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网友投稿

疾病大全

当前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肺及肺系 > 羊水栓塞

羊水栓塞简介

相关问答

  羊水栓塞是分娩过程中,羊水及其内容物进入母血循环,形成肺栓塞、休克、凝血障碍以及多脏器功能衰竭的严重综合征,是产科发病率低而病死率极高的并发症,产妇病死率达80%以上。羊水栓塞的病人多有下列诱发因素存在:高龄初产、经产妇、宫缩过强、急产、胎膜早破、前置胎盘、子宫破裂及剖宫产等。羊膜腔压力过高、血管开放、胎膜破裂会使羊水进入母血循环。羊水栓塞起病急,病势凶险,多于发病后短时间死亡,避免诱发因素,及时诊断,尽早组织抢救、治疗是抢救存活的关键。

【详情】

01羊水栓塞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羊水栓塞是指分娩过程中羊水突然进入母体血循环引起急性肺栓塞、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肾衰竭或突发死亡的分娩严重并发症。发生于足月妊娠时产妇死亡率高达70%~80%,妊娠早、中期流产亦可发生,但病情较轻,死亡少见。病因多为子宫收缩过强或呈强直性,宫内压力高,在胎膜破裂或破裂后不久,羊水由裂伤的子宫颈内膜静脉进入母血循环所致。分娩过程突然出现原因不明呼吸困难、发绀、休克、子宫大出血等,应疑为该症。

02羊水栓塞容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发生羊水栓塞后患者全身脏器均会受到损害,除心脏外肾脏是最常受损害的器官。由于肾脏缺氧,出现尿少、尿闭、血尿、氮质血症,可因肾功能衰竭而死亡,脑缺氧时病人可发生烦躁、抽搐、昏迷。

  羊水栓塞是一种产科极为少见的并发症。它的发生率是1/800~80000。羊水栓塞多发生在分娩过程中,但其他时期也有可能发生。一旦发生羊水栓塞,即使积极地抢救,死亡率也十分高,可高达80%。死亡的时间快到可从数分钟至数小时,约1/3的患者在发病半小时内死亡,另1/3在发病1小时内死亡,多由于肺血管栓塞引起,其余1/3死于血液不凝或肾功能衰竭。羊水栓塞是产科最凶险的并发症,由于该情况在分娩前也常常不能预计,所以在分娩的过程中要严密的观察产妇,尤其是在有胎死宫内、巨大儿,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子宫收缩过强等情况存在时更要倍加小心。

03羊水栓塞有哪些典型症状

  羊水栓塞起病急,多发生于分娩过程中,典型临床经过可分为三个阶段。

  1、休克

  可因肺动脉高压引起心力衰竭及急性呼吸循环衰竭,或由变态反应引起过敏性休克。开始时产妇出现烦躁不安、寒战、恶心、呕吐、气急等先兆症状;继而出现呛咳、血性泡沫痰、呼吸困难、发绀、肺底湿啰音、心率加快、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血压下降等;严重者无先兆症状,仅惊叫一声后,血压迅速下降,于数分钟内死亡。

  2、DIC引起的出血

  患者渡过第一阶段,继之发生难以控制的全身广泛性出血,大量阴道流血、切口渗血、全身皮肤黏膜出血、血尿甚至消化道大出血。产妇可因出血性休克死亡。

  3、急性肾衰竭

  后期患者出现少尿或无尿和尿毒症的表现。

  典型病例三阶段按顺序出现,但有时不全出现,不典型者可仅有大量阴道流血和休克,钳刮术中出现羊水栓塞也可仅表现一过性呼吸急促、胸闷后出现阴道大量流血。

04羊水栓塞应该如何预防

  产妇在生产时如能注意以下数项,则对于预防羊水栓塞有利

  1、人工破膜时不兼行剥膜,以减少子宫颈管的小血管破损

  2、不在宫缩时行人工破膜

  3、掌握剖宫产指征,术中刺破羊膜前保护好子宫切口上的开放性血管

  4、掌握缩宫素应用指征

  5、对死胎、胎盘早期剥离等情况,应严密观察

  6、避免产伤、子宫破裂、子宫颈裂伤等

  (1)分娩时勿使宫缩过强,子宫收缩过强使宫腔内压力增高,可能引起子宫下段内膜破裂,则宫缩时羊水由间隙进入母体需适当给予镇静剂及抑制子宫收缩剂,以缓减宫缩

  (2)人工剥膜与人工破膜,扩张宫颈和剥膜时均注意避免损伤,破膜后羊水可直接与开放的静脉接触,在宫缩增强的情况下易使羊水进入母血循环人工破膜时必须在宫缩间歇时进行,减少羊水进入母体血循环的机会

  (3)正确使用缩宫素,并严密观察,防止宫缩过强,在使用缩宫素时应专人看护

  (4)对有诱发因素者,严密观察警惕本病的发生,如剖宫产、前置胎盘、胎盘早期剥离,急产等

05羊水栓塞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羊水栓塞几乎无法预知,个体差异不同,无特定人群必定出现该症状,但高龄产妇、生产次数多的产妇、胎盘早期剥离的病人、胎儿死在子宫内的孕妇、使用催生素而造成产痛非常强烈的产妇以及有胎儿窘迫的现象时则较易发生羊水栓塞症。

  1、血涂片找羊水有形成分

  经股静脉或颈静脉插管取下腔静脉或上腔静脉血5~10ml,离心沉淀或静管沉淀后取上下两层间有形成分涂片染色镜检。如找到毳毛、鳞状上皮细胞或脂肪细胞可确诊羊水栓塞。

  2、凝血功能障碍检查

  DIC的诊断指标包括血小板计数≤15×109/L、纤维蛋白原≤160g/L、凝血酶原时间≥15秒、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试验(3P试验)阳性、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80μg/ml及优球蛋白溶解时间≤120分钟。

