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网友投稿

疾病大全

当前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全腹 > 片吸虫病

片吸虫病简介

相关问答

  片吸虫病是由肝片形吸虫和巨片形吸虫寄生于草食性哺乳动物的肝胆管内或人体而引起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是牛、羊等动物严重的寄生虫病之一,感染率高达20%~60%,严重危害畜牧业发展。对终宿主选择不严格,人体并非其适宜宿主,故异位寄生较多,临床表现较为复杂多样,并较为严重,主要由童虫在腹腔及肝脏所造成的急性期表现及由成虫所致胆管炎症和增生为主的慢性期表现。

【详情】

01片吸虫病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肝片形吸虫虫体大小(2.0~5.0)cm×(0.8~1.3)cm,背腹扁平,似叶形,呈深红褐色。体前端呈圆锥状突起,称为头锥,头锥后虫体骤宽称为肩峰。口吸盘较小,位于虫体顶端,腹吸盘略大,位于头锥基部。虫卵甚大,椭圆形,淡黄褐色,卵壳薄,分两层。一端有小盖。卵内充满许多卵黄细胞。

  肝片形吸虫的生活史:在终宿主肝胆管内成虫产卵,随胆汁进入肠道,混于粪便中排出体外,在22~26℃水中,经9~14天发育为含毛蚴卵,并迅速钻入锥实螺,在螺体内经胞蚴和雷蚴两代发育成尾蚴,其后从螺体逸出,在水面下浮游,当接触动物体(植物或腐生物)后脱去尾部,形成囊蚴,附于水中物体上(如水草),其体形颇似草帽状。当宿主生食含有囊蚴的水生植物后,囊蚴经小肠消化液脱囊后,逸出后成为尾蚴,经肠壁进入腹腔发育为童虫。在腹腔约48h,童虫钻破肝被膜进入肝实质中,以肝组织为营养继续发育,在肝内游走约6周后最终进入肝胆管中寄生,约经4周发育为成虫。自感染囊蚴到粪便中找到虫卵,最短10~11周,每条成虫每天可产卵约20000个。成虫在人体内寿命可达12年。

 

02片吸虫病容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片吸虫病主要引发消化疾病。虫体的阻塞致胆汁淤积,出现黄疸、胆绞痛;扩大的胆管压迫可引起肝组织萎缩坏死,可并发胆道出血,长期重复感染可引起胆汁性肝硬化,虫很多时还能阻塞胆道引起阻塞性黄疸。在慢性重症病人,长期慢性感染可出现严重的贫血。片吸虫病感染还可并发胰腺炎糖尿病等胰腺疾患,并发溃疡病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等胃肠道疾患。儿童常有显著营养不良和生长发育障碍,引起侏儒症。

03片吸虫病有哪些典型症状

  片吸虫病潜伏期长短不一,可数天至2~3个月不等,临床可分为急性期、慢性期和异位损害。

  1.急性期

  急性期主要由童虫在腹腔及肝脏移行所产生的症状,如合并有细菌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后果,此期症状体征并不完全相同,主要有不规则发热(38~40℃)、右下腹痛、食欲缺乏、腹胀、腹泻或便秘,尚可有咳嗽、胸痛、右胸闻及湿性啰音及胸膜摩擦音等,多数有肝大,少数伴有脾大及腹水,上述症状可持续4个月左右而消退,并逐渐进入慢性期。

  2.慢性期

  当急性症状消退后,可数月或数年无明显不适,亦可在此期某些症状再次出现,如腹痛、腹泻、不规则发热以及反复荨麻疹、黄疸、贫血、低清蛋白、高免疫球蛋白血症,后两者是因虫体寄生的胆管上皮损伤,糜烂及成虫食血(每条使宿主失血约0.5ml/d所致),由于成虫引起的胆管慢性炎症和增生,造成胆管纤维化以致肝硬化,亦可因成虫或胆管结石形成,使胆管阻塞引起阻塞性黄疸,进而发展成为胆汁性肝硬化。

