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后肿瘤主要来源于腹膜后间隙的脂肪,疏松结缔组织、筋膜、肌肉、血管、神经组织、淋巴组织以及胚胎残留组织,2/3为恶性肿瘤。良性肿瘤有脂肪瘤、纤维瘤、神经节细胞瘤、囊性畸胎瘤以及化学感受器瘤等,恶性肿瘤有淋巴肉瘤、脂肪肉瘤、纤维肉瘤、恶性神经鞘瘤及恶性畸胎瘤等。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种类繁多,最常见的肿瘤通常起源于腹膜后的肾脏、肾上腺和腹膜后的各种软组织。按病理组织学分类,原发性腹膜后肿瘤主要包括软组织肿瘤、生殖细胞肿瘤、淋巴造血系统肿瘤、肾脏肿瘤、肾上腺肿瘤、转移性肿瘤和其他少见的肿瘤。按生物学行为划分有良性与恶性两大类,按其起源有中胚层、神经组织、泌尿生殖系和胚胎残余等多种组织。
恶性肿瘤较良性肿瘤多,约占80%。其中以恶性淋巴瘤最多见,其次是纤维肉瘤、脂肪肉瘤、未分化的肉瘤、平滑肌肉瘤和横纹肌肉瘤,神经源性肉瘤也较多见。常见的良性肿瘤有脂肪瘤、淋巴瘤或乳糜囊肿、肾源性囊肿、皮样囊肿和肠源性囊肿。
腹膜后肿瘤一般位置较深且固定,良性者体积较小,生长较慢;恶性者体积较大,生长较快。原发性腹膜后肿瘤会引起的疾病主要有贫血、低钾血症、急性腹膜炎和低容量性休克,具体如下:
1、贫血
肿瘤出血或儿童的腹膜后肿瘤增长较快,可致贫血症。
2、低钾血症
肿瘤体积较大,推挤或压迫胃肠道时,患者可因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等,致钾大量丢失和补充不足,使血钾降低,血清电解质紊乱。
3、急性腹膜炎
肿瘤破裂时,血液刺激腹膜可出现腹痛、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等急性腹膜炎的症状和体征。
4、低容量性休克
肿瘤破裂或侵及大血管时可引起大量出血,发生低容量休克。
由于腹膜后肿瘤相关的器官均埋藏于腹膜后宽大、疏松的结缔组织间隙中,在临床症状和体征出现之前,肿瘤可在此腔隙中隐匿生长,并向四周生长,且不易受阻,故早期常无症状出现,直至肿瘤长到相当大时,才会产生症状,但不严重。所表现出的症状和体征常与有关器官的移位及梗阻(因肿瘤压迫)有关。因腹膜后肿瘤的组织来源和部位不同,其临床表现也多种多样,但也有一些共同的症状和体征。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腹部包块
早期多无症状,在查体时或无意中发现,多数患者先有腹部不适,晚期始有明显腹痛,少数有背痛、腹股沟区痛等。随肿瘤渐增大可出现相应的症状,如在上腹部可有饱胀,甚至影响呼吸;下腹部易有坠胀感。
2、压迫症状
由于压迫脏器而产生的刺激症状,可有恶心、呕吐;排便次数增多或慢性肠梗症征,出现尿频、尿急,肾盂积水,可引起腰背疼痛、会阴部及下肢疼痛;压迫静脉及淋巴管可引起下肢水肿。
3、全身症状
发展到一定程度,可出现体重减轻、发热、乏力、食欲不振、甚至恶病质。如系嗜铬细胞瘤,因其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可出现阵发性高血压;如肿瘤压迫胰腺可刺激胰岛素的分泌出现低血糖等。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是原发性肿瘤,无有效预防措施在我国比较常见的是胃癌,其次是肝癌、大肠癌近年来就是胰腺癌在逐渐地升高,最多见的是胃、大肠,肝这三种肿瘤由于本病属于原发性肿瘤,病因不清楚,所以预防上主要以定期体检、合理饮食、加强运动、增强免疫力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延长生命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临床检查手段主要有以下方面:
1、X线腹部平片、胃肠钡餐检查和肾盂造影
X线腹部平片、胃肠钡餐检查和肾盂造影检查对了解肿瘤与腹腔内及腹膜后脏器的关系和明确诊断很有帮助。腹部平片要求作正侧位或斜位片。选择性腹主动脉造影或血管数字减数造影对确定肿瘤的位置、大小、血供情况及良恶性的判断和指导治疗均有重要意义。
2、CT或MRI检查
CT或MRI检查对肿瘤的定位、定性均有帮助。B超检查对肿瘤的囊、实性鉴别较敏感。
3、穿刺活检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有时虽部位明确,但良恶性的区别较难,有条件时可作穿刺活检,也可用微型腹腔镜(外径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患者饮食方面宜吃容易消化、抗癌、增加机体免疫力和营养丰富、全面的食物,忌吃油腻性、高脂肪、生冷寒凉和烧烤类食物,具体如下:
一、宜吃食物
1、宜多吃能缩小肿瘤的食物:海蜇、牡蛎、海马、蟹、白花蛇、蛤、鲎、猕猴桃、无花果、核桃、山楂、木瓜、乌梅、甘蔗、杏仁、菱、银耳、甜瓜、葫芦、香菇、蘑菇、扁豆。
2、腹痛宜吃鲎、鲨鱼、芹菜、南瓜、韭菜、山楂、橘饼、豆豉、丝瓜。
3、水肿尿少宜吃葱白、金针菜、田螺、蜗牛、蚯蚓、杏仁、蟹、海带、蛤蜊、裙带菜、鲟鱼、赤豆、鲫鱼、莴苣、椰子浆、塘虱。
4、大便失常宜吃无花果、麦片、山楂、鲨鱼、鳓鱼、兔肉。
二、忌吃食物
1、忌烟、酒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2、忌霉变、污染、坚硬、粗糙、多纤维、油腻、粘滞不消化食物。
3、忌煎炒、烟熏、腌制、生拌食物。
4、忌大豆、豌豆、山芋等胀气食物。
5、忌暴饮暴食、硬撑硬塞。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西医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治疗、化疗和放疗,具体如下:
1、手术治疗
手术切除是大多数腹膜后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不少腹膜后肿瘤可完整地手术切除,达到治愈目的。有些腹膜后肿瘤能否切除,需经术中探查后方能确定。
2、化疗
原发性腹膜后恶性淋巴瘤对化疗十分敏感,一经确诊应首选化疗,可获得较高完全缓解率。
3、放疗
放疗对原发的未分化肿瘤和恶性淋巴瘤有一定的疗效。
总之,因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症状出现较晚,不易早期诊断,确诊时病症已较晚,故手术很困难,死亡率较高。淋巴瘤可选择放疗或化疗,近期疗效较好,儿童成神经细胞瘤亦可放疗。其他后腹膜肿瘤多数对放疗反应较差,但放疗对症状的改善如疼痛缓解、肿瘤缩小及延长生命尚有一定作用,故一般主张不能手术者可行放疗。近来发展迅速的免疫治疗,若单独使用,效果亦不佳。手术切除是腹膜后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