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压是体循环动脉压低于正常的总称,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低血压大多为慢性低血压,诊断目前尚无统一标准,一般认为测得成人肱动脉血压低于90/60mmHg(12.0/0.8kPa)时,可称为低血压。原发性低血压病主要表现为疲乏、无力、头痛、头晕、前区隐痛、不适、精神萎靡不振、记忆力减退、睡眠障碍和失眠等。继发于其他严重疾病的急性低血压,如心肌梗塞、中风、腹泻、大出血、剧烈疼痛或过度失水等疾病的低血压,甚至可出现昏厥或休克,病情复杂急剧,需送医院诊治。
低血压是体循环动脉压低于正常的总称,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低血压大多为慢性低血压,诊断目前尚无统一标准,一般认为测得成人肱动脉血压低于90/60mmHg(12.0/0.8kPa)时,可称为低血压。原发性低血压病主要表现为疲乏、无力、头痛、头晕、前区隐痛、不适、精神萎靡不振、记忆力减退、睡眠障碍和失眠等。继发于其他严重疾病的急性低血压,如心肌梗塞、中风、腹泻、大出血、剧烈疼痛或过度失水等疾病的低血压,甚至可出现昏厥或休克,病情复杂急剧,需送医院诊治。
低血压是指体循环动脉压力低于正常的状态,根据其产生的机理不同,原因大致上可分为下面几类:
1、生理性低血压
生理性低血压是指部分健康人群中,其血压测值已达到低血压标准,但无任何自觉症状,经长期随访,除血压偏低外,人体各系统器官无缺血和缺氧等异常,身体没有其它任何的症状,身体器官也无缺血或是缺氧的情况,更不会对身体有身体影响。这一类患者低血压的原因多是因为身体体质虚弱,常见于年轻,体质瘦弱的女性。对于生理性低血压的原因导致的身体状况,最好是能够通过饮食、运动的方法来治疗。
2、病理性低血压
病理性低血压除血压降低外,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症状以及某些疾病。病理性低血压可以分为两类,即原发性低血压和继发性低血压。
(1)原发性低血压
指无明显原因的低血压状态。
(2)继发性低血压病
是指人体某一器官或系统的疾病所引起的血压降低,这种低血压可在短期内迅速发生,以致出现虚脱和休克的征象,称为急性低血压。如大出血、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创伤、感染、过敏等原因所致血压急剧降低,而大多数情况下,低血压为缓慢发生,可逐渐加重,如继发于严重的肺结核、恶性肿瘤、营养不良、恶病质等所致低血压。
低血压对脑组织和心脏影响最大,患者多并发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系统疾病。当脑供血不足时,低血压患者可出现头晕、黑矇、眩晕,甚至晕厥,常在突然改变体位时发生,严重者可出现脑梗塞,导致失语、偏瘫等疾病。血压偏低影响冠状动脉供血时,可出现胸闷、心悸等症状,严重者并发心绞痛、心律失常。低血压者还可并发血糖降低、性功能衰退等并发症。
健康人群中,部分低血压患者虽然血压测值已达到低血压标准,但无任何自觉症状,经长期随访,除血压偏低外,人体各系统器官无缺血和缺氧等异常,也不影响寿命。也有部分低血压患者可以出现组织器官供血不足的症状:
1、疲乏、无力
尤其是早上,患者常感到精神萎靡不振、四肢酸软无力,经午睡或休息后可好转,但到下午或傍晚又感乏力,这种倦怠感与患者实际工作或活动所消耗的体力不相称,即这种乏力并非都是因疲劳过度所致。这种疲乏可能与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导致过多的肌肉收缩不协调,而不恰当地消耗肌力所致。
2、头痛、头晕
在低血压病的患者中,头痛可以是惟一的主诉,其头痛往往在紧张的脑力或体力活动后较为明显,头痛性质和程度不一,多表现为颞顶区或枕下区隐痛,也可呈剧烈的搏动性疼痛或麻木性疼痛。头晕轻重不一,轻者两眼发黑、眩晕;重者可以失神,甚至晕厥倒地,常在突然改变体位,尤其是由蹲位突然起立时最易发生。此外,静止而又负担过重的工作条件下也易发生。头痛和头晕可能与血压低致脑灌注不足有关。
3、心前区隐痛或不适
低血压病患者心前区隐痛、不适,不仅可在体力劳动或紧张脑力劳动时发作,在安静时也可发作,甚至引起心绞痛样发作,尤其多见于40 岁以上患者,这种情况不仅见于低血压病并冠心病的患者,也可能由于血压过低本身导致冠脉供血不足,引起心肌缺氧、缺血而产生上述症状。
