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倒综合征是指由于手术,在胃切除与胃空肠吻合术后失去幽门或其正常功能,胃内食物骤然倾倒至十二指肠或空肠,可引起一系列症状。可发生于任何类型的胃部手术之后,以Billroth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更为多见,食管手术引起迷走神经损伤也可产生倾倒症状。
倾倒综合征是指由于手术,在胃切除与胃空肠吻合术后失去幽门或其正常功能,胃内食物骤然倾倒至十二指肠或空肠,可引起一系列症状。可发生于任何类型的胃部手术之后,以Billroth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更为多见,食管手术引起迷走神经损伤也可产生倾倒症状。
倾倒综合征是怎么引起的?简述如下:
早期倾倒综合征的始动是由于食物快速进入小肠,血管内的液体迁移至胃肠道以维持胃肠道内正常的渗透压,低血容量导致躯体性症状。然而,对于“高渗透压理论”在倾倒综合征发生中的机制也存有疑问,因为迁移的液体量只有300~700ml,如此量的液体的急性丢失通常是容易耐受的。Hinshaw首次报道口服葡萄糖诱发倾倒时外周血管的扩张,而非传统认为的处于低血容量状态下的收缩。外周静脉和脾静脉扩张反应可能是早发性倾倒时出现躯体性症状和体征的重要因素。一些研究显示5-羟色胺、激肽-缓激肽系统在倾倒发作中的作用,但证据并不引人注目。服用葡萄糖后,倾倒患者的胰高糖素显著增高,血管活性肠肽、YY肽、胰多肽和神经降压素等也出现类似反应。晚期倾倒综合征因反应性的躯体性低血糖所致。食物快速进入小肠以及葡萄糖的快速吸收导致高胰岛素、高血糖反应,高胰岛素引起继发性低血糖。
倾倒综合征引发什么疾病?简述如下:
1、可出现头晕、心悸、心动过速、极度软弱、大量出汗、颤抖、面色苍白或潮红,重者有血压下降、晕厥。
2、晚期倾倒综合征多于术后半年以上发病,于餐后1~3h出现低血糖症状,如软弱无力、饥饿感、心慌、出汗、头晕、焦虑甚至精神错乱、晕厥。
倾倒综合征有哪些症状?简述如下:
症状在进食中或饭后30min内出现,持续15~60min,饭后平卧可减轻症状,早期餐后症状群主要包括两组症状:
1、一组是胃肠道症状,最常见的是稍食即饱感,随后发生上腹部胀满不适,恶心呕吐,吐出物为碱性含胆汁,腹部有绞痛,肠鸣音增加,腹泻,便稀等。
2、另一组是神经循环系统症状:心悸、心动过速、出汗、眩晕、苍白、发热、无力、血压降低等。
本病预防的方法为手术时胃切除不应过多,残胃不宜过小,吻合口要大小适中,一般以4cm宽度比较合适。进食后如有症状应平卧,尽量进食营养高而易消化的固体食物,少食多餐,并避免过甜、过咸、过浓的饮食和乳制品,饮水和流食可在两餐之间而不在餐时进服。术后早期餐后症状群多数病人症状较轻,经过一个时期的胃肠道适应和饮食调节后,症状可以消失或易于控制。
倾倒综合征患者临床症状不典型,检查过程中应该详细了解患者病史,同时结合体格检查,和血压、血糖、血常规、X平片、CT等检查结果,可以确诊。
倾倒综合征患者宜少食多餐,细嚼慢咽,避免摄入大量过甜、过热的流质饮食,餐后应平卧10~20分钟。其中,饮食成分和进食餐次的控制是所有治疗中最重要的环节,建议患者每日总食量分为6次,饮食摄入应为低糖、高蛋白质食物。
倾倒综合征的药物治疗可用抗组胺或抗乙酰胆碱制剂以及抗痉挛和镇静药。近年来也有试用抗5-羟色胺药物,取得一定的效果。文献报道应用生长抑素治疗亦有效。
少数病人症状显著,经上述药物治疗和预防措施无效时,可考虑手术治疗。临床上应用的手术方法种类颇多。原则上不外缩小吻合口、胃空肠吻合改为胃十二指肠吻合、移植一段空肠于胃和十二指肠之间(空肠代胃术)等,目的均在于减慢食物直接进入空肠内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