  3、影像学检查

  ⑴X线胸片检查,可见肺栓塞征象。

  ⑵出现脑梗死时做头颅CT检查。

06羊水栓塞病人的饮食宜忌

  一般产妇出现羊水栓塞则抢救很困难,如抢救成功,具体饮食建议需要根据症状咨询医生,合理膳食,保证营养全面而均衡。

  1、奶类

  如牛奶、奶酪、含有钙质、蛋白质,可以强健骨骼和牙齿,每日饮250-500毫升牛奶为宜。

  2、肉类

  包括各种肉类、家禽、水产类及蛋,含有蛋白质、脂肪,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增强抵抗力,每日约4-6两为宜。

  3、蔬菜、水果类

  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糖类和纤维素,增强人体抵抗力,畅通肠胃,每日最少要吃1 斤新鲜蔬菜及水果。

  4、五谷类

  如米、面,含有淀粉物质,主要供应人体的能量,满足日常活动所需,每日约5-8两为宜。

07西医治疗羊水栓塞的常规方法

  一旦出现羊水栓塞的症状,要分秒必争,立即抢救。重点是针对肺动脉高压过敏反应引起的低氧血症及呼吸循环功能衰竭,预防继发的达DIC及肾功能衰竭。

  一、吸氧

  应争取行正压持续给氧,至少用面罩给氧,鼻导管给氧效果不佳。有条件时可使用人工呼吸机,供氧可减轻肺水肿,改善脑缺氧及其他组织缺氧。

  二、抗过敏

  出现过敏性休克应该应用大剂量皮质激素,常选用氢化可的松,即时500mg,一般每日1000~2000mg,静脉滴注。但激素可抑制网状内皮系统功能,使已激活的凝血因子不能及时清除而加重DIC,故反复应用时应注意,在使用肝素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本药为好。

  三、解除肺动脉高压

  供氧只能解决肺泡氧压,而不能解决肺血流低灌注,必须尽早解除肺动脉高压,才能根本改善缺氧,预防急性右心衰竭、末梢循环衰竭和急性呼吸衰竭。常用药物有下列:

  1、氨茶碱:具有解除肺血管痉挛,扩张冠状动脉及利尿作用,还有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痉挛作用。剂量为0.25~0.5g加入10%~25%葡萄糖液20ml,静脉注射。

  2、罂粟碱:对冠状血管和肺、脑血管均有扩张作用,是解除肺动脉高压的理想药物。剂量为30~60mg加入25%葡萄糖液20ml,静脉注射。

  3、阿托品:解除肺血管痉挛,还能抑制支气管的分泌功能,改善微循环。剂量为0.5~1mg,静脉注射,每10~15分钟一次,至症状好转。

  4、酚妥拉明:解除肺血管痉挛,剂量为20mg加入10%葡萄糖液250ml,静脉滴注。

  四、抗休克

  羊水栓塞引起的休克比较复杂,与过敏、肺源性、心源性及DIC等多种因素有关。故处理时必须综合考虑。

  1、扩充血容量:休克时都存在有效血容量不足,应尽早、尽快扩充血容量,但应用不当极易诱发心力衰竭。有条件者最好用肺动脉漂浮导管,测定肺毛细管楔压(PCWP),边监测心脏负荷边补充血容量。

  如无条件测量PCWP,可根据中心静脉压指导输液。无论用哪种监护方法,都应在插管的同时抽血5ml,作血液沉淀试验,涂片染色寻找羊水成分,并作有关 DIC实验室检查。扩容液的选择,开始多用右旋糖酐-40 500~1000ml,静脉滴注,伴失血者应补充新鲜血及平衡液。

  2、纠正酸中毒:首次可给5%碳酸氢钠100~200ml,或根据公式计算:碳酸氢钠(g)=(55-测得的CO2CP)×0.026×kg体重,先注入计算量的1/2~2/3。最好做动脉血血气及酸碱测定,按失衡情况给药。

  3、调整血管紧张度:休克症状急骤而严重或血容量虽已补足但血压仍不稳定者,可选用血管活性药物,常用多巴胺20~40mg加入葡萄糖液500ml内,静脉滴注,可保证重要脏器血供。

  五、防治DIC

  羊水栓塞诊断一旦确立,就应开始抗凝治疗,尽早使用肝素,以抑制血管内凝血,保护肾脏功能。首次应用肝素量1mg/kg(约50mg),加入生理盐水 100ml内,静脉滴注,1小时滴完。可用试管凝血时间测定法作监护,确定是否需要重复给药。维持凝血时间在20分钟左右为好。羊水栓塞可发生在产前、产时或产后。应警惕严重的产后出血发生,最安全的措施是在给肝素的基础上输新鲜血,并补充纤维蛋白原、血小板悬液及鲜冻干血浆等,以补充凝血因子,制止产后出血不凝。

  六、预防心力衰竭

  可用快速洋地黄制剂,去乙酰毛花苷(西地兰)0.2~0.4mg稀释于25%葡萄糖液20ml,静脉注射,必要时4~6小时重复一次,总量每日

  以上就是有关这方面问题的介绍,相信读者和患者朋友一定有所了解,对您肯定也能有所帮助。在此,专家建议患者和家属,病发原因还是要去医院进行科学规范的检查之后才能确定,建议尽快到正规医院就诊,以便查明原因后能够及时针对性的治疗,以免延误最佳治疗时机,给您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更大的影响。

相关问答

相关文章

微信扫一扫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