4、神经功能障碍
可表现为精神萎靡不振、记忆力减退、睡眠障碍和失眠等。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可表现为多汗、皮肤苍白或轻度发绀,浑身忽冷忽热,时有蚁爬感,手脚麻木等。
5、内分泌功能减退的现象
主要表现为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一类物质不足,部分患者血糖降低和性功能衰退。
6、其他
可表现为食欲不振、腹部不适、消化不良,以及血红细胞增多、白细胞减少、抵抗力降低易引起感染等征象。
部分低血压患者为生理性低血压,常有家族遗传倾向,这类患者的无症状性低血压不需要特殊处理,可以通过适当参加体力活动来增强体质,提高对血压变化的调节能力,也可服补益气血的中药。
继发性低血压者应注意预防低血压诱因。平时养成运动的习惯,均衡的饮食,培养开朗的个性,及足够的睡眠。所以低血压的患者,应过规律的生活。低血压患者入浴时,要小心防范突然起立而晕倒,泡温泉也尽量缩短时间。对血管扩张剂,镇静降压药等慎用。晚上睡觉将头部垫高可减轻低血压症状,常淋浴以加速血液循环或以冷水温水交替洗足,加强营养多食易消化蛋白食物如:鸡蛋鱼乳酪牛奶等,多喝汤多饮水增加盐份摄入。
直立性低血压者可以穿弹性袜。夜间起床小便或早晨起床之前先宜活动四肢,活动片刻之后再慢慢起床,动作不宜过猛,以预防短暂性大脑缺血。也可以在站立之前,先闭合双眼,颈前屈到最大限度,而后慢慢站立起来,持续约10~15秒钟后再走动,即可达到预防直立性低血压的目的。
原发性低血压病的诊断主要根据动脉血压测值达低血压标准,考虑为继发性低血压的患者应完善相关检查明确病因。相关辅助检查包括:
1、心电图检查
有无心率和心律的变化,有无ST-T 的改变,有无病理性Q 波。
2、超声心动图及外周血管多普勒超声检查
有助于心血管疾病源性低血压的诊断。
3、心导管检查及血管造影
可明确外周血管疾病及心脏疾病。
4、胸部X线检查
通过透视胸片检查,观察有无肿块压迫外周大血管。
5、脊髓造影
了解有无脊髓空洞等脊髓病变。
6、化验室检查
对怀疑由内分泌疾病引起的低血压,应做相应的内分泌功能及激素检测。血常规化验如有红、白细胞的改变亦有助于诊断。
低血压患者宜荤素兼吃,合理搭配膳食,保证摄入全面充足的营养物质,使体质从纤弱逐渐变得健壮。如伴有红细胞计数过低,血红蛋白不足的贫血症,宜适当多吃富含蛋白质、铁、铜、叶酸、维生素B12、维生素C等“造血原料”的食物,诸如猪肝、蛋黄、瘦肉、牛奶、鱼虾、贝类、大豆、豆腐、红糖及新鲜蔬菜、水果。纠正贫血,有利于增加心排血量,改善大脑的供血量,提高血压和消除血压偏低引起的不良症状。莲子、桂圆、大枣、桑椹等果品,具有养心益血、健脾补脑之力,可常食用。伴有食少纳差者,宜适当食用能刺激食欲的食物和调味品,如姜、葱、醋、酱、糖、胡椒、辣椒、啤酒、葡萄酒等。宜选择适当的高钠、高胆固醇饮食。氯化钠(即食盐)每日需摄足12-15克。含胆固醇多的脑、肝、蛋、奶油、鱼卵、猪骨等食品,适量常吃,有利于提高血胆固醇浓度增加动脉紧张度,使血压上升。
生理性低血压状态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但应定期随访。因为某些所谓生理性低血压状态在一定情况下,可能转变为低血压病,也可能原属病理性低血压病,只是早期未能发现有关病理改变而误认为是生理性低血压状态。密切观察病情可防止漏诊病理性低血压病。
继发性低血压患者应针对病因治疗,在解除诱因后血压会逐渐恢复正常。原发性低血压病的治疗包括以下几点:
1、饮食营养方面应给予高营养、易消化和富含维生素的饮食:适当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B 族和烟酰胺(维生素PP)等。适当饮用咖啡、可可和浓茶,有助于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改善血管舒缩中枢功能,有利于提升血压和改善临床症状。此外,饮用蜂蜜或蜂王浆也有裨益。
2、适当参加运动和医疗体育:如医疗体操、保健操、太极拳、气功、按摩以及理疗等有助于改善心肺功能,提升血压。
3、对于上述治疗无效且临床症状严重者,可酌用小剂量激素治疗,根据治疗反应逐渐增加剂量,本药具有水钠潴留作用,通过增加血容量而提高血压。必要时可辅以咖啡因、麻黄碱和盐酸士的宁肌内注射。此外,根据临床症状可予以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