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塞

  脑梗塞是由于脑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膜损伤使脑动脉管腔狭窄,进而因多种因素使局部血栓形成,使动脉狭窄加重或完全闭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引起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脑血管病。多见于45~70岁中老年,儿童少年少见。

  引起脑梗塞的主要因素有: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体重超重、高脂血症、喜食肥肉,许多病人有家族史。脑梗死的临床常见类型有脑血栓形成、腔隙性梗死和脑栓塞等,脑梗死占全部脑卒中的80%。

  脑梗塞发病机制为血栓形成或栓塞,临床上表现为偏瘫、偏身麻木、讲话不清等突然发生的局源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脑梗塞的治疗应积极治疗高血压,尤为病史中已有过腔隙性梗塞者需要防止复发,同时应注意血压不能过高过低。

  脑梗塞是中老年的多发病常见病,瘫痪肢体的功能恢复比较困难。所以预防脑梗塞病应予重视。

目录
1.脑梗塞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2.脑梗塞容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3.脑梗塞有哪些典型症状 4.脑梗塞应该如何预防 5.脑梗塞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6.脑梗塞病人的饮食宜忌 7.西医治疗脑梗塞的常规方法

1脑梗塞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脑梗塞主要是由脑组织内部血液病变及血管病变同时作用的结果。由于血液中的脂质物质或管腔狭窄等原因,导致脑血管堵塞,出现脑血管功能障碍,引起相庆症状的脑血管意外性疾病。而由于脑血管堵塞,就直接导致脑部供血障碍因而引起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发生坏死、软化形成,坏死程度因血栓部位及大小不同而有差别。

  1、血管病变:

  血管壁病变包括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炎、先天性异常、外伤、中毒、肿瘤等。

  2、血液病变:

  (1)血液粘稠度增高,如:高蛋白血症、高血脂症、高血糖症、脱水、红细胞增多症、白血病、血小板增多症等。

  (2)凝血机制异常,如:血友病、应用抗凝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另外,妊娠、产后、手术后及服用避孕药等可造成易凝状态。

  3、血流动力学改变

  如高血压、低血压、心力衰竭、冠心病、心房纤颤、传导阻滞等。

  4、其他

  (1)血管外因素,主要是大血管邻近的病变(如颈椎病、肿瘤等)压迫,影响供血不全。

  (2)颅外形成的各种栓子等。

2脑梗塞容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脑梗塞多在活动中集骤发病,无前驱症状,局灶性神经体征在数秒至数分钟达到高峰,多表现完全性卒中,意识清楚或轻度意识糊涂,脑梗塞虽然不像脑出血一样病情凶险,但也很容易造成一些严重的并发症的,脑梗塞常见的并发症有:

  1、肺部感染:这是脑梗塞病人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脑梗塞病人最主要的致死因素,一般与病人长期卧床,产生的沉积性肺炎有关。

  2、心肌梗死:这是脑梗塞病人常见的并发症,很多脑梗塞病人,在急性期常伴有心肌缺血的表现,部分病人,可能会发展为心肌梗死。

  3、应激性溃疡:大面积脑梗死的病人,常出现上消化道大出血,也是临床上常见并发症和常见死亡原因。

  4、关节挛缩:脑梗塞病人如果没有得到良好的康复训练,患侧的肌肉会发生废用性萎缩,在肌肉萎缩和张力升高的共同作用下,关节长期不能正常活动,会造成病人关节畸形、挛缩。

  5、褥疮:病人长期卧床,如果不经常翻身的话,病人的某些骨隆突部分,会对固定的组织压迫,造成局部组织长期缺血、坏死,就形成了褥疮。

  6、肾功能不全:是造成脑梗塞病人死亡的重要并发症。脑梗塞是一种“应激”状态,体内的高肾上腺素水平,容易造成肾动脉收缩,影响肾血流量。很多药物如甘露醇、抗生素也会对肾功能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7、继发性癫痫:无论是出血性还是缺血性中风,在过度急性期后,原来脑内的病灶可能会留下“瘢痕”, 如果成为异常放电灶,就有可能诱发癫痫,以大发作为主。

