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一般治疗
一、治疗
1.卧床休息
在急性期至少卧床休息至热退后3~4周,减少心脏负担及耗氧量。心脏扩大及并发心力衰竭者,更应绝对卧床休息,病情好转,心影缩小再开始逐渐活动。
2.镇静及镇痛处理
病人烦躁不安、心前区痛、肤痛及肌痛,应及时处理,可用解痛镇静药,如苯巴比妥、阿司匹林,必要时可注射吗啡。
3.控制心力衰竭
并发心力衰竭必须及时控制,由于心肌炎对洋地黄制剂极为敏感,易出现中毒现象,故多选用速效及速排的制剂,如毛花苷C(西地兰)或地高辛,剂量应使用有效量的1/2~1/3即可,在急性心力衰竭控制后即可停药,对慢性心功能不全者多主张长期使用偏小的维持量,直至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为止。利尿药的使用要注意补钾,防止诱发严重心律失常。
4.肾上腺皮质激素
经一般治疗后心力衰竭或末梢循环衰竭未能控制及有严重心律失常者,可试用肾上腺皮质激素,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每天5~10mg/kg或地塞米松0.3~0.6mg/kg,好转后改口服泼尼松(强的松)剂量开始每天1~2mg/kg,1~2周后减量。但在感染早期(起病18天内)一般不宜应用,因激素有抑制机体对病毒的免疫力。有些学者提出使用激素治疗的指征是:
(1)心肌炎发生心源性休克时,可短期使用。
(2)心肌炎时新出现的Ⅲ°房室传导阻滞,短期应用。
(3)心肌炎严重,其他治疗无效,可在严密保护下试用,情况好转后,出院在家继用,并注意防治感染。
5.免疫抑制药的使用
在欧洲、美国和日本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使用泼尼松(强的松)加或不加硫唑嘌呤azafhioprine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多用于有心力衰竭而用一般治疗效果不理想的重病人,治疗前后用心内膜心肌活检随诊,治愈率只有3.17%,好转加痊愈占42.9%,死亡及恶化占38.1%,可见对重症合并心衰的心肌炎,用免疫抑制药治疗只能争取1/2的机会。少数病例长期使用这种药物往往继发危及生命的周身感染。
6.维生素C的应用
维生素C有促进心肌病变的恢复、改善心功能、缓解症状和纠正心源性休克的作用。剂量为100~200mg/(kg·次)加5%葡萄糖20ml静脉缓注,1次/d,急性期疗程4周。
7.改善心肌代谢药物
三磷腺苷(ATP)、辅酶A、细胞色素C(先作皮试),及泛癸利酮(辅酶Q10)等均可应用,1次/d,肌注,亦可静脉缓滴极化液。
8.心肝宝(冬虫夏草头孢菌丝)
可直接作用于心脏改善心肌缺血缺氧的状态,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强心肌耐缺氧能力且具有活化T和B细胞、激活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及抑制抗体形成作用,剂量:5岁以上4粒/次,3次/d;5岁以下3粒/次,3次/d,(每粒相当于心肝宝0.25g),根据目前国内学者研究多作为综合治疗中的一种方法,单独使用效果似不够理想。 9.心源性休克治疗 急性重症心肌炎可出现心源性休克,必须进行抢救。
(1)输液:
为了恢复有效循环量,应静脉输液,但不可过多过快,防止加重心脏负担,全天总入量1000~1200ml/m2(每天30~50ml/kg),其中先给低分子右旋糖酐10ml/kg可在1~2h输完,改善微循环,预防血栓,而后将余液匀速在22~23h内输入,有酸中毒者可加5%碳酸氢钠。
(2)维生素C:
每天100~200mg/kg,开始即刻静推、如注射后血压上升不稳定,半小时后再重复1次,血压可渐正常,全天可用3~5次。
(3)升压药:
①间羟胺(阿拉明):为β受体兴奋剂,可增强心肌的应激性,收缩力及周围循环阻力,由于本药有效作用时间短(20~60min),故需将药10~20mg加入10%葡萄糖100ml缓慢静点,以维持血液有效浓度。 ②多巴胺:为β受体兴奋剂,可增加心肌收缩力,对肾及内脏血管扩张作用。对心率无影响。用法:10mg加入10%葡萄糖100ml,以每分钟1~10μg/kg速度缓缓静滴。根据病儿血压调整速度及浓度。
(4)吸氧、纠正心律失常:
必要时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地塞米松每天0.2~0.4mg/kg静点,休克好转后逐渐减量至停用。
