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国营
北京协和医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三级甲等医院,是国家卫生健康委指定的全国疑难重症诊治指导中心,最早承担高干保健和外宾医疗任务的医院之一,也是高等医学教育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国家 级
安徽医院排行榜排名靠前的医院有 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 铜陵市妇幼保健院、 马鞍山市妇幼保健院、 铜陵市中医医院、 安庆市中医院、 怀远县中医院、 阜南县中医院、 淮北市中医医院、 蒙城县中医医院、 潜山市中医院、
【展开】1949年4月,在接收济民医院、济华医院、市红十字会医院和市立医院基础上,成立了蚌埠市建院最早的市级公立综合医院——“市立工人联合医院”,1953年11月更名为“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建院60多年来,几代“一院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逐步把医院建设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大型三级综合医院,成为建设皖北地区医疗服务中心的重要力量。
目前,医院是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蚌埠医学院附属医院、临床学院,附设蚌埠市儿童医院和呼吸、消化、脑血管3个市级疾病研究所;医院先后被授予“全国百佳医院”、“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单位”、省市“文明单位”、“诚信单位”及“优质服务单位”等荣誉称号;儿科荣获国家级“青年文明号”和“全国妇女创先争优先进集体”称号。
医院编制床位840张,开放床位960张,职工1290余人,年门急诊50万人次,出院病人3.2万人次。专业技术人员1100名,高级人才130名、研究生108名,拥有45个临床医技科室,学科设置齐全,儿科、消化内科、新生儿科、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被评审为省级特色专科;泌尿外科、普通外科、骨科、胸心外科、整形外科、妇产科和康复医学科为市级重点学科。
一院相继开展了早产儿及未成熟儿的培育,危重新生儿的救治,经支气管镜气道灌洗治疗小儿肺不张、小儿脑瘫康复及感觉统合训练,以及小儿疑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技术;胰、胆管造影取石支架置入技术,冠脉内超声指导下冠脉旋磨术、三维磁电导航下射频消融术、有创血流动力监测+CRRT,以及冠脉造影支架植入、起搏器植入等技术;体外循环胸腔镜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和二尖瓣置换术、冠脉动脉旁路移植技术,显微镜下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肝切除及肝癌综合治疗技术,颈椎前后入路减压固定、脊柱侧弯矫正,人工膝、髋关节置换,下颌骨颧弓整形技术;妇产、产科、普外、胸外、骨科等各类腔镜微创技术,输尿管软硬镜联合技术,各种复杂疑难麻醉等一大批技术项目填补医院技术空白,多项技术处于省内先进、市内领先水平。
一院坚持科教兴院的办院理念。近年来,通过省、市科研立项50项,与中电科41所建立医疗装备研发基地,早产儿培育箱糸列产品完成样机进入申报,复合光康复治疗仪获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资助。建立院内学分制度,年举办三级继续教育项目20项,发表学术期刊论文150~200余篇。承担蚌医临床医学生理论和见习教学任务,连续三年参加蚌埠医学院青年教师技能大赛、实习生比赛获奖。
一院重视人才建设与培养,先后涌现出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医药卫生工作先进个人、全国百名优秀医生、安徽省江淮名医、省市劳动模范、安徽好人和市技术拔尖人才等一批德艺双馨的医疗专家。与台湾马偕医院建立友好医院,6批60余名管理人员赴台湾接受精细化管理培训,建立欧美骨干人才进修通道,8批20余名中青年骨干人才赴美国、英国、意大利、以色列等境外深造项目,为学科建设插上腾飞翅膀。
医院拥有64排螺旋CT、大型血管造影DSA、3.0TMRI、高压氧、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彩超、心电血压动态监测系统、数字胃肠机、DR系统、全套健康体检设备、眼科视光系统以及腔镜系统等设备,具备各类急危重症救治能力,先后建成重医学科(ICU)、心血管监护(CCU)病房、新生儿重症监护(NICU)病房、儿童重症监护(PICU)病房、急诊重症监护(EICU)病房、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和血液净化中心,医院综合实力日益提高。
一院全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开展 “三见面、三查房、三交班和包床满意度”服务,落实出院沟通、家庭回访等服务措施。认真落实“治未病、看小病、治大病”方针,连续10年承办“健康零距离”电视栏目,常年开设蚌埠日报健康专版,传播健康知识,打造健康行为。积极完成抗震救灾、援外援藏援川援疆任务,认真履行公立医院公益和社会责任。
为了紧密配合蚌埠市委、市政府建设皖北医疗中心的目标,一院领导班子科学决策,加快了发展步伐,正式将建设现代化三级甲等医院、建设综合病房医技大楼列入一院“十三五”发展目标。
60多年来,“一院人”以“精诚、严谨、创新、卓越”理念,坚持“忠诚医学、崇尚医德、服务第一、质量第一”的宗旨,完美诠释 了“厚德仁术、情系江淮、修业济民、永续第一”的一院精神。医院相信,将一院“建设成为皖北地区有影响、有特色、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现代化三级甲等医院”愿景,必将会在这代一院人的手中实现!
