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发病原因
猴痘病毒最早(1958)从丹麦哥本哈根的一个实验室的猴子体内分离出,当时被称为哥本哈根猴痘病毒;其后,发现非洲的其他动物,例如松鼠、大鼠、小鼠、兔类、豪猪和穿山甲等也可能是这种病毒的宿主。猴痘病毒与天花病毒同属正痘病毒属。猴及人类的猴痘病毒感染与天花在临床症状和组织病理上难区别。猴痘病毒与天花病毒有共同抗原,两者之间有很强的血清交叉反应和交叉免疫,故猴痘流行的时候可采用接种牛痘预防。猴痘病毒呈长方形,大小为200nm×250nm,可在非洲绿猴肾细胞中培养生长,导致细胞病变。在鸡胚成纤维细胞单层培养中能产生空斑。在鸡胚绒毛尿囊膜上产生类似天花病毒引起的细小痘疱病变。兔接种猴痘病毒仅产生皮肤病变及角膜炎,而小鼠脑内接种猴痘病毒可产生脑炎。
2、发病机制
人类感染猴痘,主要通过被已感染的动物咬伤,或直接接触被感染动物的血液、体液、猴痘病损而受染;通常由动物传给人,偶也可以发生人到人的猴痘传播。一般认为,是在直接的、长时间面对面的接触中,通过含毒的大量呼吸飞沫而传播。另外,猴痘还可以通过直接接触感染者的体液或病毒污染的物品,如衣服和被褥传播。不过,猴痘的传染性远远小于天花,故人间传播并不常见。
本病主要通过被已感染的动物咬伤,或直接接触被感染动物的血液、体液、猴痘病损而受染,本病常并有发热、全身不适、疲乏、头痛、肌痛、背痛等表现,由于患者通常伴有抵抗力低下以及局部皮肤破损,故容易合并细菌感染,如肺炎、ARDS以及其他严重并发症。
皮疹多少不等,均同时发生,经过斑疹,丘疹,疱疹,脓疱,结痂后留有瘢痕,此外,猴痘可造成局部淋巴结肿大,潜伏期为7~14天,前驱期为2~5天,表现为发热,全身不适,疲乏,头痛,肌痛,背痛,有时有咽喉疼痛等,发热1~3天后出现皮疹,开始为斑丘疹,以卵圆形至环状的红色肿块为特征;很快发展为疱疹,形成小脓疱,伴局部淋巴结肿大;部分皮损有出血倾向;最后结痂,脱落,皮疹通常从面部开始出现,然后向肢体部位扩散,口腔,生殖器等处亦可出现皮疹;但也可从身体其他部位首先开始出疹,皮疹历时2~4周。
在人类中,猴痘是一种散发性偶见疾病,其体征和症状类似天花,病情通常较轻,而大多数医务人员对猴痘及天花均感陌生,猴痘感染者有动物接触史,最初表现类似“流感”的症状,随后皮肤出现疱疹,经历脓疱,结痂后留有瘢痕。
对进口动物实施检疫,对宠物加强卫生防疫管理;发现患病动物立即捕杀并焚烧其尸体使用天花疫苗预防人类猴痘,大约具有85%的有效率接触或有可能接触患有猴痘的人或动物都要接种天花疫苗但由于天花疫苗接种具有的潜在风险,故不应盲目扩大接种范围
通过PCR技术,可从猴痘患者皮损标本中检测出猴痘基因组DNA片段,为临床快速提供实验室诊断的依据;也可通过电镜或培养,从皮损标本中分离出猴天花病毒,此外,荧光抗体法和放射免疫法可从感染者血清中检出猴天花病毒抗体,但一般仅用于流行病学调查。可通过电镜或培养,从皮损标本中分离出猴天花病毒。
猴痘患者的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多吃蔬果,合理搭配膳食,注意营养充足。此外,患者还需注意忌辛辣、油腻、生冷的食物。
1、治疗
目前尚无特效疗法。处理原则是隔离患者,防治皮肤病损继发感染。
2、预后
猴痘为自限性疾病,大部分患者在2~6周内自行痊愈。某些患者病情严重,发生虚脱衰竭而死亡。病死率估计为1%~10%,其致命性低于天花(天花病死率为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