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的髓核主要由胶质基质组成。髓核在20岁以前含有80%~90%水分,纤维环约含80%水分。20岁以后髓核和纤维环开始含水量下降并被纤维组织逐渐替代,纤维环血管增生并有玻璃样变,抵抗压力的能力下降,整个椎间盘变扁宽,而轻度的反复挤压损伤使纤维环出现同心圆状、辐射状或水平状裂缝。
除上述因素以外,外力作用、椎间盘自身解剖因素的弱点及种族、遗传等也是导致腰椎间盘变性发生的重要原因。由于椎间盘受体重的压迫,加上腰部又经常进行弯曲、后伸等活动,易造成椎间盘的挤压和磨损,尤其是下腰部的椎间盘,从而产生退行性改变。
腰椎间盘变性主要的并发症包括腰椎不稳,神经损伤,慢性腰肌劳损,梨状肌损伤综合症,骨质疏松等
1、腰椎不稳
在行腰椎间盘切除术的一部分病人中,坐骨神经痛消失而腰痛持续存在,其中一些原因是由于腰椎不稳,表现在腰椎前屈时出现异常活动。所以对于腰痛症状严重的,在功能性运动腰椎摄片时,有明显脊柱异常活动的病人,应行脊柱融合术,解决脊柱不稳定所致的腰痛。
2、神经损伤
腰椎间盘变性时,受压神经根本身即因椎间盘组织的压迫,髓核物质的化学性刺激而充血、水肿、粘连等呈不同程度的神经损伤,因此在手术后,可有神经症状较前加重的可能,有的则是因手术操作而引起的神经损伤。
3、慢性腰肌劳损
慢性腰肌劳损或称“腰背肌筋膜炎”、“功能性腰痛”等。主要指腰骶部肌肉、筋膜、韧带等软组织的慢性损伤,导致局部无菌性炎症,从而引起腰骶部一侧或两侧的弥漫性疼痛,是慢性腰腿痛中常见的疾病之一,常与职业和工作环境有一定关系。
4、梨状肌损伤综合症
梨状肌损伤综合症是由于各种原因所致臀部梨状肌部位肌肉紧张、痉挛、疼痛或反射下肢痛者,也称梨状肌综合症。临床常伴随患侧臀部疼痛,并向同侧下肢后侧或外侧反射,急性损伤者疼痛较甚,可呈牵拉样、烧灼样或刺割样疼痛,不能行走,自觉患肢变短或有跛行,但髋关节活动功能正常,慢性损伤者常感患侧臀部或下肢酸胀麻痛,疼痛因活动或劳动后而加重,休息后可减轻。部分患者可出现患者皮肤麻木、感觉减退、肌肉萎缩等。
5、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主要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基本病理机理是骨代谢过程中骨吸收和骨形成的偶联出现缺陷,导致人体内的钙磷代谢不平衡,使骨密度逐渐减少而引起的临床症状。
我们都知道,椎间盘变性以突出物的大小分为膨出、突出和脱出三种类型。其早期常伴有以下症状:
1、疼痛
腰痛是大多数患者最先出现的症状,由于纤维环外层及后纵韧带受到髓核刺激,经窦椎神经而产生下腰部感应痛,有时可伴有臀部疼痛,大脚趾麻木,穿鞋时一般靠大脚趾用力,有“腰突”症会出现穿鞋、走路时用不上力,甚至脚尖拖地,还有时会出现脚背麻或脚掌麻等症状,腿疼,表现为一条腿(少数人是两条腿)疼、麻、凉、热胀,腰容易扭伤,只是弯腰拿了点东西或洗脸、起床叠被就发生腰痛,脊柱侧弯,如果发现脊柱变得左右扭曲,即便没有腰痛的症状,也可能是腰椎病变的前期症状。
2、下肢放射痛
绝大多数患者是腰4~5、腰5~骶1间隙突出,表现为坐骨神经痛。典型坐骨神经痛是从下腰部向臀部、大腿后方、小腿外侧直到足部的放射痛,在喷嚏和咳嗽等腹压增高的情况下疼痛会加剧。放射痛的肢体多为一侧,仅极少数中央型或中央旁型髓核突出者表现为双下肢症状。
3、马尾神经症状
主要表现为大、小便障碍,会阴和肛周感觉异常。严重者可出现大小便失控及双下肢不完全性瘫痪等症状,临床上少见。
腰椎间盘变性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因此需要加强运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来预防此病的发生,腰椎间盘变性的预防工作应从学校、家庭、工作和职业前训练开始,使每一个工作人员了解正常的脊柱生理,正确的劳动姿势,注意劳动保护,避免加速腰椎间盘退变和在腰椎间盘退变基础上的损伤预防措施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应定时对于青少年或工作人员的健康检查,同时应广泛开展预防腰椎间盘变性症知识宣传教育自己也要时刻关注自身的身体状况,一旦发现疑似症状必须立即去医院检查,万不可讳疾忌医
2、劳动部门应规定从事劳动的最大负荷量,避免脊柱过载促使和加速退变我们平时在劳动的时候也应该量力而为,在生活和工作中注意劳逸结合,姿势正确,不宜久坐久站,剧烈体力活动前先做准备活动
