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脓肿是常见的外科腹症疾病,腹腔脓肿的发病部位是在膈下,盆腔和肠间里,腹腔脓肿一般均继发于急性腹膜炎或引起继发性腹膜炎的各种疾病、腹部手术和外伤后,原发性感染则少见。腹腔脓肿分为膈下脓肿、盆腔脓肿以及肠间脓肿,其病因病理为:
一、膈下脓肿
凡是脓液积聚在横膈下的任何一处均称为膈下脓肿。膈下脓肿是腹腔内脓肿最为重要的一种。是腹膜炎的严重并发症。当感染一经在膈下形成脓肿都必须通过外科引流才能治疗。
二、盆腔脓肿
盆腔位于腹膜最低部位,腹腔内炎性渗出物易积于此间,为腹腔内感染最常见的并发症。
三、肠间脓肿
脓液被包围在肠管,肠系膜与网膜之间,可形成单个或多个大小不等之脓肿,由于脓肿周围有较广泛之粘连,常伴发不同程度的粘连性肠梗阻、如脓肿穿入肠管或膀胱,则形成内瘘,脓液即随大小便排出。
腹腔内脓肿是指腹腔内某一间隙或部位因组织坏死液化,被肠曲、内脏、腹壁、网膜或肠系膜等包裹,形成局限性脓液积聚。
腹腔脓肿最常见的并发症是继发感染。腹内脏器炎症病变经治疗后,或胃、脾切除后病人体温下降,此后体温又重新上升,应考虑膈下感染可能。病人常以弛张发热为主要症状,39℃上下,伴大量出汗、纳差、乏力、全身不适等中毒症状。
患侧上腹部持续性钝痛,可向肩背部放射,深呼吸或咳嗽时加重,有时可伴有呃逆。体检时患侧上腹部或背部有深压痛、叩击痛,严重时出现局部皮肤凹陷性水肿。
引发腹腔脓肿的原因有很多,一般均继发于急性腹膜炎或引起继发性腹膜炎的各种疾病,腹腔脓肿可分为膈下脓肿、盆腔脓肿和肠间脓肿,不同部位的脓肿症状是不一样的:
1、膈下脓肿
全身症状:发热是膈下脓肿的一大常见症状,表现为持续的高热,脉搏增快,舌苔厚腻。然后开始出现全身乏力、衰弱、盗汗、厌食、消瘦,血液检查可发现白细胞数量明显升高,中性粒细胞所占比例也增加。
局部症状:发生脓肿的部位可有持续性的钝痛,深呼吸的时候可加重疼痛。疼痛的位置常常位于肋缘下和剑突下方。脓肿若位于肝下方靠后,则可出现肾区的疼痛,有时疼痛可放射至颈部、肩部。脓肿刺激膈肌可引起嗝逆。膈下的感染可通过淋巴系统回流引起胸膜、肺反应,出现胸水、咳嗽、胸痛等不适。脓肿若穿破到胸腔可发生脓胸。近些年由于大量滥用抗生素,腹腔脓肿的局部症状多不典型。严重时候可出现局部皮肤凹陷性水肿,局部皮肤发烫、温度升高。患侧胸部呼吸时胸廓活动幅度变小,肋间隙不如健侧明显。肝脏浊音界扩大升高。约25%的患者脓腔中含有气体,可叩击出四层不同的音响区。
2、盆腔脓肿
盆腔腹膜的面积较小,吸收毒素的能力较差,因此,盆腔脓肿的全身症状较轻而局部症状却相对明显。在急性腹膜炎的治疗过程中、阑尾炎穿孔或结肠、直肠术后的患者,出现体温正常后又再次升高、典型的直肠或膀胱刺激症状,如里急后重(自觉大便排不净)、大便频繁而量少、大便混有粘液、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等等,则应考虑到盆腔脓肿的可能。腹部则多无明显的症状。直肠指检可发现肛管括约肌松弛,在直肠前壁可触及直肠腔内膨隆,有触痛,有时可有波动感。
3、肠间脓肿
肠间脓肿的患者多表现为化脓性感染的症状,因感染灶相对封闭隔离,较少引起全身反应,发热症状不及上述两种腹腔脓肿明显,多为低热。但腹部的症状与体征则相对突出。患者常出现局限性的腹痛,多为隐痛,并有腹胀等不适,查体可出现腹部压痛且可触及腹部肿块。脓肿若咨询穿破进入肠管或膀胱,则形成内瘘,脓液可随大小便排除。此外,肠间脓肿还可引发机械性肠梗阻,出现腹痛、腹胀、呕吐、停止排气、排便等梗阻正常。
腹腔脓肿包括膈下脓肿、盆腔脓肿和肠间脓肿引起继发性腹膜炎的各种疾病、腹部手术和外伤后均可引起本病本病病因复杂,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机制治疗原发病是预防本病的关键
腹腔脓肿是指腹腔内某一间隙或部位因组织坏死液化,被肠曲、内脏、腹壁,网膜或肠系膜等包裹,形成局限性脓液,需要做的化验检查有:
1、B超检查
在腹腔脓肿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可明确脓肿的部位、大小,在B超引导下进行脓肿穿刺,动态监测时对治疗也可起到指导作用。
2、X线检查
透视下可发现患侧横膈运动受限,胸部x线片常有患侧横膈升高,肋膈角模糊,或有胸腔积液,膈下有时可见占位阴影,或有胃外的液气平面。
3、CT检查
CT对明确脓肿的位置、大小及其与邻近脏器的关系均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也可用于引导穿刺时使用。
4、腹腔穿刺
通过对脓肿部位的穿刺,可将抽吸出来的脓汁送细菌学和药敏检查,既达到治疗的作用,又可以指导用药。
5、阴道后穹隆穿刺
对于女性患者盆腔肿物考虑脓肿时,后穹隆穿刺更准确,不易造成腹腔内脏器损伤。
腹腔脓肿吃什么好?
1、腹腔脓肿食疗方:
【药用部位】苦苣菜的全草。
【性味归经】苦,寒。①《本经》:“味苦,寒。”②《别录》:“无毒。”入心、脾、胃、大肠经;①《本草经疏》:“入心、脾、胃三经。”②《本草求真》:“入心、胃、大肠。”【功效主治】清热,凉血,解毒,明目,和胃,止咳。治痢疾,黄疸,血淋,痔瘘,疔肿,蛇咬伤,咳嗽,支气管炎,疳积。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打汁或研末。外用:捣汁涂或煎水熏洗。
【用药忌宜】①《本草经疏》:“脾胃虚寒者
中医治疗宜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散结等方法。中医方药主要是针对腹腔脓肿的保守治疗。中医将腹腔脓肿分为热毒瘀阻型和湿浊阻滞型两种类型,分别采用不同的方药:
1、热毒瘀阻型
治以清热解毒,化瘀消肿。
处方:穿山甲3克、角刺3克、当归尾3克、甘草3克、金银花9克、赤芍3克、乳香3克、天花粉3克、陈皮9克 防风3克、贝母3克、白芷3克。
若白带量多,色黄味臭,加黄柏10克,苡仁30克以清利湿热。
2、湿浊阻滞型
治以利湿行气,活血消聚。方用托里消毒散加减。
处方:党参15克、生黄芪15克、甘草10克、白术10克、茯苓15克、当归10克、赤芍12克、银花25克、白芷10克、桔梗10克、皂角刺10克。
如有低热,可加鱼腥草15克,公英10克以清热解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