10.对症治疗
烦躁不安时可用镇静药,有感染时可给抗生素。
二、预后
多数病人预后良好,经数周、数月甚至迁延数年渐痊愈。少数呈暴发起病,因心源性休克、急性心力衰竭或严重心律失常于数小时或数天内死亡。个别病例因严重心律失常猝死。有的呈迁延过程,遗留不同程度左室功能障碍,其中有的仅有超声心动图或心电图改变,并无临床症状,然而少数病例则因心力衰竭迁延不愈,导致死亡。曾报道经组织学确诊的急性重症心肌炎35例患儿的病程及预后,患者年龄中位数3.3岁(1~15.1岁),均有急性心力衰竭及(或)严重心律失常,于发病1~47天(中位数7天)入院。治疗上除抗心力衰竭,抗休克和抗心律失常外,均加用甲基强地松龙和静脉输入免疫球蛋白。35例中6例入院时有严重急性心力衰竭,2例抢救无效,于入院72h内死亡。另4例加用心肺机支持循环,1例于6天后心力衰竭控制,2例行心脏移植成功,余1例第7天停用心肺机,终因心力衰竭并发真菌败血症死亡。这组重症病例,4例死亡,其中3例均发生在住院初期;心脏移植3例,其中1例病程1.9年,因排斥反应,术后3天死亡。总病死率(4/35)11.4%。未做心脏移植存活者共29例,经随访1.2l~31.6个月(中位数19个月),仅2例遗留左室功能障碍。其中1例病程6年,无症状,未服心脏药物,仅左室射血分数及缩短分数分别为50%及22%,运动试验提示运动耐力轻度下降;另1例病程刚3.8个月,心功能在恢复中。所有存活者均无心血管系统症状,无运动受限,也未服用抗心律失常药。作者分析死亡及心脏移植的高危因素,单因素分析认为发病年龄较大、左室射血分数低、需用机械通气或心肺机支持、发生过心脏骤停及室性心动过速为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提示室性心动过速是惟一的危险因素。病毒性心肌炎仅少数可遗留左室功能障碍或过渡到扩张型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终末期做心脏移植的108个心脏中,发现至少有一个明显的炎症细胞浸润灶。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心肌中可检测到病毒核酸。上述临床研究提示部分扩张型心肌病是病毒性心肌炎的后果。预后好坏主要取决于心肌病变的严重程度,并与以下因素有关:
1.感染病毒的型别
柯萨奇病毒B组3型所致的心肌炎较重,而A组9型较轻。
2.病人年龄
新生儿发病死亡率最高。
3.病情复发者
预后差。
4.左室射血分数明显下降者
预后差。
5.并发室性心动过速者
预后不良。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辨证论治
三、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中医治疗
1.辨证分型治疗
(1)急性热盛型:
治则:清热泻火,兼养心阴。
方药:以银翘散、五味消毒饮、泻心汤、竹叶石膏汤等加减。药用金银花、连翘、黄芩、蒲公英、知母、大青叶、麦冬、元参、甘草。方义分析:方以金银花、连翘、黄芩、蒲公英、大青叶清热泻火解毒,兼以透邪外出;石膏清热解肌透邪;竹叶清下焦之邪热。知母、麦冬、元参、甘草滋养心阴。诸药共奏清热解毒,滋阴之效。
(2)心阴虚损型:
治则:养阴清热,兼以安神。
方药:一贯煎、酸枣仁汤、补心丹等加减。药用生地、麦冬、沙参、元参、莲心、炒枣 仁、蒲公英、茯神。琥珀粉(冲)五味子、紫石英、板兰根、丹参。 方义分析:方以生地、元参、莲心滋心阴、清心火,麦冬、沙参、炒枣仁、五味子、茯神养心阴、安心神,琥珀、紫石英重镇安神;丹参活血养血。佐以蒲公英、板蓝根以清余邪。诸药合凑养阴清热、安神之功。
(3)气阴两虚型:
治则:益气养阴,复脉宁心。
方药:生脉散、炙甘草汤和加减复脉汤。药用党参、黄芪、麦冬、五味子、生地、丹参、 琥珀粉(冲)、炙甘草。
方义分析:方以党参、黄芪益心气;麦冬、生地、五味子滋心阴;丹参养血活血;琥珀宁心安神;炙甘草益气兼能调和诸药。诸药相合,共收益气养阴、复脉宁心之效。
(4)阴阳两虚型:
治则:温阳救逆,利水平喘。
方药:以参附汤、右归丸、真武汤、济生肾气汤加减,药用人参、附子、生黄芪、桂枝、 生龙牡,枸杞子、泽泻、白术、干姜、五味子、炙甘草。
方义分析:方以人参、黄芪、白术、炙甘草益气健脾利水;附子、桂枝、干姜温补心肾 之阳;杞果、泽泻、五味子滋补心肾之阴,取阴生阳长之意;生龙牡重镇以安心神,合而共奏温阳行水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