3、加强肌肉锻炼强有力的背部肌肉,使脊柱力量平衡可防止腰背部软组织损伤,减少腰椎间盘变性的发生可以采用束腰带,也可以采用倒走等健身的方法
4、饮食均衡,注意要多补充蛋白质、维生素,如鸡蛋、牛奶、葡萄、胡萝卜等食物,脂肪、胆固醇宜低,防止肥胖,戒烟控酒
腰椎间盘变性需要做腰椎X线平片、CT检查、核磁共振(MRI)检查、脊髓造影、椎间盘造影及肌电图。
1、CT表现
①椎间盘高度降低:CT扫描侧位定位片及矢状面重建像可显示这一改变。
②椎间盘真空变性:90%为氮气,横断面示椎间盘内不规则气体密度区。20-40岁可有35%出现此征象。
③许莫氏结节(Schmorl's nods):为脱出髓核通过终板进入椎体的压迹,表现为相邻终板相应部位结节状骨缺损,边缘硬化,光滑锐利。
2、MR表现
椎间盘高度变扁,T2加权椎间盘信号强度减弱。椎间盘真空表现为呈条状、斑片状明显的无信号区。如果仅有椎间盘信号强度的改变,而未对蛛网膜下腔产生压迫,可诊为单纯性退变。
腰椎间盘变性病人应多食用富含钙质、蛋白质、维生素B群、维生素C 、维生素E的食物,这几种食物往往能够达到增强腰椎骨骼的强度、提高肌肉的力量,从而促进腰椎病症状的缓解。其中维生素E的作用主要是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消除肌肉紧张,同时该类食物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感,生活中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有鳝鱼、大豆、花生米、芝麻、杏仁等。
维生素C对腰椎间盘变性病人也有一定的裨益,此类食物的主要功效在于增强腰椎椎间盘的纤维环的强度,生活中常见的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主要有红薯、马铃薯、油菜花、青椒、卷心菜、芹菜、草莓、甜柿子、柠檬、橘子等。
另外,钙质是人体骨骼的主要成分,不仅仅如此,钙元素还有缓解疼痛的作用,因此多食用富含钙质的食物对于腰椎病患者有很大的帮助,生活中含钙较丰富的食物有鱼、奶及奶制品、芝麻、浓绿蔬菜、海藻类。
最后,蛋白质是人体肌肉以及韧带形成不可或缺的营养物质,多食用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对腰椎病患者恢复健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常见的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有猪肉、鸡肉、牛肉、肝脏、鱼类、鸡蛋、豆类及其豆制品等。
腰椎间盘变性的西医治疗方法非常广泛,必须针对病人的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体质对应进行治疗:
1、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中,包括治疗性药物和缓解症状类药物。由于椎间盘变性的特殊结构决定很多一般药物难有治疗作用,因此一般西药只有止痛功能,缓解临床症状为主。
2、牵引治疗
在第一次发病时,一般的医院均建议病人首先使用牵引治疗,牵引主要以机械的力度牵拉椎间隙,而减轻椎间盘的内压,使突出物对神经的压迫稍减轻。
3、物理治疗
包括电疗、红外线照射、热疗、推拿,主要以缓解病人的临床症状为主,而非根治手段。
4、封闭疗法
封闭治疗分两种应用方法,一种为椎管内封闭,一种为神经根封闭。顾名思义,椎管内封闭是直接用药物注射到椎管内,神经根封闭是把药物注射在神经根周围。注射的药物以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加局部麻醉为主。
5、手术治疗
分为常规开放手术,包括全椎板切除、半椎板切除、经腹椎间盘手术、椎体融合术等。手术的目的是直接切除病变腰椎间盘髓核,解除神经根压迫而达到治疗目的。椎间盘镜微创手术,可以避免常规开放性手术的大损伤问题,减少手术的风险和并发症的发生,在显微外科和关节内窥镜辅助腰椎间盘手术。经皮穿刺的切吸术,经皮穿刺切吸可以显著降低椎间盘内压,减少突出的椎间盘内容,从而减轻或消除突出物对神经的压迫症状。
6、胶原酶化学溶解疗法
人体椎间盘髓核组织,由水、纤维组织、蛋白多糖构成,胶原酶可以溶解髓核蛋白多糖,但人体对蛋白质和酶有过敏倾向,再者,胶原酶溶解疗法如果失败,就会在椎间盘内外形成广泛的瘢痕粘连,给后续的治疗带来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