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发病原因
本病通常见于小提琴手,由于局部皮肤受小提琴的反复摩擦和压迫是皮炎发生的主要因素。由于长期的摩擦,还可造成局部皮肤破溃。
2、发病机制
其次和精神紧张以及局部皮肤的发热、出汗、情绪及卫生不良等是发生皮炎的促进因素。部分患者既往有痤疮史。
本病主要是导致皮肤损伤,通常伴有皮肤的痤疮。由于皮肤完整性被破坏,故可因患者抓挠诱发皮肤细菌感染或者真菌感染,通常继发于体质低下,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以及有灰指甲等真菌感染的患者,如并发细菌感染可有发热、皮肤肿胀、破溃及脓性分泌物流出等表现。严重病例可导致脓毒血症,故应引起临床医生的注意。
多见于职业从事小提琴演奏者,从最初拉小提琴至皮炎发生平均间隔为3年,且部分患者有痤疮史,皮损好发于左颈部及左下颌角,偶可累及左侧胸锁区,皮肤损害初起为界限清楚的红斑,上有炎性毛囊性丘疹,个别顶部有小脓头,偶有囊肿形成,反复发作者,渐出现苔藓化改变,伴以色素沉着,最后发展为痤疮样瘢痕,病程缓慢。
由于本病是因长期拉奏小提琴导致,故临床预防也应予加强小提琴演奏保护为主,加强防护,腮托处插入一吸汗、透气、柔软的护垫;或在外衣背面缝(编)入一小薄垫,以免直接与小提琴摩擦,可减少对皮肤的摩擦,降低本病的发生率并注意局部卫生,避免皮损造成感染
1、体格检查:本病通常发生于职业从事小提琴演奏者。从最初拉小提琴至皮炎发生平均间隔为3年。且部分患者有痤疮史。皮损好发于左颈部及左下颌角,偶可累及左侧胸锁区。皮肤损害初起为界限清楚的红斑,上有炎性毛囊性丘疹,个别顶部有小脓头,偶有囊肿形成。
2、病理学检查:表皮角化过度呈齿牙状延伸至肥大的毛囊内,可有毛囊性囊肿存在或被巨大角栓堵塞,也可见巨噬细胞肉芽肿性反应。
1、辛:辣刺激食物,如葱、蒜、韭菜、姜、花椒、辣椒、桂皮等。
2、忌:油腻、燥热食物(肥肉、油炸食品)。
3、忌:过食糖和脂肪丰富的食物,如肝类、肉类、洋葱等酸性食物。
4、宜多食:碱性物质,如新鲜蔬菜、水果。
5、宜多食:维生素E丰富的食物,如芹菜、苋菜、菠菜、枸杞菜、芥菜、金针菜、黑芝麻等。
6、宜多吃:含粘蛋白的骨胶质多的食物,如牛骨汤、排骨汤等。
本病主要是造成皮肤破损,容易并发感染,对已发生的皮炎对症处理,如:局部使用百多邦软膏、红霉素软膏进行抗感染治疗,对于有全身感染的患者,应进行静脉使用抗生素。皮肤增厚、瘢痕形成可考虑手术切除皮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