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发病原因
此病多属于神经功能性疾病,也有学者认为该病属于锥体外系疾患,或认为是交感神经反射性障碍。
2、发病机制
肌张力亢进最为常见,写字时手肌及腕部肌肉痉挛;或因肌肉力弱不能随意使用钢笔,类似麻痹状态;亦有运动亢进型,写字时手肌及腕部肌肉震颤,并逐渐增强,精神紧张更为显著,是主动肌与拮抗肌紊乱的结果。
无特别记录,或可有特发性震颤或神经征表现。
特发性震颤:又称家族性或良性特发性震颤,是临床常见的运动障碍性疾病,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姿势性或动作性震颤是惟一表现,缓慢进展或长期不进展。目前认为,年龄是ET重要的危险因素,患病率随年龄而增长。起病缓慢,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多起始于成年人,有文献报道男性略多于女性。
该病主要发生于20~50岁长期从事书写的人,尤其是从事文字工作者,部分患者有阳性家族史,多数起病隐袭缓慢渐进,先感觉手指部易疲劳或腕部疼痛,继之出现特有的书写痉挛,患者在持笔时或开始写字时困难,这种痉挛现象主要发生在手指,腕部甚至整个上肢,此病最重要特点是书写时痉挛,不写字时症状消失,肌力完全正常,有时只单用钢笔,小笔困难,用铅笔或大笔时完全正常,患者可以正常工作,不存在失用现象,此病多属于神经功能性疾病,但部分病例在检查时可见指间或腕部肌张力较高,腕关节被动旋前旋后时有齿轮感抵抗,所以有人认为该病属于锥体外系疾患,也有人认为是交感神经反射性障碍。
一般临床上,书写痉挛可分为三型:
1、痉挛型(肌张力亢进型):是最常见的一型,写字时很快引起手肌,腕部肌肉痉挛或交替收缩状态。
2、麻痹型(无力型):患者写字时有疲劳无力感,因肌肉力弱不能随意支配,类似麻痹状态而不能使用钢笔,有时沿神经走行出现疼痛。
3、震颤型(运动亢进型):写字时可见手摇动性震颤,随着写字震颤逐渐增强,尤其是在精神紧张影响下而更为显著,这种表现是主动肌与拮抗肌紊乱的结果。
有遗传背景者,推行遗传咨询、携带者基因检测及产前诊断和选择性人工流产等,防止患儿出生防治书写痉挛综合征,是关心知识分子健康的一项措施
玩铁球(即健身球)是预防该病的一种有效的方法按摩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既可以由医生按摩,也可以自己按摩自己按摩时,主要按摩容易发生痉挛的部位,亦可按摩痛点或足三里、阳溪、曲池等穴位
1、实验室检查
血电解质、药物、微量元素及生化检查,有助于对本病的鉴别诊断。
2、其他辅助检查
CT、MRI检查对颅内疾病鉴别诊断有意义,较容易发现。肌电图检查对鉴别诊断有意义。基因分析对鉴别某些遗传性肌张力障碍疾病有重要意义。
黑豆有豆中之王的美称,为豆科植物大豆的黑色种子,与黄大豆间种,种皮黑色。具有消肿下气、润肺燥热、活血利水、祛风除痹、补血安神、明目健脾、补肾益阴、解毒的作用;用于水肿胀满、风痹痉挛、痈肿疮毒,可解药毒,制风热而止盗汗。黑豆叶可治血淋,种皮养血疏风。
1、治疗
部分书写痉挛患者饮酒后症状可改善。约1/2患者服用普奈洛尔和氯硝西泮可减轻症状,小剂量的扑米酮(62.5mg/d)对震颤也有较好疗效,A型肉毒杆菌毒素局部注射也有效。同时建议患者换另外的手写字或改用工具。
2、预后
因为原发性书写痉挛症状相当稳定,很少有扩散加重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