  3.异位损害

  片吸虫童虫在腹腔中移行穿入或被血流带至肝脏以外的脏器和组织,如腹壁肌肉等引起病变,中东个别地区人群有吃生羊肝的习惯,寄生在羊肝胆管的虫体可侵入人的咽部,引起局部水肿及充血,出现吞咽及呼吸困难、耳聋及窒息等,即咽部肝片吸虫病。

04片吸虫病应该如何预防

  预防片吸虫病,在于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在流行地区,必须加强普查工作,可先用皮肤试验进行筛选,阳性者再作粪检粪便检查虫卵阳性者,均应给予药物治疗

  加强家畜管理,划区放牧,避免污染水源,不能用生鱼虾或鱼内脏等喂猫、狗、猪等,以免引起感染对这些家畜的粪便亦要加以管理,不让粪便入水沟和鱼塘饮用水(包括牲畜)与一般用水分开,饮用水宜定期消毒家畜中有感染者,有条件的亦给予驱虫对野生动物保虫宿主根据情况加以捕杀包括每年定期驱虫,粪便发酵和轮换牧场以及扑灭中间宿主螺蛳等如果以前有吃鱼生习惯的人群,建议做肝功能检查和肝脏B超检查

05片吸虫病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片吸虫病的检查项目有5个方面,具体内容如下:

  1.血常规

  白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多,尤以急性期为甚,白细胞通常在(10~43)×109/L,嗜酸性粒细胞最高可达0.79,血沉加快,最快达164mm/h,血红蛋白多为70~110g/L,亦可更低。

  2.肝功能检查

  急性期肝功能有不同程度异常,ALT、AST升高,慢性期血清胆红素增高,清蛋白降低,球蛋白可增高至51~81g/L,清蛋白/球蛋白(A/G)比值倒置,IgG、IgM和IgM升高,而IgA正常。

  3.病原学检查

  病原学检查结果阳性是确诊的依据,但急性期的早期往往查不到虫卵,一般要在感染后2~3个月方可查到,可采用水洗沉淀法,改良加藤法或汞-醛碘浓集法从粪便中查虫卵,对十二指肠引流液沉淀或者离心后检查,阳性率高。

  剖腹探查在胆管中发现成虫或虫卵,腹腔镜活组织检查或其他组织病理检查中发现虫体或虫卵都可作为确诊依据。

  4.免疫学检查

  可用虫体可溶性蛋白抗原进行血清免疫学检查,方法可选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间接血凝试验(IHA)、对流免疫电泳(CIE)等方法,血清学检测结果与其他吸虫感染有交叉反应,但在感染早期检查不到虫卵时,仍具有十分重要的辅助诊断意义,如检测血清中肝片吸虫的循环抗原,较检测抗体价值更大,检测病人粪便中肝片吸虫吸虫抗原,在感染后第6周即为阳性,具有早期诊断意义。

  5.腹水检查

  腹水为草黄色,细胞数在1000×106/L以上,主要为嗜酸性粒细胞。

06片吸虫病病人的饮食宜忌

  片吸虫病患者因持续高热消耗大量能量,全身功能减退,应予以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以助增强体质促进康复。对有些食欲不振的患者应给予新鲜可口、易消化的食物,少食多餐。凡生冷、油炸、酸辣、烟酒、油腻之品,皆不宜食用。有腹水者还应忌盐。

07西医治疗片吸虫病的常规方法

  片吸虫病主要行药物治疗,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1.硫氯酚治疗 本病常用药物,剂量40~60mg/d,分3次口服,隔日给药,10~15天为一个疗程,间隔5~7天后再给第二个疗程。一般用药第3天即见疗效,3~6天内体温降至正常,临床症状随之减轻,肿大的肝脏逐渐缩小。

  2.吡喹酮剂量为60mg/(kg·d),连服3天。本品的优点是患者耐受性好,疗程短。但有人认为疗效不显著,甚至无效。

  3.三氯苯达唑剂量为10mg/kg体重,顿服。本品1983年用于兽医界,1989年首次应用于人体,1997年WHO推荐为使用药品。本品在埃及应用较多,国内尚未见有报道。本病除病原体治疗外还应辅以其他手段,如选用敏感的抗生素治疗合并细菌感染,手术治疗阻塞性黄疸等。

相关文章

微信扫一扫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