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网友投稿

疾病大全

当前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传染科 > 细粒棘球蚴病

细粒棘球蚴病简介

相关问答

  细粒棘球蚴病是动物体感染细粒棘球绦虫的幼虫所致的疾病,又称为囊型包虫病。在人和动物之间传播,狗是其终宿主,羊、牛是其中间宿主,故本病流行于畜牧区。人因误食虫卵也可成为其中间宿主,发生包虫病。包虫囊肿在肝脏内最多见,其次也可偶尔侵袭肺部、脑、骨骼等其他脏器。

【详情】

01细粒棘球蚴病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细粒棘球蚴病是动物体感染细粒棘球绦虫的幼虫所致的疾病。那么,细粒棘球蚴病是怎么引起的?下面专家给大家介绍细粒棘球蚴病的病因:

  1、传染源

  传染源是是感染细粒棘球绦虫的犬。其中卵对温度耐受性好,适合于在牧区传播。

  2、传播途径

  通过食入虫卵而传播,中间宿主包括人。感染的途径主要为经口食入。人的感染主要为饮水和饮食方式。从事牧业生产、狩猎和皮毛加工的人群为高危人群。

  3、易感人群

  患者以青壮年农民与牧民为多,大多在儿童期感染,至青壮年发病。

02细粒棘球蚴病容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肝包虫囊肿常见的并发症为继发感染和囊肿破裂。感染后引起的病理变化似肝脓肿,但症状较轻。肝包虫囊肿破裂为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多由继发感染、外伤或穿刺引起,以破入腹腔的后果最为严重,此时可导致过敏性休克而致患者死亡,还产生腹腔内继发性包虫囊肿。如子囊破入胆管或肝静脉内,可造成胆道阻塞及肺动脉栓塞。可发生大咯血。24h内咯血量超过600~800ml或每次咯血量在300ml以上。

  包虫囊破裂后往往产生毒性反应或过敏反应,严重者发生过敏性休克乃至死亡。局部可产生炎症性肿胀。囊液中含有的头节外渗引起囊外扩散感染,在其附近形成许多新的包虫囊。因而囊肿穿刺绝对禁忌,手术中要防止剥破囊壁。

03细粒棘球蚴病有哪些典型症状

  囊型棘球蚴病的潜伏期比较长。从至发病为10~20年或更长。临床表现主要看虫体寄生部位以及囊肿大小和有无并发症。发病的早期无自觉症状,患者全身健康状况良好。

  一、肝包虫囊肿

  多位于常接近肝脏表面,肝脏的右叶,故主要症状是右上腹或上腹部出现肿块,但不会有任何疼痛感觉,囊肿多为单个,位于膈面,向腹腔突出,也可为多个。表面光滑,质度较坚。肝脏右叶顶部膈肌升高是因为包虫囊向上生长,使运动受限。而位于肝门附近的肝包虫囊向下生长或压迫门静脉引起门脉高压症;可压迫胆总管引起黄疸,主要表现为脾肿大,食管下段静脉曲张或腹水,但不常见。极少数患者叩诊时可触到包虫震颤。巨大肝右叶包虫囊患者的肝脏左叶常有代偿性肿大。左叶包虫囊的体征出现较早且较显著。

  肝包虫病主要有感染和破裂,两者交叉通常会有以下两种结果:

  1、肝包虫囊穿破包虫囊内张力甚高,诊断性穿刺无不引起囊液外溢。包虫囊破裂不仅被挤压造成也可因外伤引起。大量囊液破入腹腔或胸腔可造成过敏性休克,并使囊液中头节播散移植至腹腔或胸腔内产生多发性继发包虫囊肿。

  2、来自胆管的细菌感染也可因外伤或穿刺引起。临床上有发热,肝区疼痛,白细胞计数与中性粒细胞增多、酷似肝脓肿。但由于外囊囊壁较厚、细菌与毒素不易吸收入血,故毒血症症状较轻。肝右叶顶部包虫囊感染、除膈肌抬高、运动受阻外,也可引起反应性胸膜炎与积液。