  8、尿路感染:见于留置导尿管的病人,或大小便失禁,得不到良好护理的病人。

3脑梗塞有哪些典型症状

  脑栓塞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青壮年多见。多在活动中集骤发病,无前驱症状,局灶性神经体征在数秒至数分钟达到高峰,多表现完全性卒中,意识清楚或轻度意识糊涂,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主干栓塞导致大面积脑梗死,可发生严重脑水肿、颅内压增高。甚至脑疝和昏迷,常见痫性发作。椎-基底动脉系统栓塞常发生昏迷。个别病例局灶性体征稳定或一度好转后又出现加重提示栓塞再发或继发出血。

  约4/5的脑栓塞发生于前循环,特别是大脑中动脉,出现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失语或局灶性癫痫发作等,偏瘫以面部和上肢较重。椎基底动脉系统受累约占1/5,表现眩晕、复视、交叉瘫或四肢瘫、共济失调、饮水呛咳、吞咽困难及构音障碍等。栓子进入一侧或两侧大脑后动脉导致同向性偏盲或皮质盲,基底动脉主干栓塞导致突然昏迷、四肢瘫或基底动脉尖综合征。大多数病人伴有风心病、冠心病和严重心律失常等,或心脏手术、长骨骨折、血管内介入治疗等栓子来源,以及肺栓塞(气急、发绀、胸痛、咯血和胸膜摩擦音等),肾栓塞(腰痛、血尿等),肠系膜栓塞(腹痛,便血等),皮肤栓塞(出血点或瘀斑)等体征。

4脑梗塞应该如何预防

  脑梗塞是中老年的多发病常见病,多在活动中集骤发病,无前驱症状,局灶性神经体征在数秒至数分钟达到高峰,多表现完全性卒中,意识清楚或轻度意识糊涂,容易并发严重并发症,积极预防脑梗塞是非常关键的。脑梗塞的预防措施如下:

  1、积极治疗各种心脏病

  脑梗塞的主要原因是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上的赘生物脱落堵塞血管导致的,所以对风湿性心脏病或细菌性心内膜炎病人,除积极治疗外,还不适合做急重的运动或劳动,可有效预防脑梗塞的发生。

  2、戒烟

  香烟中含三千多种有害物质,烟中的尼古丁吸入人体内,能刺激植物神经,使血管痉挛,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血中胆固醇增加,从而加速动脉硬化。

  3、积极运动

  适当的锻炼可增加脂肪消耗、减少体内胆固醇沉积,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对预防肥胖、控制体重、调整血脂和降低血压均有益处,是防治脑梗塞的积极措施。

  4、合理饮食

  多吃橙、香蕉、菠菜、马铃薯等富含钾的食物,可降低血压,预防中风,缺钙可促使小动脉痉挛,血压升高,每天摄入1克以上的钙,可使血压降低,镁与钙的作用相似,应多吃粗粮、坚果、海藻等富含镁的食物,清淡少盐、少糖膳食,把食盐量降至每天6克左右。同时注意多喝水,可稀释血液,防止血栓形成。

  5、情绪稳定

  乐观稳定的情绪,舒畅平衡的心态是预防心脑血管病的重要因素。

5脑梗塞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脑梗塞是一种神经系统疾病,病情凶险,容易引起严重并发症,危及生命,所以定期体检,及时检查是否有脑梗塞是非常有必要的。脑梗塞的检查主要有以下几种:

  1、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胸部X线摄片及监测血压等,可以患者提供原发疾病的征象,如高血压病、不同类型的心脏疾病等。