铜陵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第四人民医院)始建于1988年8月,是一所集医疗、保健、预防、教学、科研、康复于一体的三级甲等医疗机构,系安徽医科大学教学医院,铜陵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省妇幼保健实习基地,省NICU专科护士培训基地,省异地就医定点结报医院,铜陵市县医保定点医院,南陵县、无为县、枞阳县、青阳县新农合定点医院。
医院现有职工620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0名,副高级职称72名,中级职称245名,安徽医科大学兼职教授、副教授21名。开放床位500张,年门诊量34万余人次,年住院病人1.4万余人次。医院根据业务性质分为保健所、临床部两部分,保健所内设妇女保健、儿童保健、婚前健康检查、健康教育等科室,担负着全市妇幼保健业务管理和指导的职能,多年获全省妇幼卫生目标考核前三名;临床部设有妇科、产科、儿内科、儿外科、消化内科、心肺内科、康复内科、外科、优生遗传科、乳腺外科、骨科等30多个临床医技科室和16个病区。其中,儿童保健科是省预防医学重点学科,开设儿童心理行为、保健咨询、听力、视力、口腔保健、女童门诊等,开展儿童早期教育、心理咨询、生长发育评价、智力测试和感觉统合训练等多种服务,荣获全国妇幼保健专科建设贡献奖。儿内科是铜陵市重点学科,在新生儿急诊急救、重症监护、儿童哮喘标准化防治、儿童脑瘫康复、儿童行为发育上处于省内先进水平。新生儿重症监护(NICU)是科室的亮点之一,开展各种高危新生儿的生命支持和与新生儿窒息相关疾病的抢救及治疗,曾成功救治900克极低体重儿,大幅提高危重新生儿的存活率,填补了本地区在新生儿急救方面的空白,为省NICU专科护士培训基地;被省残联、省康复中心定为国家级脑瘫抢救性康复项目定点机构的脑瘫康复中心,收治的患儿辐射合肥、芜湖、池州等周边地区,9名儿童经过治疗从走路足尖着地呈剪刀步态或只能爬行,目前已正常上学。儿外科疾病诊治能力处于市先进水平,成功开展多例先天性疾病矫正手术,手术成功率在95%以上。妇产科是市重点学科,妇科重点发展微创技术,开展宫腔镜、腹腔镜、自凝刀诊治疾病,开设人流术后关爱门诊(PAC),为术后女性提供人文关怀和健康教育;产科秉承儿童优先、母亲安全,承担全市一半孕妇的分娩任务,在高危孕产妇诊治、胎儿宫内监护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是铜陵及周边地区高危孕产妇的集中地,“夫精人工授精”生殖辅助、一对一全程陪伴分娩、镇痛分娩技术日益成熟,深受群众欢迎,剖宫产率保持30%水平左右。消化内科是市重点学科,除常规开展电子胃镜、电子肠镜检查外,胃肠息肉摘除术、食道狭窄扩张及支架植入(取出)术、食道静脉曲张套扎术、病变粘膜切除术、晚期肿瘤内镜直视下瘤体内注射治疗、肝肾胰穿刺引流术等介入治疗技术成熟,年重症抢救病患100余人次,抢救成功率大于98%,尤其是在急性重症胰腺炎、上消化道大出血、毒(食)物中毒等疾病的危重抢救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优生遗传科开展遗传性疾病和新生儿先天性疾病筛查诊断,三次发现罕见易位染色体核型并被收录中国人类染色体异常核型数据库,与华大基因联合开展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无创基因检测;乳腺科乳腺肿块穿刺活检术和腋下微创乳腺肿块切除术日益成熟,充分满足爱美女性“健康与美丽并存”的需求;同时,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保健与临床相结合,开展早孕咨询、营养支持、产前筛查、产后康复、新生儿游泳抚触等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在铜陵及周边地区有着广泛影响。
我院实行院所合一,作为市妇幼保健所,我们坚持公益性质,积极推进实施民生工程和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承担全市妇幼保健业务指导、培训中心职能,是全市妇幼保健工作的龙头,建立起市、县、乡(镇)三级妇幼保健网络,并通过专家蹲点、现场指导、专题讲座、集中业务培训、人员进修等形式,对全市妇幼保健及产儿科工作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同时开展免费婚检、孕期保健、产前筛查、妈妈宝宝学校、营养门诊、母乳喂养、产后康复、早期教育等服务;作为妇幼保健院,我们以临床为依托,保健与临床相结合,积极推广妇幼保健适宜技术