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发病原因
牛痘病毒(cowpoxvirus)所致,它与痘病毒相似,在鸡胚囊膜上培养时,能产生出血性损害。
2、发病机制
与种痘相似。表皮慢性坏死,有较多出血,表皮下细胞可见胞质内较大的包涵体。牛痘病毒与人痘病毒具有较差免疫性,故可用牛痘制备疫苗预防天花。
本病具有自限性,一般在10-15天左右可以自行愈合。其并发症主要是针对皮肤损伤造成的完整性破坏,伤口暴露,可形成浅表溃疡,且伴有明显的瘙痒。故可因患者抓挠诱发皮肤细菌感染或者真菌感染,通常继发于体质低下,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以及有灰指甲等真菌感染的患者,如并发细菌感染可有发热、皮肤肿胀、破溃及脓性分泌物流出等表现。严重病例可导致脓毒血症,故应引起临床医生的注意。
潜伏期5~7天,在接触部位出现原发性损害,初起为丘疹,很快变成水疱和脓疱,疱中央呈脐凹,周围有红晕及水肿,多发于手指,前臂及面部,可发热,伴局部淋巴结炎及淋巴管炎,4~6周可自愈。
由于现代牛奶取奶工艺的改革,通常由机械化完全替代人工操作,故目前发生本病的病例组件减少,本病常发生于挤奶或屠宰场的工人也可由假牛痘病毒感染所致故应进行牛痘疫苗的免疫,以减少本病的感染机会对于有可疑被牛痘病毒污染的奶牛,挤奶时应佩戴手套,减少感染几率
病理改变:与种痘相似,但表皮坏死较慢,炎症、红斑明显,有较多的出血,表皮基底细胞肥大增生,在表皮下部细胞可见胞质内包涵体,它比天花及种痘的Guarnieri包涵体要大。潜伏期5~7天。在接触部位出现原发性损害,初起为丘疹,很快变成水疱和脓疱,疱中央呈脐凹,周围有红晕及水肿。多发于手指、前臂及面部。可发热,伴局部淋巴结炎及淋巴管炎。4~6周可自愈。根据接触牛的病史及典型皮疹可以诊断,通过病毒培养可确诊。
应注意避免抓挠皮肤,对于已经感染者应立即停止工作,进行积极治疗,减少并发症发生,可使用下述药膳可促进恢复。
1、薏苡仁粥
【来源】《老老恒言》
【原料】薏苡仁30克粳米60克。
【制作】将薏苡仁、粳米共同煮粥。
【用法】每日2次,作主食吃。
【功效】利湿,清热。可作为牛痘患者的辅助治疗。
2、板蓝根银花糖
【来源】经验方
【原料】板蓝根100克银花50克甘草15克冰糖适量。
【制作】将上3味加水600克,煎取500克,去渣加冰糖适量。
【用法】每服10~20克,每日数次。
【功效】清热凉血解毒。适用于牛痘及一切病毒感染所引起的发热。
3、芫荽汤
【来源】《岭南草药志》
【原料】鲜芫荽150克鲜胡萝卜200克风栗(干板栗)150克鲜荸荠100克。
【制作】先分别将芫荽、胡萝卜、风栗、荸荠洗净,然后切碎。把上4味一同放入搪瓷锅或砂锅内,加水适量,煎沸后取汤2碗,去渣即可。
【用法】以上为1日量,分作2次温热饮用,连用3~5天。
【功效】透发痘疹。适用于小儿牛痘。
4、绿豆汤
【来源】民间验方
【原料】绿豆100克白糖适量。
【制作】将绿豆加水500克,煮汤。
【用法】服用时加白糖适量,代茶饮。
【功效】利水消肿,清热解毒,解渴清暑。适用于牛痘。
【宜忌】热退后即停服。
1、治疗
本病属于病毒源性感染,故主要进行对症治疗,以防止继发感染。针对牛痘感染本身,可使用一些抗病毒以及免疫调节剂,如使用阿昔洛韦、干扰素、胸腺肽、丙种免疫球蛋白等。对于合并有细菌感染的病例,应局部涂擦抗生素软膏,严重感染者应全身使用抗生素。
2、预后
本病具有自限性,一般在感染后1-2周可自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