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鹅口疮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母亲阴道有霉菌感染,婴儿出生时通过产道,接触母体的分泌物而感染。
2、奶瓶、奶嘴消毒不彻底,母乳喂养时,妈妈的奶头不清洁,都可以是感染的来源。
3、接触感染念珠菌的食物、衣物和玩具可导致鹅口疮。另外,婴幼儿在6~7个月时开始长牙,此时牙床可能有轻度胀痛感。婴幼儿爱咬手指、咬玩具,这样就易把细菌、霉菌带入口腔,引起感染。
4、在幼儿园过集体生活,有时因交叉感染可患鹅口疮。
5、长期服用抗菌素,或不适当应用激素治疗,造成体内菌群失调,霉菌乘虚而入,并大量繁殖,可引起鹅口疮。
小儿鹅口疮的并发症主要是以下三方面:
1、患儿口腔疼痛,会拒绝吃奶,造成食量减少,从而导致体重增长缓慢。
2、如果鹅口疮扩散到口腔的后部,有可能殃及食道。食管一旦受到牵连,患儿吞咽东西就会感到不舒服,甚至会因为怕疼,连水都拒绝喝,这样宝宝就有可能出现脱水。
3、鹅口疮如果不及时治疗,酵母菌还可能波及身体的其他部位。
小儿鹅口疮好发于颊、舌、软腭及口唇部的粘膜。白色的斑块不易用棉棒或湿纱布擦掉。口腔粘膜出现乳白色斑膜,周围无炎症反应,形似奶块,无痛。擦去斑膜后,可见下方不出血的红色创面。斑膜面积、大小不等。在感染轻微时,除非仔细检查口腔,否则不易发现,也没有明显痛感,或仅有进食时痛苦表情。严重时宝宝会因疼痛而烦躁不安、胃口不佳、啼哭、哺乳困难。
小儿鹅口疮在预防方面,应注意以下几点:
1、产妇有阴道霉菌病时,要积极治疗,切断传染途径
2、婴幼儿进食的餐具清洗干净后再蒸10~15分钟
3、哺乳期的母亲在喂奶前应用温水清洗乳晕,而且应经常洗澡、换内衣、剪指甲家长每次抱孩子时要先洗手
4、对于婴幼儿的被褥和玩具要定期拆洗、晾晒幼儿的洗漱用具尽量和家长的分开,并定期消毒
5、幼儿应经常进行一些户外活动,以增加机体的抵抗力
6、在幼儿园过集体生活的婴幼儿,用具一定要分开,不可混用
真菌感染引起的鹅口疮原因比较单纯,不需要进行其他方面的检查。如果宝宝的鹅口疮反复发作,可以刮下一点白斑送到检验室检测。通过检验能够确定酵母菌的类型,以便医生能更准确给患儿用药。
小儿鹅口疮的患者应多饮水,多吃新鲜水果及蔬菜,宜服用温凉、营养丰富的半流质或流质饮食,避免过热、过咸及酸辣的食物。
中医治疗小儿鹅口疮主要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风热乘脾型
症见:唇舌或颊内齿龈及软腭等处有黄白色大小不等的溃烂斑点,少则1-2个,多则5-6个,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微红。患者疼痛不能进食,并出现烦躁口渴,小便赤,大便干,舌红苔黄,脉细数等症状。
治法:疏风清热解毒。
方药:凉膈散。
组成:黄芩9克,连翘12克,栀子7克,大黄5克,芒硝5克,竹叶6克,薄荷7克,甘草3克。
2、心火上炎型
症状:舌上糜烂或溃疡,色红疼痛,饮食困难,烦躁常哭,口干欲饮,小便短赤,舌红尖赤,苔薄黄,脉细数。
治法:清心泄热。
方药:泻心导赤汤。
组成:黄连5克,生地9克,竹叶9克,木通3克,甘草3克。
3、虚火上炎型
症状:口腔溃烂、斑点较少,表面色黄白,周围颜色淡红,神疲颧红,虚烦口干,舌红少苔,脉细数,且反复发作。
治法:滋阴降火,引火归原。
方药:甘露饮加肉桂1克。外涂口疮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