  二、肺包虫囊肿

  这种病有一个比较明显的趋势:多见于右肺和下叶,通常为单个,多发者少见。早期肺包虫囊较小,患者无自觉症状,常在胸部X线透视时发现。肺包虫囊逐渐长大就会出现:胸痛、咳嗽、痰血等,胸痛为持续性隐痛。可压迫周围肺组织,引起肺萎陷和纤维化。易破裂少部分患者痰中带血,偶尔包虫囊肿破裂时可发生大咯血。少部分患者包虫囊穿破至支气管,穿破时患者突然发生阵发性呛咳,呼吸困难,咯出大量水样囊液与粉皮状角皮膜以及咯血等症状,偶尔因大量囊液溢出与堵塞引起窒息。并发感染时,患者有发热、咳脓痰等症状。少数病例可破入胸腔,引起包虫性胸膜炎。

  三、脑囊包虫囊肿

  多见于儿童,发病率很低,常见于顶叶,通常会伴有肝与肺包虫病。临床症状为头痛、视神经盘水肿等颅内高压症,常有癫痫发作。脑电图片可以看到局限性慢波。颅脑CT扫描及磁共振影像可见大的囊肿阴影,对于定位与定性诊断有特殊贡献。

  四、眼眶包虫囊肿

  眼眶包虫病可发生于眼眶任何部位,其症状与一般眼眶肿瘤相似,即眼球突出、偏位而引起复视。眼球突出严重时可发生暴露性角膜炎、角膜溃疡、角膜穿孔,甚至发生全眼球炎或眼球萎缩。有的包虫囊可生长很大,充满整个眼眶,并可腐蚀眶壁,侵袭到颅腔。也可压迫视神经而产生视乳头水肿,视网膜出血或视神经萎缩。包虫偶可寄生于眼内,在玻璃体内逐渐长大,导致失明。

  五、其他器官的细粒棘球蚴病

  囊型包虫病可发生在腹腔和盆腔、脾、肾、脑、骨、纵隔、心脏、肌肉和皮肤、膀胱、卵巢、睾丸等部位。泡型包虫病可发生肺、脑等部位的转移,主要表现为占位性囊肿引起的压迫症状,几乎都伴有肝或肺包虫病的症状。有刺激或过敏反应等临床症状和体征。少数患者可同时存在2种棘球蚴混合感染。个别包虫病患者可出现寄生虫性栓塞。

04细粒棘球蚴病应该如何预防

  改善环境卫生,培养良好卫生习惯,饭前洗手食物应煮熟、不饮生水、不吃生奶、不吃生菜避免与狗密切接触,对儿童尤为重要

  1、卫生宣传教育宣传包虫病对人畜的严重危害性、感染方式以及其防治措施等

  2、控制传染源广泛宣传养狗的危害性因为狗不仅可以传播包虫病,还可传染狂犬病、黑热病、蛔虫病等野狗应予捕杀必须留养的狗如牧羊狗、警犬等应予登记,定期检疫在包虫病流行区,狗应定期服驱虫药如吡喹酮5mg/kg体重,顿服1次/6周狗粪也应作无害化处理

  3、做好家畜放牧与饲养狗舍应与羊圈分开重视饲料卫生与畜舍清洁推行四季轮流划区放牧,可减少感染人畜应分塘用水,防止水源污染

  4、严格执行兽医卫生监督加强肉类检验制度,把病羊内脏深埋或烧毁或者经煮熟后再作牧羊狗的饲料在任何情况下不要将病羊生内脏喂给狗吃

05细粒棘球蚴病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细粒棘球蚴病(echinococcosisgranulosa)是人体感染细粒棘球绦虫的幼虫所致的疾病。狗是其终宿主,羊、牛是其中间宿主,故本病流行于畜牧区,人因误食虫卵也可成为其中间宿主,发生包虫病。那么,患了细粒棘球蚴病需做哪些化验检查呢?下面专家给大家介绍细粒棘球蚴病应做的化验检查:

  一、血象

  白细胞计数计数大多正常。嗜酸性粒细胞轻度增高。有继发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

  二、免疫学检查

  1、棘球蚴抗原皮内试验用人或羊包虫囊液抗原0.1~0.2ml皮内注射,15分钟后局部丘疹明显增大,周围红晕,可有伪足出现(即刻反应);12~24小时后继以皮下红肿与硬结。当患者血液内有足量抗体存在时,延迟反应常不出现。在单纯性病例,即刻反应和延迟反应均呈阳性在穿刺、手术或感染后即刻反应,仍为阳性;但延迟反应被抑制皮内试验阳性率极高。但可出现假阳性,可作为临床初筛。