  2、头颅X线摄片,有时可以发现颈内动脉虹吸部有钙化影;梗死范围较广的患者可在发病2~3日后出现中线波移位,持续大约2周左右。

  3、脑血管造影,可以发现患者有动脉闭塞或者狭窄的部位,脑水肿所引起的血管受压、移位和侧支循环等情况。

  4、脑CT及核磁共振检查,可以显示患者脑梗死的部位、大小及其周围脑水肿的具体情况和有无出血征象等,这是对脑梗塞最可靠的无创性的诊断手段。

6脑梗塞病人的饮食宜忌

  脑梗塞病人在积极配合医生治疗的同时,合理调节饮食也是非常关键的,合理的饮食调理有利于疾病的康复,因此脑梗塞患者需要重视饮食调理,下面专家介绍脑梗塞病人饮食禁忌。

  1、脑梗塞病人宜多吃含碘丰富的食物,如海带、紫菜、虾米等,碘可减少胆固醇在动脉壁沉积,防止动脉硬化的发生。

  2、脑梗塞病人宜多吃些芹菜、香菇、山楂等。芹菜有清热利湿、醒神健脑、平肝凉血之功效。可降低血中胆固醇的含量,对防治高血压、脑血管意外、冠心病等有一定疗效。香菇有补气益胃、活血化瘀之功效。可降低血液中胆固醇,降低血压,加速血液循环,改善心脑及微循环供血,加热后营养不被破坏。对高血压、动脉硬化有良好疗效。山楂具有活血化瘀、软化血管、降血压、降血脂等作用。

  3、宜多吃一些富含纤维的食物,如青菜、芹菜、韭菜及水果等,可以防止便秘。

  4、宜多喝水,脑梗塞的病人经常饮水,尤其在清晨和晚间,可以稀释血液,防止血栓的形成。

  5、饮食中应有适当蛋白质,常吃些蛋清、瘦肉、鱼类和各种豆类及豆制品,以供给身体所需要的氨其酸。

  6、忌高脂肪、高热量食物,以防血脂进一步增高,血液粘稠度增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容易形成,最终导致脑梗塞复发。

  7、忌食辛辣刺激、肥甘甜腻、过咸、助火生痰之品。

  8、忌烟酒,烟毒可损害血管内膜,并能引起小血管收缩,管腔变窄,因而容易形成血栓,大量引用烈性酒,对血管有害无益。

7西医治疗脑梗塞的常规方法

  脑梗塞多在活动中集骤发病,无前驱症状,局灶性神经体征在数秒至数分钟达到高峰,多表现完全性卒中,意识清楚或轻度意识糊涂等症状,脑梗塞属中医中风范畴,中医将脑梗塞分为不同的类型,对其采用辨证施治。

  1、风痰瘀血、痹阻脉络:

  治法:祛风、活血、养血、化痰通络。

  方药:大秦艽汤加减。本方以祛风通络为主,兼用血药气药以调里,使风邪外解,气血调和,则手足健运、舌本柔和。

  方解:方中以秦艽祛风通络,羌活、独活、防风等辛温之品祛风散邪,当归、熟地、白芍、川芎养血活血,起到“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作用。白术、茯苓益气健脾、气能生血,以助生化之源。黄芩、石膏、生地凉血清热,以防风邪化热。如年老体衰者,加黄芪以益气扶正。如呕逆痰盛、苔腻脉滑甚者,去地黄,加半夏、白附子、南星、全蝎等祛风痰,通经络。无内热者可去石膏、黄芩。

  2、痰热腑实、风痰上扰:

  治法:化痰通腑。

  方药:方选《验方》星蒌承气汤加减。药用胆南星、全瓜蒌、生大黄、芒硝四味。

  方解:方中胆南星、全瓜蒌清化痰热;生大黄、芒硝通腑导滞。如药后大便通畅,则腑气通,痰热减,病情有一定程度好转。本方使用硝黄剂量应视病情及体质而定,一般控制在10~15g左右,以大便通泻、涤除痰热积滞为度,不可过量,以免伤正。腑气通后应予清化痰热、活血通络药用胆南星、丹参、赤芍、全瓜蒌、鸡血藤。如头晕重者,可加钩藤、菊花、珍珠母。着舌质红而烦躁不安,彻夜不眠者,属痰热内蕴而兼阴虚,可选加鲜生地、玄参、沙参、麦冬、茯苓,夜交藤等育阳安神之品,但不宜过多,否则有碍于涤除痰热。