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炎是女性朋友高发的一种乳房疾病,由其是是刚生下孩子的母亲的通病,很多刚过了月子的初产妇很容易就得了乳腺炎,乳腺炎的发病不仅会影响到正常的母乳在,同时如果不及时治疗的话,对患者的身心危害也是很大的,因此得了乳腺炎就一定要及时的治疗。
其实临床上治疗哺乳期的乳腺炎方法不是很多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本医,中医,都是如何治疗乳腺炎的吧。
急性乳腺炎是乳腺急性化脓性感染疾病。多发生于产后3~4周的妇女,尤以初产妇多见。主要因为乳汁瘀积和感染病原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为多)所致。根据其临床表现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乳汁郁积期,是疾病的早期,开始有恶寒发热,继而乳房肿胀疼痛,触之有包块,边界不清,触痛明显,表面皮肤微红或正常。二是蜂窝组织炎期,炎症继续发展,出现寒战高热,乳房疼痛加剧,局部红肿发热,青筋(静脉)暴露,腋窝下常可触摸到肿大的淋巴结且有触痛。三是脓肿形成期,炎症局限而形成脓肿,乳房红肿热痛更明显,触之有液体波动感,并可破溃,向表面排脓。中医学称为"乳痈",发生于妊娠期者称"内吹",发生于产后者称"外吹"。俗称"奶疮"。
诊断要点:
产后发热恶寒,甚至高热寒战,乳房红肿热痛,触摸有包块,外周血象升高,结合临床排除其他感染性疾病,即可作出诊断。疑难病例,可作X线检查。
西药治疗:
一般服用抗生素。如红霉素,成人每日口服1~2克,分3~4次服。小儿按每公斤体重30~50毫克,分3~4次服。
中药治疗:
1.初期表现:乳房肿胀,或皮色发红,内有包块,界限不清,排乳不畅。伴恶寒发热、头痛、胸闷等症。舌苔薄白,脉浮数。
中成药:①乳疮丸,每次9克,每日2~3次,温开水送服。②活血解毒丸,每次6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食疗:①黄花菜(金针菜)鲜根60克或黄花菜(干品)25克,猪蹄1个。同放砂锅内加水清炖,不加佐料。饮汤吃肉,每天1次,连服数天。②炒麦芽60克,水煎服,每天1剂,连服3~4天。
2.成脓期表现:乳房肿块增大,皮红疼痛,发热恶寒或高热寒战,口干喜饮水,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滑数或弦数。若发热不退,乳房硬块中央变软,按之有波动感,表示已经化脓成痈。
中成药:①清血解毒丸,每次6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②醒消丸,每次3~9克,每日1~2次,温黄酒或温开水送服
食疗:①甲鱼1只(约500克),炒山甲15克,炒皂角刺10克,公英15克,连翘10克。将甲鱼除去内脏、爪尾、头颈,切块放入大汤碗内。把以上五味药碾碎,分别装入纱布袋内,码在甲鱼周围,再加入葱、姜、黄酒、盐等调味品,加入清水没过碗内诸物,上笼蒸两小时。待甲鱼烂熟,拣去药袋,分顿食甲鱼。②猪蹄1只,银花30克,白芷、桔梗、漏芦、赤芍各10克,茅根15克。将药物装入纱布袋内,与猪蹄同煮汤,加盐调味,食肉饮汤。
3.溃脓期表现:脓成已溃破或切开引流之后,留有创面,或脓出不畅,乳房肿痛,身热,体质偏虚。舌淡苔薄白,脉弦细。
中成药:①当归补血丸,每次9克,每日2~3次,空腹时温开水送服。②归脾丸,每次10克,每日3次,空腹时温开水送服。
食疗:①北黄芪30克,枸杞子30克,乳鸽1只。将鸽去皮及内脏,与药同放碗内,加水适量,隔水炖熟,调味后饮汤食肉。2~3天炖食1次,连服4~5次。②蒲公英40~60克(新鲜全草60~90克),粳米50~100克。将公英洗净切碎,煎取药汁去渣,加入粳米同煮粥食。每天分2~3次食完,3~5天为1疗程。
家庭自疗:
1.按摩先在患侧乳房上涂少许润滑油,患者用手掌由乳房四周轻轻向乳头方向按摩。但不宜用力挤压或旋转按压,应沿乳腺管方向施以正压,同时用手指轻提乳头数次。若在按摩前,做局部热敷,疗效更好。亦可用梳背按摩,先在乳房上涂抹少许润滑油,然后用烤热的木梳背轻轻按摩患病部位,继而向乳头方向连续推赶,使积乳推出。主要用于急性乳腺炎初期
2.敷贴①取白菊花15克,蒲公英60克,将两药合捣烂,用温开水调匀,装纱布包中,敷于脐部,外用纱布、胶布固定,1天换药1次。②麦迪霉素1片,苯海拉明1片,三黄片1片,上药共研末,水调为糊,敷脐部,外用纱布包扎,每天换药1次。此外,还可用以下验方
乳腺炎可以说是哺乳期妇女最高发的一种乳房疾病了,在这里提醒一下如果要用药治疗的话一定要考虑到会不会影响到孩子的身体发育,还有就一点就是如果没有必要的话就不要给孩子断奶了,毕竟母乳才是孩子最好的营养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