  2、血清免疫学试验检测患者血清抗体试验方法多种,包括琼脂扩散、乳胶凝集、对流免疫电泳、间接血凝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酶联免疫电转印迹(EITB)等,但以间接血凝试验和酶联吸附最为常用,阳性率极高。灵敏度与特异性较高的ELISA与EITB,可检出血清中抗体水平低的患者。阳性率以肝棘球蚴病最高,补体结合试验阳性率高,极少数呈假阳性反应;包虫囊破裂者较完整者高;多发性包虫囊患者较单个者高。

  3、循环抗原测定该类测定的敏感性低、特异性差,但也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单克隆抗体的应用,能提高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常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

  三、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可见肝内边缘清晰的圆形囊肿,可测定其部位、大小与数目,B型超声检查具有快速、无损伤、简便的优点,有时可见母囊中子囊与囊中头节光点。B型超声检查有助于流行区人群包虫病的普及、手术前包虫囊肿的定位以及手术后的动态观察。

  2、CT影像检查对包虫囊的准确定位,大小测量和计数均为可靠。肝与肺细粒棘球蚴病可见CT上显示大小不等的圆形或椭圆形低密度影,囊肿内或囊壁可出现钙化,低密度影边缘部分显示大小不等的车轮状圆形囊肿影,提示囊内存在着多个子囊。

  3、X线检查肺包虫囊患者X线胸片可见大小不一、孤立或多个圆形或椭圆形、边缘清晰、均质的阴影。腹部X线平片上囊壁的圆形钙化阴影及骨X线片上囊性阴影对诊断也很有重要意义。

  4、MRI检查包虫囊病灶在T1加权像上呈均一低信号,在T2加权像上呈高信号,在质子密度像上大部分呈低信号,部分呈等信号。在囊性包虫病诊断上,与CT相比并无更多优越性。

06细粒棘球蚴病病人的饮食宜忌

  因本病流行于畜牧区,人因误食虫卵也可成为其中间宿主,发生包虫病本病流行于畜牧区,人因误食虫卵也可成为其中间宿主,食物应煮熟,不饮生水、生奶,不吃生菜。避免与狗密切接触,对儿童尤为重要。严格执行兽医卫生监督加强肉类检验制度,加强屠宰场的管理病畜的内脏要深埋,把病羊内脏深埋或烧毁或者经煮熟后再作牧羊狗的饲料。防止被犬吃食后感染本虫。避免犬粪中虫卵污染水源。

07西医治疗细粒棘球蚴病的常规方法

  细粒棘球蚴病(echinococcosisgranulosa)是人体感染细粒棘球绦虫的幼虫所致的疾病,又称为囊型包虫病。包虫囊肿在肝脏内最多见,肺部次之,脑、骨骼等其他脏器偶尔也被侵犯。那么,细粒棘球蚴病如何治疗呢?下面专家给大家介绍细粒棘球蚴病的治疗方法:

  一、药物治疗

  1、阿苯达唑:治疗期限应根据包虫囊肿大小(B超扫描随访),以连续服用1年或以上为宜。本药副作用少而轻。长期服用对肝、肾、心与造血器官均未见显著损害,偶有引起可逆性白细胞计数减少与一过性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升高。该药的动物试验证明有胚胎毒与致畸作用,故孕妇禁忌。

  2、甲苯咪唑:治疗囊型包虫病者需用药1~6月,部分囊型包虫病患者可望治愈,对肺包虫病之疗效优于肝包虫病。甲苯咪唑吸收差,一般空腹服用仅1%吸收,为求提高疗效服药时应配合脂肪餐,药物容易和脂肪一并吸收,脂肪餐伴服时吸收率可为5%~20%。

  二、手术治疗

  PAIR法:在CT引导下经皮抽吸囊液,然后灌入杀头节药物,最后再吸出。

  手术前应服用阿苯达唑治疗。术时先用细针将囊液抽去,然后将内囊摘除,内囊与外囊仅有轻度粘连,极易剥离,亦应行摘除手术,术中以西替溴铵作杀原头蚴剂。肺包虫囊也采用内囊摘除术,如果囊肿较大,并发支气管扩张等可做肺叶切除术。手术时不宜注射甲醛溶液,因为有并发硬化性胆管炎的可能。肝与肺包虫囊手术时均应防止囊液大量外漏,以免产生过敏性休克。术前2周至术后2周服用丙硫咪唑以减少术中并发症及术后复发。

相关文章

微信扫一扫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