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疱疮是一组累及皮肤、黏膜的慢性、自身免疫性表皮内大疱病。其特征是皮肤成批出现极易破裂的松弛性水泡或大疱,依皮损特征,常分为寻常型、增殖型、落叶型和红斑型四型。本病病因不清楚,患者血循环中有抗表皮棘细胞间物质抗体(主要为IgG)。某些药物可以诱发天疱疮,伴发于肿瘤者称副肿瘤性天疱疮。
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组人群,但多见于30~50岁人群,无性别差异。病程呈慢性经过,病情易复发,可因全身衰竭而死亡。但使用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后,预后明显改善,但激素副作用、继发感染及合并体内恶性肿瘤仍是致死的主要因素。
天疱疮是一种慢性、复发性、严重性血清中含有天疱疮抗体、以皮肤为靶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不当易继发感染导致并发症败血症。
败血症是指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侵入血循环,并在血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发生的急性全身性感染。败血症伴有多发性脓肿而病程较长者称为脓毒血症。随致病菌的种类、数量、毒力以及患儿年龄和抵抗力的强弱不同而异。轻者仅有一般感染症状,部分患儿可见各种皮肤损伤,关节肿痛、活动障碍,重症患儿常伴有心肌炎、心力衰竭、意识模糊、嗜睡、昏迷等实质器官受累症状,重并可发生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等。
由于败血症绝大多数继发于各种感染,又缺乏特异的临床表现,故易造成漏诊、误诊。为提高败血症的早期确诊率应及时进行相应检查。败血症患者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升高。近期有呼吸道、消化道、尿路感染或烧伤、器械操作史以及各种局灶性感染虽经抗菌治疗而未能获有效控制者,均应高度怀疑有败血症之可能。血培养细菌阳性是败血症最可靠的诊断依据。血培养阴性而骨髓培养阳性,则其意义与血培养阳性相同。其他如痰、尿、胸水、腹水、脓性分泌物等的培养对明确诊断均有参考意义。检测血液、尿液、胸腹水等标本中有无内毒素,以证实是否为革兰阴性菌感染。在病程中出现眼结膜、口腔黏膜等瘀点、皮疹、肝脾大、迁徙性损害或脓肿,败血症之诊断也可基本成立。
治疗时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败血症患者体质差,症状重,病情需持续一段时间,故在应用特效抗菌治疗的同时,还需注意补充各种维生素,能量合剂、甚至小量多次给予人血白蛋白、血浆或新鲜全血以补充机体消耗、供给能量、加强营养、支持器官功能,及时纠正水与电解质紊乱,保持酸碱平衡,维持内环境稳定。有休克、中毒性心肌炎等严重毒血症表现时,可予升压药、强心药及短程肾上腺皮质激素。高热剧烈头痛、烦躁不安者可予退热剂与镇静剂。需加强护理,注意防止继发性口腔炎、肺炎、泌尿系感染及褥疮等。
一、分型(按症状和体征)
1.寻常型天疱疮最常见。常先有口腔黏膜损害,皮损为松弛性大疱,疱壁易破,糜烂面难以愈合。
2.增殖型天疱疮糜烂面上逐渐出现肥厚性肉芽、渗液较多,布满小脓疱。
3.落叶型天疱疮 表浅性水泡,有油酥饼样鳞屑,呈落叶状,全身皮肤红肿。
4.红斑性天疱疮 红斑基础上出现表浅性水泡,面部鳞屑性红斑呈蝶形分布,似红斑狼疮,头部及胸部皮损似脂溢性皮炎。
二、尼氏征
尼氏征阳性,用手指稍压水泡顶部,水泡即向四周扩大,或稍用力推擦外观正常的皮肤,表皮即可剥离。
天疱疮是一种病因不明,严重的慢性大疱性皮肤病约有六成以上的人先有口腔粘膜的水疱、糜烂,然后皮损出现在胸、背或面部,逐渐增多,在2个月至半年内可遍及全身,常使人体消耗衰弱,可因并发感染而死亡一般伴全身发热、畏寒、乏力等症状,临床上常使用皮质激素治疗为了减少该病的发生,缩短治疗期,减少治疗期感染,采取有效的方法预防天疱疮是很重要的
一、患者自身可采取的有效预防方法:
1 患者应保持自己床褥清洁,平整,皮损面积大的患者使用的所有布类均消毒后再使用
3 患者要修平自己的指甲,避免抓破疱壁,这是预防天疱疮最简单的方法
4 患者的皮损有糜烂,渗液及脓性分泌物或有恶臭,遵医嘱可用1:8000高锰酸钾液湿敷,痂皮厚者用消毒植物油浸润后适当去除,有大疱者,先抽尽疱液,再外敷中药
5 患者应避免受凉,防止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加强个人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多吃高蛋白、高钙、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食物,并注意低盐饮食忌食辛辣、醇酒等刺激性强的食物
6 患者要随时观察体温的变化卧床休息时,要经常翻动身体,防止发生褥疮
二、医院应采取的有效预防方法:
1、医生处理使用大量激素和抗生素和控制感染外,为防治交叉感染,应该讲患者安排在单人病室
2、采用暴露疗法,保持室内通风干燥室温保持在18-20℃病室每日紫外线消毒2次每次30分钟,消毒时应注意遮盖眼部,防止紫外线灼伤
3、保持患者病床铺的清洁与舒适,及时跟换被褥,同时注意观察患者皮肤情况
4、严格控制探视人员的数量、时间、次数、防止交叉感染
5、医生应嘱咐患者注意饮食,注意水电解质平衡,进食困难者应由静脉补充,贫血者及营养不良显著者给予输血,长期用皮质激素者应补充钾以防低钾血症,如有细菌或真菌感染应给予足量敏感抗生素或抗真菌药物
1.细胞学检查 棘层松解细胞阳性;水泡基底涂片可见天疱疮细胞。
2.组织病理 棘层细胞松解,表皮内裂隙或水泡。
3.免疫荧光检查 表皮棘细胞间IgG和/或C3沉积,血清中有抗天疱疮抗体。
一、注意饮食有利于天疱疮患者的患者康复,那什么样的饮食才好呢?