,办实用特色医院,开展一对一全程陪伴分娩、镇痛分娩、新生儿游泳抚触、无痛人流、人流术后关爱门诊(PAC)、静脉留置针等一系列体现人文关怀的服务,妇幼保健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科技创新能力日益增强,开展科研项目42项,铜陵市科技局重点科研项目《胎儿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及对围产期异常的影响》获市科学技术三等奖、省科研成果奖,《铜陵城区3-12岁儿童睡眠状况流行病学调查》等5项科研课题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有些项目填补了国家、省、市空白,4项发明获国家专利,在国家级刊物(CN刊号)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被授予铜陵市科技工作先进集体。
医院现有飞利浦螺旋CT、飞利浦全数字化拍片系统(DR)、飞利浦心脏彩超、美国GE Voluson E8四维彩超、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德国西门子800毫安数字化胃肠射线机、意大利乳腺钼靶X光机、日本日立718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希森美康全自动五分类血液细胞分析仪、日本富士能电子胃镜、德国蛇牌宫腹腔镜等大型医疗设备80余台(套),充分满足铜陵及周边地区人民群众的妇幼保健和医疗康复需求。
铜陵市妇幼保健院全体职工将继续实践“质量第一、生命至上”的医院精神,秉承“诚、爱、博、精”的院训,科学严谨,大医精诚,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竭诚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为铜陵市的医疗保健事业做出积极贡献。
马鞍山市市立医疗集团市妇幼保健院暨市第二人民医院始建于1974年,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一所集医疗、预防、保健、教学和科研为一体的具妇幼保健、妇产科和儿科专科特色的区域性综合医院,是全市三区三县妇幼保健和优生优育指导中心。
医院床位数350张,开设妇产科、儿科、内科、妇女保健科、儿童保健科、皮肤科、康复医疗科等20多个专业科室。医院在职职工520人(不含临检),高级职称46人、中级职称116人、初级职称249人,其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占83.5%;2013年医院年门诊量55万余人次;住院病人1万余人次;年手术近4000台次;年分娩人数近5000人,占全市70%以上,连续13年位居全市第一。
医院拥有大中型设备有:四维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乳腺钼靶仪、超声骨密度、产后康复治疗仪、盆底肌肉治疗仪、电子阴道镜、宫颈液基细胞检测仪、基因杂交信号扩大仪(HC2-HPV检测仪)、电子胃镜、进口宫、腹腔镜系统、彩色精子质量检测系统、胎儿中央监护系统、NICU全套设备、高档呼吸机、高频电外科系统(妇科工作站),生物物理治疗仪,染色体核型分析系统等,为临床、保健、医疗、科研、教学提供了优良的工作条件。
医院经过几代人共同努力,现已挂牌国家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安徽医科大学教学医院,省妇幼保健培训基地,经省卫生厅批准,已成为新生儿疾病筛查皖南分中心、产前筛查中心、产前诊断中心、生殖医学中心、听力筛查中心、卫计委“内镜与微创医学妇科培训基地”等,并成为全国首家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的妇幼保健机构,安徽省**获得杨崇瑞基金表彰的医院。同时荣获全国妇联颁发的巾帼文明岗称号,马鞍山市颁发的“三八红旗集体”和2009—2012年度先进集体称号,并连续五年市立医疗集团“**”单位荣誉称号。
安庆市中医医院是我省早期建立的中医医院,成立于1959年12月。是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教研为一体的综合性中医院。医院现占地面积7.5亩。编制床位200张,实际开放207张,现有在职职工310名,有高级职称27人,中级职称90人,初级职称102人,是国家二级甲等中医院,省示范中医院,安徽中医学院教学医院, 国家执业医师资格(中医类)实践技能考试基地。设有:内、外、妇、儿、骨伤、针灸、推拿、痔瘘等21个临床科室及5个医技科室;以及肝胆病、肾病、糖尿病、中医肿瘤、皮肤、乳腺、不孕不育、颈腰椎病等23个专病门诊。 通过多年努力拥有:安徽省名老中医工作室1个;“妇科、肿瘤科”被列入国家级“十二.五”中医重点建设专科;骨伤科、颈肩腰腿痛、肝病、糖尿病被列入安徽省中医重点建设专科专病;肛肠科、皮肤科、肿瘤科、骨伤科、糖尿病被列入安庆市中医重点建设专科专病。医院年门诊量15万余人次,年收住病近5000人次。
