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气虚指由发汗、泻下太过,或劳心过度,心气耗损或年老脏气日衰、病后体虚所致。心气虚指由发汗、泻下太过,或劳心过度,心气耗损或年老脏气日衰、病后体虚所致。表现为心悸,气短(活动时加剧),自汗,胸闷不舒或痛,面色苍白,体倦乏力,舌质淡,舌体胖嫩,苔白,脉虚等。治宜益气养血为主。心气虚证是临床常见的、病势较缓、病情较轻的证候。多因禀赋不足、心气素虚;年迈体衰、脏气渐弱;劳倦思虑过度,耗伤心气;或由久病气血双亏,心气乏源;或因误汗、过汗、汗出过多,心气随之而泄,导致心气不足。其证属虚,病位主要在心。日久可影响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极易造成瘀血、痰浊等病理产物的发生。如果能在饮食中加入一些营养的食物,或者使用一些简单的偏方,是最方便最有效的方法。
偏方1
(1)宅中汤加减:炙黄芪15克、炙党参12克、朱茯神10克、远志10克、当归10克、白芍l
0克、丹参6克、柏子仁10克、酸枣仁10克、炙甘草6克。本方适用于心气虚,无寒、热象症状者。
(2)养心汤加减:炙党参12克、炙黄芪10克、柏子仁10克、酸枣仁10克、朱茯神10克、当归10克、白芍10
克、百合12克、桂枝6克、炙甘草6克。本方适用于心气虚偏阳虚症状者。
(3)炙甘草汤加减:炙甘草12克、炙党参10克、生地黄15克、阿胶珠10克、朱麦冬10克、大麻仁10克、百合10克、广木香6克、生姜6克、大枣5枚。本方适用于心气虚偏阴虚而兼见脉结代,或促者。
以上方药,浓煎,取汁200~300毫升,每日1剂,温服,每日3次。
偏方2
偏方1为基础,加减变化:若气虚及阳,症见形寒肢冷者加附片6克、荜澄茄6克以温阳;若气虚致血瘀,症见胸闷憋痛,口唇紫绀者在养心汤的基础上加檀香6克、桂枝10克、丹参10克以活血通络;若纳呆、腹胀、大便溏泄者加炒白术10克、薏苡仁15克、陈皮10克、砂仁6克以健脾利湿;兼见血虚,症见口唇淡红,心悸不已者可在宅中汤基础上加桂元肉15克、制首乌12克以养血安神;若兼咳嗽少气,喘促面浮加沉香6克、蛤蚧10克、核桃仁15克焙干共研末,每次5克以固肾平喘:若兼见胆虚,症见心悸不寐.寐中恶梦纷纭,易惊恐,可在宅中汤基础上加茯苓10克、石菖蒲10克、珍珠母15克,以补气益胆安神。
偏方3
(1)百合15克、桂元肉15克,加冰糖少许请钝后,少量频服。(2)百合30克、莲子肉30克、粳米200克煮粥早晚服用。(3)桂元肉30克、大枣15克,加入糯米200克,煮粥食之。
偏方4
燕窝汤
原料:燕窝、冰糖。
制法:燕窝放入盅内,用温水浸泡至燕窝松软,用镊子择去毛,捞出用轻松洗净,沥净水分,撕成细条备用。锅中加入清水,放入冰糖,烧开溶化后撇去浮沫,用纱布滤去杂质,将汁液倒入干净的砂锅中,下入燕窝,加入煮沸即可。
以上食疗偏方仅仅是对病情的缓解和加速恢复。生活中要注意一下几点来预防此病的发生:
1.精神及生活护理较为重要,要使病人克服急躁、惊恐、焦虑的不良情绪。病人居处的环境应安静,严禁喧哗,且应空气新鲜,干净舒适,以保证病人能安静休息。
2.心气亏耗患者,一定要高度重视脉象的变化。过快、过侵及促、结、代等间歇脉,要及时调整方药,观察病情,结合病情迅速进行辨证处治。
3.“厥心痛”、“真心痛”病中属心气虚的病人,不宜饭后“百步走”,因饭后血液多集中在消化道以帮助消化食物,而饭后活动则使血液分布到四肢,造成相对的心脏供血不足而诱发“厥心痛”。劳则气耗,导致心气更虚,加重心络痹阻,不通则痛作,不可不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