卵大,表皮因受压而紧张,颜色由潮红变为暗红或青红,浸润明显。上述结节可长期无变化,亦可逐渐吸收治愈,或软化溃破,形成深在性不整形的溃疡,有稀薄淡黄色干酪样脓液。溃疡呈典型的结核性溃疡外观,边缘薄,有穿凿,愈后遗留萎缩性瘢痕及色素沉着。自觉有轻微触痛,站立过久或晚间疼痛可加重。结核菌素中等度的稀释液(1∶10000)呈阳性反应,对低倍稀释液(1∶1000)呈弱阳性或阴性。
二、诊断
多见于青年女性,对称性分布于小腿中下部屈侧,间有侵及股部或其他部位者。经过缓慢,多发生于春秋季。皮疹初起为豌豆或蚕豆大的坚韧活动的皮下结节,逐渐增大,可达核桃至鸡卵大,表皮因受压而紧张,颜色由潮红变为暗红或青红,浸润明显。有结核病史或伴有内脏结核。组织病理:表皮萎缩变薄,浸润主要在真皮深层,甚至达皮下组织。浸润由多数典型及不典型的上皮样细胞及淋巴细胞所构成,并有少数浆细胞,其内可看到少数郎汉斯巨细胞。血管的改变甚为显著,为血管炎改变,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变性或增生,血栓形成,管腔闭塞。可伴有脂肪细胞不同程度的变性及坏死。即可诊断。
中医病机和辨证:
1.病机 中医认为本病多因体弱气虚,虚火内动,耗伤津血,痰湿郁阻,结聚肌肤而发。
2.辨证分析 皮损呈暗红结节,或溃后长期不愈,伴有身倦乏力,纳差,渴不欲饮,有时烦躁易怒,舌质淡或舌边光红,脉沉细或沉弦。辨证属于体弱气虚,痰湿凝结,气滞血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