医院注重发挥中医优势,突出中医特色。医院技术力量雄厚,学术氛围浓郁。曾拥有殷子正、查季璞、陈可望、马绍卿、张国范等一批享誉省内外的名医。内科技术力量雄厚,是医院龙头科室,曾在省内外享有较高盛誉;外科、骨伤科、肛肠科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形成自己的特色。仅外科研制的特色中药制剂达20余种,尤其在治疗疮疡、疖肿、淋巴结核、骨髓炎、痛风和皮肤病方面疗效显著。骨伤科在软组织损伤和四肢闭合性骨折治疗方面,采用中医传统手法——推拿、整复、小夹板固定等,配合中药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续筋接骨和补肝肾等辩证治疗,疗效突出,避免患者开刀之苦。对于开放性和粉碎性骨折等较复杂的骨折采用内固定手术复位等中西医结合疗法;颈腰椎病采取牵引、耳针等综合疗法形成自己特色;肛肠科采用传统和现代科技相结合的方法,并运用肛肠综合治疗仪治疗Ⅰ~Ⅲ期内外痔,同时对环状混合痔进行齿状分段外切内扎术,近年来又开展了PPH(痔上粘膜环切吻合术)治疗环状混合痔,在本市及周边处于领先水平;气管炎“冬病夏治”、中西医结合治疗皮肤病等在皖西南地区享有很高声誉;中西医结合治疗“不育不孕”专病在省内居先进水平;开展女性乳腺系统疾病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健康预防保健咨询和“治未病”服务。医院目前已能对急危重症患者及时施治,具有较强的综合实力。
近10年来,医院先后两次获得了 “安徽省省文明中医院”称号和“安庆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安庆市诚信医院”“安庆市文明单位”等殊荣,并多次在安庆市医疗质量督查中名列中医院前茅。医院将继续坚持“科教兴院、人才立院、技术强院”建院方针,启动创建三级中医院工作,将医院建设成为一所以中医药特色为主、中西医结合为广大患者服务的窗口单位。
怀远县中医院始建于 1984年,坐落在荆山之麓,涡淮之滨,依山傍水,景色秀丽。1998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二级甲等中医院”,先后荣获全国卫生先进集体、全省示范中医院、全省卫生先进集体、市级文明单位等多项光荣称号。2006年被省司法厅授予法医临床司法鉴定单位,2011年被评定为安徽中医学院临床教学医院。
医院秉承“厚德、精医、怀善、致远”的院训,坚持“传承创新、济世惠民”的办院宗旨,励精图治,锐意进取,经过20多年的建设,现已发展成为专业科室齐全,人才结构合理,技术力量雄厚,医疗设备先进,中医特色明显,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预防、保健于一体的二级甲等综合性中
医医院。
医院占地面积1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0平方米(目前, 23000平方米的住院医技综合楼正在建设中)。医院编制床位201张,开放床位450张,2012年医院业务收入8000万元,年收住病人20200余人,病床使用率120%。年门诊量14万人次,门诊中药使用率(包括中成药)65%以上,中药饮片处方占门诊处方总数51%以上。
医院现有员工467人,专业技术人员412人,高级职称22人,中级职称145人,中医博士1人,硕士5人。全院设15个临床科室,10个医技科室,8个行政科室,其中肛肠科、针推康复科、骨伤科被确定为省级重点专科。医院设备先进,现拥有超导核磁共振成像系统(MRI)、进口螺旋CT、进口彩超、大型X光机、进口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体外碎石机、电子胃镜、脑彩超、腰椎间盘牵引治疗仪、牙科综合治疗仪、呼吸机、豪华肛肠综合治疗仪、腹腔镜、CR、DR、C臂、纤维结肠镜、经皮肾镜、关节镜等40多台(套)大型高新医疗设备,总价值4000余万元,中医诊疗设备占诊疗设备总数53%。医院环境和谐优美,小桥流水、猴园、鸟园、假山、喷泉及文化长廊等设施点缀其间,充分体现了中医药文化特色。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医院实行了信息化管理,配置了HIS、电子病历、LIS等系统。
