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们引起皮肤病的方式一般有:
1、机械性损伤如蚊蠓臭虫叮咬等。
2、毒性刺激如隐翅虫及甲虫桑毛虫等的分泌物排泄物刺毛等刺激皮肤蜈蚣蝎等刺(蜇)人时排出毒液均可引起局部或全身反应。
3、变态反应有些昆虫的毒腺浸出液和唾液内含抗原性物质可引起即刻型变态反应;某些寄生虫如禽类血吸虫尾蚴钻入皮肤后死于皮内可引起变态反应。
4、异物反应昆虫的口器留在组织内可引起持久的肉芽肿性结节性反应。
虱病是虱子叮咬吸血引起的瘙痒性皮肤病。虱子因寄生部位不同和形态上的差异,可分头虱、衣虱和阴虱三种,分别寄生于人的头皮、衣服和阴毛上。人虱一般不能在它种动物体上寄生,只由人与人之间的直接接触或通过被褥、衣、帽等间接接触而传播。虱子吮血的机械性刺激和唾液内的毒性分泌物可引起瘙痒和皮疹。衣虱还可传播麻疹、伤寒、回归热等疾病。
1、皮损分布
疥虫常侵犯皮肤薄嫩部位,故皮损好发于指缝、腕部屈侧、肘窝、腋窝、妇女乳房、脐周、腰部、下腹部、股内侧、外生殖器等部位,多对称发生。成人头、面、掌跖等处不易受累,但婴幼儿例外,皮损可遍及全身。卫生条件较好者,症状可较轻微。
2、皮损特点
皮疹主要为丘疹,可形成小水疱和少数隧道及结节。丘疹约小米粒大小,淡红色或正常肤色,可有炎性红晕。根据传染轻重及卫生条件,皮疹可疏散分布或密集成群。水疱一般约小米粒大,多见于指缝、腕部等处。隧道为灰白色或浅黑色线纹,长约3~15mm,弯曲微隆起,末端可有丘疹和小水疱,为雌虫停留处。典型隧道不易见到,可能因清洗、搔抓或继发性病变如感染、湿疹化及苔藓样变而不典型。儿童中的隧道还可见于掌跖等处。结节样损害多发生于阴囊、阴茎、大阴唇等皮肤浅层,有浸润及瘙痒,约豌豆大小,呈半球形,淡红色,消退缓慢。有的患者可以伴发风团。由于搔抓可出现抓痕、结痂及湿疹样变或引起继发感染而发生脓疱疮、毛囊炎、疖、淋巴结炎甚至发展为肾炎等。
3、自觉症状
自觉剧痒,尤以遇热及夜间为甚,常常影响睡眠。
1、注意个人清洁卫生,发现患者应立即隔离治疗
2、患者穿过的衣服、被褥等须消毒或在阳光下曝晒未治愈前应避免和别人身体密切接触,包括握手等外用药物疗程结束后要换已经消毒的衣被,治疗以外用药为主,对瘙痒严重者可辅以镇静止痒药物
3、家中及集体组织中的患者应同时治疗,以免反复相互传染
疥螨检查:
选择指缝、手腕的屈侧等处未经搔抓的丘疱疹、水疱或隧道,用消毒针头挑出隧道盲端灰白色小点置于玻片上,或用蘸上矿物油的消毒手术刀轻刮皮损6~7次,取附着物移至玻片上,滴一滴生理盐水镜检。
1、动物性皮肤病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少吃辛辣,浓酒,浓茶。并且应该适量摄入高脂肪食物,脂肪能产生热量帮助人们抵御寒气,并能使皮肤得到滋润,脂肪食物也有利于维生素A和维生素E等脂溶性维生素的摄入,它们有防治皮肤干燥和老化的作用。
2、皮肤瘙痒患者忌过多食用辛辣鱼腥酒类等,以免皮肤瘙痒加剧。不断搔抓不仅可使皮肤增厚,而且皮质变厚后反过来又加重了皮肤瘙痒,因此会形成愈抓愈痒、愈痒愈抓的恶性循环。
1、中医治疗
疥疮重在外治,祖国医学采用硫磺治疗疥疮的方法一直沿用至至今。目前临床上常用5%~20%的硫磺软膏,小儿用5%~10%,成人用10%~20%。一般用温水肥皂洗涤全身后,开始搽药。先搽好发部位,再搽全身。每天早、晚各1次,连续3天,第四天洗澡换衣、换席被,此为1疗程。停药观察1周无新发皮损,即为痊愈。本病一般不需内服,若继发感染,宜疏风清热利湿,用消风散合黄连解毒汤加减。
2、西医治疗
一般外用10%硫黄软膏(婴幼儿5%硫黄软膏)。治疗前先用热水和肥皂洗澡,然后搽药,自颈以下,遍搽全身,每日1~2次,连续3~4日为1疗程。搽药期间,不洗澡,不更衣,以保持药效。疗程结束后,洗澡及换用清洁衣被,彻底消灭皮肤和衣服上的疥螨。治后发现新发皮疹,应重复第二疗程。另一方法是热水肥皂洗澡后,用40%硫代硫酸钠溶液遍搽颈以下全身皮肤,随后立即用2%盐酸溶液涂布全身;如是每日1~2次,连续治疗3~4天。25%苯甲酸卡酯乳剂的杀虫力强,刺激性低,一般用温水洗涤,将皮肤擦干,勿搓破皮肤,可每日搽药l~2次,共2~3天,效果较好。1%γ-666霜剂有较强抗疥螨作用,全身搽药,搽药前不应洗澡,以免过度吸收。一般只搽1次,成人用量不超过30g,12~24小时后用温水洗澡,勿用热水以减少药物吸收。此药大量吸收后可较长地在脂肪组织中积蓄,排出较慢。为预防对肝、肾功能损害,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中毒(如头痛、呕吐、昏迷等),在较大面积抓破皮损处,最好不搽。一次治疗未愈者,一般需间隔1~2周后方可重复使用。
治后应更换清洁衣被。化脓感染者同时采用抗感染药物治疗。对结节性疥疮可外用强的松软膏及焦油制剂,或局部注射强的松龙混液,必要时可冷冻或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