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网友投稿

疾病大全

当前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颈部 > 缢死

缢死简介

相关问答

  缢死(strangulation)或绞杀,常见者为上吊自缢(suicidal hanging),多因心理情绪因素,或见于精神病有妄想等症状的患者。自缢可导致脑部及全身各器官严重损害。但由于缢绳的粗细、身体的重力及时间的长短不同,因而损害的程度有所不同。

【详情】

01缢死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1、发病原因

  自缢(suicidalhanging)多见于心理情绪不良,或有精神疾病,如有抑郁、妄想等症状的患者。

  2、发病机制

  脑部损害主要由于颈动脉受重力压迫而阻断脑部的循环,呼吸道受压而阻断氧气吸入。此外,可因激惹颈动脉窦反射引起心脏骤停而导致严重后果。

  患者脑部呈急性缺氧缺血性病理改变,且和神经组织缺氧时间以及救治后生存时间不同而表现各异。早期死亡者,大体可见脑部不同程度的肿胀,全脑表面血管充盈扩张。镜检除脑部组织呈水肿之外,神经细胞多呈急性细胞肿胀,其胞体胀大,细胞核正常,胞质中有细小空胞称“微空泡形成”,线粒体增大,其嵴不清晰。稍晚脑部神经细胞进一步呈缺血性细胞病,此时胞体皱缩变小,核固缩而深染呈三角形,胞质深染伊红(HE)或紫蓝(Nissl)色。有学者认为缺血性细胞病在缢死者似较因心脏猝停及低氧者更为常见(Greenfield等,1963)。一般急性细胞肿胀是可逆性的病变,而缺血性细胞病为不可逆性的损害。上述病变可漫及全脑,但在脑皮质及海马锥体细胞层CA1亚区受损最为显著。晚期死亡者由于缺血性细胞病较易累及大脑皮质第3、5、6层,因其神经细胞消失及该部组织疏松称为假分层性坏死(pseudo-laminarnecrosis),若损害仅限于第3层则称为典型的分层性坏死(laminarnecrosis)。一般大脑皮质缺血性改变由枕叶经顶叶向前而渐减轻。小脑浦肯野细胞、脑干及基底核如丘脑均可散在出现缺血性损害。另在脑部可有弥漫性胶质细胞增生,小脑可有Bergmann细胞增多。

02缢死容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颈动脉窦反射可引起心脏骤停,患者可有抑郁症、妄想症等精神症状临床表现,以及心理行为障碍。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境障碍,可由各种原因引起,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且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严重者可出现自杀念头和行为。多数病例有反复发作的倾向,每次发作大多数可以缓解,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

03缢死有哪些典型症状

  患者自缢时间短者,临床表现为面色发绀,双眼上翻,舌轻度外吐,呼吸停止,心跳微弱且已神志不清;重者不仅呼吸停止,脉搏及心跳消失,四肢变凉,大小便失禁,基本死亡,已难以救治。

 

04缢死应该如何预防

  本病通常属于自杀性行为,故对于存在有精神疾患或者心理压力过大的焦虑患者应及时进行心理咨询,并开展心理疏导,使患者放松自己的精神状态,缓解压抑的精神紧张,可减少自杀的倾向对于婴幼儿应注意加强监护,避免给孩子使用容易勒伤的条索状玩具

 

05缢死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1、血尿便常规检查无特异性。

  2、血气分析、血生化检查对后期抢救患者有临床价值。

  3、CT、MRI检查对判断脑组织受损情况有意义。

  4、检查是否精神有问题或受过刺激。

  5、镜检:除脑部组织呈水肿之外,神经细胞多呈急性细胞肿胀,其胞体胀大,细胞核正常,胞质中有细小空胞称“微空泡形成”,线粒体增大,其嵴不清晰。稍晚脑部神经细胞进一步呈缺血性细胞病,此时胞体皱缩变小,核固缩而深染呈三角形,胞质深染伊红(HE)或紫蓝(Nissl)色。

06缢死病人的饮食宜忌

  缢死或绞杀,常见者为上吊自缢,多因心理情绪因素,或见于精神病有妄想等症状的患者。对于存在有精神疾患或者心理压力过大的焦虑患者应及时进行心理咨询,并开展心理疏导,使患者放松自己的精神状态,缓解压抑的精神紧张,可减少自杀的倾向。

  一旦发现此类患者,应立即实施院前抢救,积极救治的同时送往医院做治疗为宜。

 

07西医治疗缢死的常规方法

  一、治疗

  1、一旦发现此类患者,应立即实施院前抢救。立即抱住患者,解脱自缢的绳套。将其平放在地上,松解衣领胸扣,实施人工呼吸。心跳停止者,应行胸外心脏按压复苏术,并尽早转送入院进行救治。

  2、若心跳尚存,即使微弱也应给与氧吸入,复苏成功者,必须尽快给予后期(二期)心、肺及脑部复苏治疗,包括控制脑水肿、给予中枢神经系统兴奋药物、应用高压氧、纠正体液酸碱及电解质失衡等措施,直至患者清醒为止。

  二、预后

  死亡率较高,抢救时间的早晚,是心肺复苏抢救是否成功的关键,也是脑复苏能否成功的关键。存活患者,仍多有精神心理及行为障碍。

 

相关文章

微信扫一扫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