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国营
北京协和医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三级甲等医院,是国家卫生健康委指定的全国疑难重症诊治指导中心,最早承担高干保健和外宾医疗任务的医院之一,也是高等医学教育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国家 级
(1)病毒性肝炎隐性感染:血清ALT测定是在非选择性人群中筛选出无症状的病毒性肝炎隐性感染患者的常用指标,具有一定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尤其在献血者的选择方面,相当于参考值上限1.5倍的血清ALT升高可作为剔除可能感染肝炎(丙肝)的献血者的依据。
在丙型肝炎感染的早期阶段,用干扰素治疗可以减轻肝组织学损伤,控制病情发展。此外,丙肝早期诊断有助于及时向病人发出劝告忌饮酒,因后者可加重HCV感染者病情。因此早期发现HCV感染者具有重要意义。用病原学检测方法从普通人群中发现HCV感染者固然可靠,但花费太大,而较实用的方法是采用适当的筛选试验,筛选出高危人群,再进一步用特异性抗HCV抗体试验,如第二代酶联免疫吸附试验(HCVEIA2.0)检测抗HCV抗体,阳性者确认为HCV感染。Lapane等的评价研究表明,血清ALT作为HCV筛选指标阳性预测率为34%,明显高于以包括社会侵入性危险因子(IV毒品史、与IV毒品者的性接触史等)和非社会侵入性危险因子(输血史、30~49岁年龄段以及男性等)在内的HCV感染危险因子为基础的数学预测方程等方法所预测的阳性率(14%~22%),预测的特异性(92%),也高于后者(74%~84%),只是所需费用比后者高1.1~1.7倍。
(2)急性病毒性肝炎:急性病毒性肝炎典型病例在黄疸出现前1~2周血清ALT、AST活性即开始迅速升高,至黄疸出现后达峰值,并保持1~2周,此后即迅速下降,至黄疸出现后6~7周基本恢复正常。急性期血清ALT、AST的升降基本保持平行,ALT的增高幅度一般大于AST。不同类型急性病毒性肝炎的血清ALT演变规律不一。甲型肝炎血清ALT在达到高峰后下降较快,常在2~4周内降至正常。部分乙型肝炎患者发病后血清ALT缓慢上升,缓慢下降,降至100~200U/L左右常迁延一段时间,约需2~3个月更长时间才恢复正常。丙型肝炎病人ALT升高持续时间更长。如ALT活性长期持续升高或反复波动,可能向慢性发展。也有一些轻型无黄疸型肝炎病人只有一过性ALT升高,短期内即恢复正常。
急性肝炎时,血清ALT、AST升高幅度大致能反映肝细胞坏死程度,即ALT升高幅度一般与肝细胞损害程度相平行,如病情较严重的黄疸型肝炎血清ALT升高幅度一般比无黄疸型肝炎大。但是,二者之间的关系也不完全如此。暴发型肝炎时,由于肝细胞广泛而严重的坏死,肝细胞浆内ALT已释放殆尽,加之ALT半衰期较短,导致血中酶活性逐渐降低,而血清胆红素(TBil)继续进行性升高,二者不再保持平行关系,出现所谓“酶胆分离”现象。
(3)在慢活肝诊断中的意义:慢性活动性肝炎(慢活肝)患者血清ALT也都持续或无规律反复增高,增高幅度(多数比正常高3~5倍)一般大于慢性迁延性肝炎(慢迁肝,CPH)(多数比正常高1~2倍)。
血清ALT是反映慢性乙型肝炎活动性的良好指标。赖炎卿等应用肝组织炎症活动性指数(Histologicalactivityindex,HAD,对102例慢性乙型肝炎切片进行复核,评分并与血清ALT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高HAI(10.5~15分)的慢性肝炎患者血清ALT异常升高(>40U/L)的比例19/28(67.9%)明显高于低HAI(0~10分)者(13/62,21.0%),慢性肝炎患者肝组织形态学定量研究也证明,血清ALT与肝小叶内炎症坏死程度及肝总坏死面积呈显著正相关,与肝实质面积成显著负相关。这些结果提示ALT异常升高可作为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慢活肝,CAH)的诊断指标之一。
丙型肝炎患者血清ALT与肝HAI之间的关系可能有别于乙肝。Haber等的临床评价结果表明,一定范围内的ALT、AST值与慢性丙型肝炎HAI之间并无相关性,只是ALT、AST升高10倍(≥350U/L)时,与肝片状坏死相关。尽管肝活动性最小的慢迁肝血清ALT、AST(±s分别为110±71、57±34U/L),明显低于轻度或中度活动性的慢活肝(ALT、AST±s分别为256±211、123±88U/L),尽管慢活肝无片状坏死时血清ALT、AST(分别为133±84、73±47U/L)显著低于有片状坏死者(ALT、AST、分别为207±149、120±83U/L),但是,肝活动性不同的各组之间ALT、AST测定值存在相当程度的重叠。Haber据此认为,转氨酶并不能预测慢性丙肝肝组织学状况,尽管ALT≥10倍升高提示有肝片状坏死存在。
另一方面,丙肝患者血清ALT正常也不能排除肝可能存在活动性病变。Gholson等报道的303例丙肝患者,有50例(占16.5%)在做肝穿刺前至少6个月血清ALT、AST一直维持正常,但肝活检证实,其中15人为活动性肝炎。
(4)在判断肝炎病毒复制和有无传染性中的意义:HBV核心抗原(HBcAg)是存在于HBV颗粒核心部分的抗原。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存在于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患者与HBsAg携带者的血清中,与DNA聚合酶密切相关,是HBV在体内复制的重要指标,也是提示血液有传染性的重要指标。临床观察到,血清ALT异常(≥46U/L)时,HBcAg阳性率(45%,n=92)显著高于ALT正常时HBcAg阳性率(33.3%,n=58)(P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国营
北京协和医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三级甲等医院,是国家卫生健康委指定的全国疑难重症诊治指导中心,最早承担高干保健和外宾医疗任务的医院之一,也是高等医学教育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国家 级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国营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成都市锦江万里桥头的华西坝,有一座闻名遐迩的医学城,她就是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追溯历史,华西医院起源于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国基督教会1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国营
一、历史沿革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前身是中国协和医学院第二临床学院,1953年10月,总后方勤务部卫生部决定将“中国协和医学院第二临床学院”改为“军委直属机关医院”。1954年7月,总后方勤务部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国营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委属事业单位,是复旦大学附属综合性教学医院。医院开业于1937年,是中国人创建和管理的最早的大型综合性医院之一,隶属于国立上海医学院,为纪念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孙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国营
瑞金医院建于1907年,原名广慈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有着百年的深厚底蕴。医院占地面积1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绿化面积4万平方米,核定床位1893张(
擅长:主任医师
著名中医肿瘤学家及中西医结合临床肿瘤学家,现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医学博士、教授、博
擅长:主任医师
从事儿内、急救专业近四十年,具有丰富的危重症及疑难杂症抢救治疗经验。特别擅长各种休克、中毒、抽搐等
擅长:主任医师
从事眼科临床工作40余年,具有极丰富的临床经验及诊治疑难眼病的能力,尤其擅长青光眼的早期诊断及难治
擅长:主任医师
李晶,女,1962年12月生,汉族,陕西人。1985年毕业于新疆医学院医疗系,学士学位。毕业后分配
擅长:主任医师
1965年毕业于新疆医学院临床医疗学,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曾获自治区优秀专家称号。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