1、首先是高蛋白饮食,可以及时补充由皮肤丧失的营养成分。如燕麦、猪心、豆腐皮、花生、猪肉(瘦)等。
2、高热量饮食,如蜂蜜、糖、动植物油等。
3、高维生素饮食,如谷类及新鲜蔬菜等。
4、高钙饮食,如豆制品、奶类等。
5、低盐饮食。低盐饮食指每日可用食盐不超过2克,但不包括食物内自然存在的氮化钠。
二、吃错食物可能导致天疱疮患者疾病加重,延长病期,继发感染,增加患者痛苦,那饮食上应忌口什么呢?
1、发热之物,如薤(音卸,xiè)、姜、花椒、胡椒、羊肉、狗肉等;
2、发风之物,如虾、蟹、鹅、鸡蛋、椿芽等
3、发湿热之物,如饴糖、糯米、猪肉等;
4、发冷积之物,如西瓜、梨、柿等各种生冷之品;
5、发动血之物,如海椒、胡椒等;
6、发滞气之物,如羊肉、莲子、芡实等。
7、刺激性食物,如酒类、芥末,葱姜蒜、咖啡、胡椒等。
三、以上为天疱疮患者的饮食注意事项,下面再介绍两种天疱疮的饮食疗法。
一、竹叶通草绿豆粥
原料:淡竹叶10克,通草诬克,甘草1.5克,绿豆30克,粳米150克。
制法:将淡竹叶、通草、甘草剁碎装入纱布袋,与绿豆、粳米一起加水放置30分钟,以文火煮制成粥。
功效:清热泻火,解毒敛疮。
用法:早晚分食。
二、霜打荷花
原料:原料鲜白荷花10 朵,白糖150 克,淀粉、精白面粉、桂花各少许,花生油100 克(耗油50 克)。
制作:先将白糖50 克,桂花少许,淀粉、精白粉一起调成稀糊。将初开的白荷花稍微掰开一点,放入稀糊中粘上糊备用,锅置于火上,加入花生油,油热后把粘上糊的荷花放入油中炸熟,待稍呈金黄色捞出摆盘,撒上白糖即成。
功效:清暑法湿、止血。适宜于呕血、天疱疮及湿疹等症。
用法:早晚分食。
天疱疮的西医治疗方法如下:
全身治疗
(1)皮质类固醇激素:目前治疗本病的首选药物。一般用量为每天80~120mg泼尼松。治疗1周后,如无明显疗效,应增加剂量,主要根据新发水疱数、水疱愈合速度和天疱疮抗体滴度来判断疗效。增加剂量前应排除继发感染的可能。皮损控制后继续用药2~3周,然后减量,口腔损害往往不易短期消退,不一定作为减量的标准。维持量一般为每天10~15mg,小剂量时可改为隔天服药。从控制量到维持量的时间一般为2~3个月,减量过程中如有水疱发生,可暂停减量,稳定一段时间,多数病人皮质激素需维持数年,少数病人完全可撤除。
(2)免疫抑制剂:对于病情稳定的患者,单用免疫抑制剂部分病例可获缓解。对于大部分病例,免疫抑制与皮质类固醇合用可减少激素用量,避免或减少大剂量激素的副作片,环磷酰胺1~2mg/(kg?d)口服或硫哗嘌呤每天50~100mg为宜。甲氨蝶呤每周25mg,肌注。免疫抑制剂一般在用药1个月后出现疗效,出现疗效后,一般先减激素用量,以后再减免疫抑制剂至维持量,长期连续使用免疫抑制剂者,可以几种免疫抑制剂交替使用,以减少副作用。
(3)金制剂:硫代苹果酸金钠对不能耐受皮质类固醇激素或免疫抑制剂者,可每周肌内注射1次,第1次10mg,第2次25mg,以后每次50mg,直至皮损控制后,用金制剂维持,每2~4周肌内注射50mg。
(4)血浆置换疗法:当患者病情进展迅速或血清天疱疮抗体滴度较高,对大剂量皮质激素治疗不敏感时,可考虑血浆置换疗法。每周更换一次,每次1000~2000ml。
(5)环胞素:口服5~6mg/(kg·d)
局部治疗:保护创面,预防感染。
(1)对小面积者可用0.1%依沙吖啶,复方硫酸铜溶液或黄柏地榆煎水湿敷。以龙胆紫锌氧汕,松碘油等制成油纱布外敷。
(2)对面积较大,结痂及渗液较多者可用高锰酸钾溶液或0.1%苯扎溴铵清洗创面。用消毒凡士林纱布,维氏油纱布外敷创面。
(3)对黏膜损害,可用2%~3%硼酸溶液,1%明矾溶液漱口,每3~4小时1次,含漱后外用2.5%金霉素甘油涂剂。
支持治疗
应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钙饮食,注意水电解质平衡,进食困难者应由静脉补充,贫血者及营养不良显著者给予输血。长期用皮质激素者应补充钾以防低钾血症。如有细菌或真菌感染应给予足量敏感抗生素或抗真菌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