医院始终坚持“突出中医特色优势,提升综合服务水平”的发展方向,坚持走 “文化建院、人才立院、科技兴院、管理强院”之路,创新管理模式,加强内涵建设,把“树名医、建名科、创名院”作为医院的发展理念,在满足群众健康需求的基础上,促进特色专科向品牌优势专科的转化, 以三个省级重点专科(肛肠科、针推康复科、骨伤科)为龙头,着力打造创伤骨科、心内科、糖尿病科、肿瘤外科、老年病康复科、预防保健科(治未病科)等特色专科。广泛开展肿瘤介入、宫腔镜、关节镜、椎间盘镜、腹腔镜等微创治疗,引进瑞士EMS碎石系统、等离子电切镜等多项先进诊疗设备及技术,严格遵照国家医疗服务收费标准,采用中医、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各种病症,均取得良好疗效,赢得全县及外地患者的一致好评。我院将竭诚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中医药服务,为我县中医药事业发展做出**的贡献。
医院急诊、急救系统完善,24小时免费接诊,急救电话:0552-8011333。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国营
北京协和医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三级甲等医院,是国家卫生健康委指定的全国疑难重症诊治指导中心,最早承担高干保健和外宾医疗任务的医院之一,也是高等医学教育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国家 级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国营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成都市锦江万里桥头的华西坝,有一座闻名遐迩的医学城,她就是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追溯历史,华西医院起源于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国基督教会1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国营
一、历史沿革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前身是中国协和医学院第二临床学院,1953年10月,总后方勤务部卫生部决定将“中国协和医学院第二临床学院”改为“军委直属机关医院”。1954年7月,总后方勤务部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国营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委属事业单位,是复旦大学附属综合性教学医院。医院开业于1937年,是中国人创建和管理的最早的大型综合性医院之一,隶属于国立上海医学院,为纪念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孙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国营
瑞金医院建于1907年,原名广慈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有着百年的深厚底蕴。医院占地面积1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绿化面积4万平方米,核定床位1893张(
擅长:主任医师
著名中医肿瘤学家及中西医结合临床肿瘤学家,现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医学博士、教授、博
擅长:主任医师
从事儿内、急救专业近四十年,具有丰富的危重症及疑难杂症抢救治疗经验。特别擅长各种休克、中毒、抽搐等
擅长:主任医师
从事眼科临床工作40余年,具有极丰富的临床经验及诊治疑难眼病的能力,尤其擅长青光眼的早期诊断及难治
擅长:主任医师
李晶,女,1962年12月生,汉族,陕西人。1985年毕业于新疆医学院医疗系,学士学位。毕业后分配
擅长:主任医师
1965年毕业于新疆医学院临床医疗学,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曾获自治区优秀专家称号。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